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第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止善。” 含有深厚的哲學思想。假如每一個大學生都了解大學之道的話,大學的學費就沒有白費了。而由這句話訓練出來的國家政治家可以握住道德與科學之間的平衡點,進而發揚光大的話,百姓一定可以安居樂業,有如每天活在天堂。
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什麽呢?在教導學生一種特殊知識嗎?在訓練學生一種技能嗎?在給學生一個交友的?所嗎?給學生一個遊樂所嗎?這些都是現代資本主義的思惟。而我國的傳統思維並非如此,國學的傳統思維是在追求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之間的一個平衡點。可惜歐美大學並不強調此點,他們的目標僅僅在培養一位專業的人才。
大學一書,朱熹斷定是曾子與他的弟子所作,原屬於禮記的一篇,經唐朝韓愈在他的原道一文中大力讚揚之後而有名,一直到南宋的朱子(熹)正式將大學置於四書之首才正式為科舉考試中必讀的功課。此書簡短,但可惜在秦始皇之焚書坑儒之後,部分遺失,又有人之誤植竹簡而混亂其中的秩序,故有多種版本。幸好不同的版本對現代人並不重要,僅讀其要點也可體會出此書之宗旨。為了容易深入了解大學,此書可以大略地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論大學的宗旨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目的是申述大學的要旨,與人生目的在平衡明明德與新民(因此部分太重要,故於下節再詳細分析之)。第二部分是述格物致知、正心誠意,此部分闡明研究科學和修養品德的基本要求,要格物致知和正心誠意。第三部分是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曾子尊守孔子的推己及人的教誨,要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再推而廣之去治國平天下。
為了解高等教育的目的,筆者在此試圖以現代的思惟去解釋大學的第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 茲一一解釋於下:
1、大學之道:大學是偉大學問,就是治國平天下的學問。也有人解釋為高等教育。道是道路的方向,也可以說就是目標。
2、明明德:第一個明字是動詞,可以解釋為明白或了解。明德可以解釋為:天賦予的靈明德性。故明明德就是了解自己心中由天賦於的靈明德性,是一種屬於哲學範疇的道德標準。
3、新民:新也是動詞,朱子也用大學中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一段以釋新民的新。民就是一般的百姓。故新民的意思就是有所創新而有利於民,是科學或各種創新。
4、止於至善:至善者、最好的境界。至善之點可以隨著時空的改變而改變。至善之處乃是在靈明德性與創新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其實人生的目的也是如此,就是在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之間找一個平衡點。既不是唯心論,也不是唯物論。每一位大學生經過四年的大學教育後,能在此間找到一處對自己最適合的平衡點,那麽、大學教育是非常值得的,遠勝過一個MBA或者醫學博士的名位。而在數百或數千年的人類曆史中,因為客觀的條件在改變,永遠不變的平衡點也許不會有,隻可達到一個暫時的平衡點而已,簡言之,就是在哲學與科學之中找到一平衡點。而遇到平衡點後,又因為一方的改變,而又重新開始找新的平衡點。正如易經之所謂先既濟再未濟,未濟之後又會從頭開始。由此可見,作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是需要高深的學問,不是那些心黑手辣的劊子手所能擔當,或者短見的政客們可以勝任的。
〖解釋與討論〗
1、大學一詞,在春秋戰國時期就被儒家所用。後來西學東傳後,西方university一字被翻譯為大學,從此就喧賓奪主。即使如此,因為大學是四書的第一篇,所以大學一詞在國學中仍然保持應有的地位。在此處,大學可以解釋為偉大的學問,也可以解釋為高等教育,雖然不同,但大家可以接受和了解。
