儒家仁心的產生過程
杜維明的〈東亞思想觀念中的道德共範〉的感想
杜維明在《儒家思想》的CH1〈東亞思想觀念中的道德共範〉論文中指出:東亞哲學的特點是在此宇宙的起點並非由任何造物者所創造的。在沒有神秘主義的色彩下,不必求助於super power或者上帝之力、任何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自我努力而完善起來。此努力必須包含“創造與轉化”而將自己趨於完善。在古代任何朝代、東方的教育製度下,知識是作為一種啓廸與自我省察的力量,而不是一個征服外間世界的力量。除此之外、所有東方哲學的完善過程的重點都是著重於“學習作人”,而這種“學習作人”卻是一種永無止境的內在自覺,學習的目的是在修養自己的身心或者加強與擴大自己內心的“道德情感”。這種道德情感的建立卻是有其生物學、心理學與社會學的基礎。當我們將這種道德情感視為自己的義務時,人的慈悲心就會漸漸向外擴大,一直到充斥於整個世界。這就是儒家思想的仁心的終極目標,故在《論語·泰伯篇》有此段的記錄-曾子說:“士不可不弘毅,任重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就是說:儒家的君子篤行任道,一直到死為止。
筆者於此綜合與歸納此篇杜維明論文中的仁心產生的過程,此產生的過程是符合現代的生物學、心理學與社會學的理論,茲節彔於下以供參考。儒家的仁心産生過程可以分為四大步驟:
1、人有自衛與求生的本能:如果身邊的同伴遭遇到任何攻擊或危機時,心中一定很快就警惕,以防此災難發生在自己的身上,這也是所有生物的最先想到的自然反應、也是人本能中的危機意識。[筆者注:此乃人的生物反應。]
2、當同伴受傷流血時、一定會有同情心,心中自然産生了“人疼己疼”的同情心。當其他事件發生的時候,也會產生了相等的同情心,有如孟孑所說的“人飢己飢”、與“人溺己溺”。孟子更進一步分析人的情感,他認為:此四心-惻隠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與是非之心,是人皆有之的。人類的這種情感也許就是人的獨特性,是人類的異於禽獸之特點。[筆者注:這是人的心理反應]此獨特性進一步就引發了人的“智的自覺”,而此東方的“智的自覺”是不同於西方人文主義的自由意誌。兩者的差異是:智的自覺是由內而產生的,而自由意誌大部分都是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或控製的。
3、人有同情心是因為社會群居的自然反應,當人類擴大這種同情心時,心中會有“天下苦人多”的情懷,這就是哲學家稱為“道德情感”。[筆者注:此乃人類的特有的社會群居的反應。]此道德情感也就是所謂的內在體驗,此內在體驗就是進行哲學思考的思想種子,也就是東方倫理哲理的基礎,相當於西方的宗教意識。當然、西方的宗教意識與孟子的道德情感是截者不同的。因為不同的起源就會有全然不同的結果。西方宗教靠的是想象中的天堂,而東方哲學完全是自我完善後而修成正果。
4、當人類認為“道德情感”不僅是人的權利,也是人的義務之時,此時的道德情感就是儒家思想的“仁心”。此仁心是要經過長時間的修養,而且此修養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因為內在道德的轉化過程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故儒家、道家與佛家皆著重於自我的智慧直覺的修養過程以放大此仁心,當此道德情感”或“仁心”擴大至天地萬物之間,而達到“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時,此時、儒家思想的仁心就和天地之“理”是同一實體。
儒家、與道家各有其修養方式與理論,因此修養過程是國學的重要一環,所以筆者將它們列舉於下:
〖儒家之修身〗
A、《中庸》教導我們如何修身、請參攷: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013/201810/3453.html
B、《論語》教導我們君子應該如何修養
a、《論語》培養善良的心:
*顔淵篇有-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白話-孔子說:“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成全別人的壞事,小人卻相反。”】{討論-有善心的人,隻會助人作好事。}
*顏淵篇有-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 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 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白話-司馬牛問怎樣做才算君子。孔子說:“君子不憂愁、也不害怕。”司馬牛又問:“不憂愁也不害怕,就可稱為君子嗎?” 孔子說:“自我反省而不愧疚,那有什麽可憂可怕的呢?”】{討論-有顆善良的心,不作壞事,就內省不疚了。}
*憲問篇有-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白話-子路問怎樣才算君子。孔子說:“持恭敬的態度修養自己。”】{討論-恭敬有禮是有善心的開始。}
b、《論語》作一個真誠的人
*學而篇有-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白話-孔子說:“言不由衷,僅說討人喜歡的話,裝討人喜歡的臉色,這種人很少會有仁心的。”】{討論-要真誠,一切發自內心。不僅僅說好聽的話,不僅僅做討好人的臉色,心中一定要誠實,則是真誠的第一步。}
*憲問篇有-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白話-孔子說:“君子認為他的言語超過他的行為是可恥的。”】{討論-不真誠的人常常言過其行}
*述而篇有-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白話-孔子說:“君子心地平坦寬闊,小人心地常憂戚不安。”】{討論:因為君子有真誠的心,故內心平坦寬闊。而小人作惡太多,故常憂愁。}
