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老子的隨遇而安: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道德經CH79

(2017-05-04 11:09:41) 下一個

 

在老子的無為而治的國家中,一切隨順自然,領導人以身作則,對善者(守道之人)與不善者(不守道的人)都一視同仁,如此可以推廣全國百姓都循歸自然為原則去作人行事。全國人民皆守道的時候,無為而治就可以事半功倍了。所以在道德經CH79中,老子就如宗教家一樣地勸人隨遇而安。他的勸人方法非常特殊,他勸人:1、不要結大怨,如此就不必去調和大的怨恨。2、聖人以柔處下,就好像借助他人金錢時,僅僅拿著無權的下契,也不急著討回。3、對待他人時,隻是歡喜給出,而不索取。具有以上如此的順乎自然的有德者,自然可以得到天佑之福。

 

先將道德經CH79原文和白話譯文登上,並討論:

 

〖道德經CH79原文〗

 

1、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2、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3、有德司契。無德司徹。4、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道德經CH79白話譯文〗

 

1、調解大的怨恨以後,一定仍然會有剩餘的怨恨留下來,這又如何可以稱為是善事呢?[注:餘怨=剩餘的怨恨。為善=稱為是善事。]

2、是故聖人僅僅掌握下契,而不向人索取。[注:左契-無權的下契。責-索取。]

3、有德的人僅僅握著無權的下契。而無德的人會像執掌賦稅一樣,咄咄逼人。[注:徹-賦稅。]

4、天道沒有私心,永遠降福於有德的人。[注:善人-有德的人。]

 

 

〖討論〗

 

1、大怨之後,即使和解,仍有餘怨,曆史上的例子很多。以最近的二次世界大戰的例子來說,德國在投降之後,深感後悔,所以道歉後、又再道歉,痛改前非,值得各國尊敬。反觀日本,因為受了二顆原子彈的投擲之後,雖然無條件投降,在表麵上戰爭是暫時結束。但是並不服氣,仍然懷恨在心中,仍然希望再報此二彈之仇。仍然在暗地擴展軍備,日本的海軍艦艇的威力,可謂是亞洲第一, 在許多老日本人的心中,還是有餘怨。

 

2、有德之人,心中純粹,一切順隨自然,所以對任何事情都會滿意,心中隨時都懷有感恩之情,因此隨遇而安。正如中庸書中所謂的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並且正己而不求諸人、則無怨。所以老子也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天之道、永遠降福於有德的人)

 

3、此章可以稱之為道德經的結論之一。結論是:守道的人,自然可以得到上天的保佑。當一個人的心態是一切隨順自然的時候,就無優無慮,而且無怨無悔,有如得到上天的保佑。所以老子的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雖然有宗教的氣息,但是道德經本身是毫無任何宗教信仰與禮儀的,其根本是與一切的宗教不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