2、傳統的國學一向著重於品德教育,如:a、論語的第一句話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就是說學習仁愛而時常練習,不也是很高興的事嗎?b、中庸的第一句語就是“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也是強調修品德是教育的目標。c、孟子的第一章中也有“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是孟子給梁惠王的品德教育。所以大學一書開宗明義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就是說偉大的高等教育的目標是讓學生都明白了解道德教育重要性。現代大學的教育不注重德育,所以很多國家都將德育工作讓給宗教界。而由於科學的發展,新電子產品的發明,新的太空科學的探討和報告,歐洲大陸的無神論哲學的崛起,交通的發達使此世界成為一個世界村,所以僅僅宗教界的老舊神話故事並不能供給有效的德育,反而因為宗教的不同引起仇恨。而現代世界缺乏一種有係統的品德教育製度,因此我們固有的國學應該可以捲土重來。也就是中庸序中所說的:“捲之則退藏於密、放之則彌六合。”現在正是國學可以充滿宇宙六合的時機了。
3、現在的大學教育僅僅注重“新民”的部分,僅僅注重在培訓技術人才而己。因為科技的發達,已經到了每天都有新的技術與產品發明的地步,真是所謂的日日新。隻要新的產品對人民的生活條件有所改善的話,都可以接受推廣。因為進步太快,卄一世紀的社會受不了科技日新月異的壓力,人民道德標準的改變不能跟上科技的進速,人類各民族的道德標準又不統一,究竟是應該依照歐洲的標準或者阿拉伯國家的標準為準則呢?或者是依照中國或者美國的標準呢?不過,大學一書對這問題在二千多年前就有答案子,就是要止於至善。
4、止於至善:不過,什麽情況是至善呢?大學一書並未提供詳細答案,實在可惜。對一位個人而言,因為人生僅有數十年,隻要在大學畢業後,在自己的人生方向,找到了明明德與新民的平衡點,已經是很幸運了。對國家領導人而言,以現代的眼光和思維,至善之處可以說是道德標準與科技創新之間的平衡點。在古代,科技進步緩慢,而道德標準也改變很慢,可以找到平衡點。但是現代科技的進行是日新月異,而道德標準是如蝸牛行地慢慢改革的,需要五年十年才有一小變,而三十年或五十年才會有大大的變化,所以形成了好像是道德日漸降低的問題。舉例來說:同性戀的婚姻問題,在以前是罪惡的,但是在今天許多先進國家卻是合法的。
科技完全停於至善是不可能的。如IBM 的PC,之後的iPhone,與 iPad的發明,後浪推前浪,“新”東西每月都有,所以在卄一世紀中,新民是幾乎每月都會發生的,雖如此,但是一般人會厭倦這種太快的變化。而在快速変化的同時,將固有的靈明德性都拋棄了,所以讓道德水準好像愈來愈低落。譬如今日的保守派的阿拉伯人,一方麵受了英國與美國的控製太久,一方麵怕他們的傳統道德觀流失,給現代化的力量滲透而衝淡,所以群起反抗,以保持穆斯林傳統的靈明德性。假如了解大學之道的話,改變則是潮流的趨勢,是不可抗拒的。但是假如某些道德標準是合乎靈明德性的原則的話,也應該維護。
〖偉大的學問〗
大學一書分析很清楚,可惜古書不分章節,敘述並不清楚。大學曰:“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用今日的分析,格物致知是追求新科學的良方,而正心誠意則是追求靈明德性的最佳途徑。一個人要修身的話,必須兩麵進行,要一麵明明德,一麵學習科技的新東西,如此才會有健全的人生。有的醫學院畢業的醫生,隻知道天天多收病人,如此可以將學費的貸款付清,失去了人生最好的時光,以為人生是以賺錢為目標,實在是大錯特錯。同理,假如一個賢明的國家領導人能了解科學的進展和道德修養是一樣重要的話,當科學落後時,就儘力發展科學,當人民的品德有問題時,就設法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如此治國,就可進而平天下了。在現在的世界各國,無論是歐美各國,蘇俄,中國,雖然科技進步,但是人民品德漸漸低落,所以以目前的國際狀況,距離天下大同尚需一番努力。
偉大的學問的起點應該是正心誠意與格物致知。正心誠意者、可以明明德。而格物致知者,可以發展科學。故對一位正在大學讀理工科學的學子而言,對於哲學或文學也應該有深度的研究和學習,如此不僅對事業有利,以後對自己的為人與了解人生的目的也一定有很大的幫助。因為讀大學本來的目的也是在此。
對國家領袖而言,在科學與人文道德達到平衡的國家,則可以平天下。能夠在科學技術領先,又能了解上天付予的靈明德性之後,這樣人民有充分的衣食住行等日用品,同時人民的道德水平有一定的程度的時候,人民一定可以安心生活,有如生存於天堂。這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這就是“大學之道”,也是是大學一書的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