c、《論語》培養高尚的人格
*學而篇有-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行,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白話-孔子說:“君子對飲食不求飽足,對居住不求安適,敏慧作事,而且謹慎於自己的行為,親近有道德的人來糾正自己的錯誤,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討論-不求安飽,敏事慎行,都是趨於高尚的起點}
*衛靈公篇有-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遜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白話-孔子說:“ 君子的為人處事,以合宜作為原則,用禮節去實行它,用謙遜的態度表達出來,用誠信的方法去完成它。這就是君子啊!】{討論-君子之為人處事要合宜、有禮節、謙虛並有誠信,這些都是作為君子的必要條件。}
*憲問篇有-子曰:“君子道者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白話-孔子說:“君子有三種美德,…仁德的人不憂愁,智慧的人不疑惑,勇敢的人不畏懼。】{討論-俱有智仁勇三美德的人,幾乎是聖人了}
*顏淵篇有-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白話-君子要以文章結交朋友,並且以朋友輔助自己去培養仁德。】{討論-君子們要以培養仁德為人生目標。}
*泰伯篇有-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白話-士不可以不弘大而剛毅,因為他的責任重大而且道路很遙遠。以弘揚仁道視為自己的責任,這責任不是很重大嗎?到死後才放下責任,這路程不是很遙遠嗎?】{討論-任重道遠就是高尚人格的心態。}
總之、以善良與真誠為本的君子,任重道遠,這就是儒家思想。
〖道家的修身〗
A、莊學中的修身、請參考我的博客: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013/201401/23833.html
B、《莊子·大宗師》中的學習方法或求道之方:
莊子建議一個特殊的學習方法,就是要修讀聖賢的古書,並且要熟讀之,而熟讀的目的是在修心,因此最後在不知不覺中同化於道。在熟讀古書的同時,並以坐忘幫助修讀,則更可以幇助修心。他的求道之方一共九步驟,列之於下並用白話文解釋:
1、以聖賢所留的筆墨文字為典型,(相同於《中庸》的博學之,儒道佛,基督教,,伊斯蘭教、其他宗教的經文、或太空科學的發展皆應研究)。[原文:聞諸副墨之子]
2、先熟讀朗誦之(同於《中庸》的審問之)。[原文:副墨之子聞之洛誦之孫]
3、深入暸解明白之(同於《中庸》的慎思之)。[原文:洛誦之孫聞之瞻明]
4、初步小有心得而默許其理(同於《中庸》的明辨之)。[原文:瞻明聞之聶許]
5、繼續努力實行, (同於《中庸》的篤行之)[原文:聶許聞之需役]
6、謳歌背誦之,(注:有些古文可用某些方言歌唱出來)。[原文:需役聞之於謳]
7、玄理冥會於心(參悟玄理,抓住要點,記於心中。亦即孔子的一以貫之)。[原文:於謳聞之玄冥]
8、參同廖化(不知不覺中同化於道。即《莊子》之履適忘履、得意而忘言)。[原文:玄冥聞之參寥]
9、疑始。(道是如何開始?造物者又是誰造的呢?故對太空科學的新發現有興趣)。[原文:參寥聞之疑始。]
總之、莊子九個步驟的求道之方就是:1、博學之、2、審問之、3、慎思之、4、明辨之、5、篤行之、6、歌誦之、7、一以貫之、8、得意而忘言、9、最後是疑始(就是既濟後是未濟,永遠在學習)。其實、儒道兩家的學習方式都大同小異,也都是長到老學到老。
〖更進一步思考〗
明朝之王陽明先生將孔孟學說發揚光大,深得孔孟學說的精髓,於是創造他的“致良知”的理論。他的起點就是:“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也”。
在王陽明的《大學問》中強調的“不忍人之心”。此“不忍人之心”既然不是一種知性的理想,也不是一種道德的訓令。故此乃是傑爾茲(Clifford Geertz)[注:一位權威的文化人類學專家]所指的“一種支持道德性的共同的感情體驗”。簡單地說:它就是一項理性的思考與自己的感情交流而產生的體驗。也就是說、不忍人之心是具有理性的思考、與自己感情的體驗。
王陽明追隨孟子主張“不忍人之心”是一種生來就有的能力,而不是通過模仿學習的,而它卻需要不斷地強化或者鋭化。這種能力像是一支嬌嫩的萌芽,如果得不到適當的培養,就很容易受到挫傷。這也是儒家與道家都強調每一個人都要繼續努力修身,而其行道與修身都要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進行與學習,並且是要長到老、學到老。
王陽明所闡釋的觀點實際上是以一種形而上學的理念為依據。“理性”不受遺傳的約製,故與生物學無關。人類社群所共有的普遍情感的先天性,被看成是構成天地萬物之基礎的同一個“理”的表現。的確、萬事萬物中隻有一個“理”:這個“理”在本貭上可為“心中之仁”所知。換句話說:假如心中有仁的話,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都以仁義行為作為自己操守的規範,久之、就體會到天理了。
〖總之〗
筆者推測:杜維明此篇論文的靈感可能是來自《中庸》。這是因為《中庸》書中的第一句話: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此句話就是:上天賦予人的稟質叫作本性,人循順這個本性處人作事叫作正道,要人人修養正道叫作教化。《中庸》特別強調善良的人性是由天賦予的,是每個人生來就俱有的。將上天與人的本性連結之後,又鼓勵眾人應該循此本性去作人處事,這就是正道。再強調教育的目的就是要眾人循此正道修養本性。這正是人的仁心所以產生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