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老子的無神論:有物混成、先天地生-Ch25

(2016-02-15 18:14:01) 下一個
老子道德經的第25章,敘述老子心中的“道”,是如何形成與道的功能。道是早於萬物的存在而就存在的,所以老子就用誠實的語言,不創造出一個神話故事去描繪道的形成和偉大,他隻用“寂兮寥兮”四字形容道開始時的情景。隨後,老子就說道是萬物生長之根本,他隻用“可以為天下母”六個字描述,也不用神話故事去描繪。隨後,老子又說:“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隨後,老子又用“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描述宇宙中之四大。最後,在老子心中,這四大中的遊戱規則應該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章可以視為老子的無神論的理論根基。
 
 
老子的這段描述“道的形成和道的功能”的語言,可以說是合乎孔子在論語為政篇所講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道理。老子是周朝天子的史官,主管記載曆史與覌察天象,當時可以說是一位高級的知識分子,即使孔子也從魯國不遠千裏向老子學禮。
 
 
當周武王革命成功,推翻商紂王之後,周公和周武王改正當時商朝的過度崇拜鬼神的習俗,而製禮作樂,建立新的不尚鬼神的習俗,可以算是中國曆史中的一個成功的革命。中國今日的哲學思想和習俗都是繼承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可見的確是影響了中國有二千七百年之久。也因為這原故,為了了解國學和中國人的習俗,除儒家的四書外,筆者特此推崇老莊哲學和易經。為了深入了解第25章,先載下全文,再用白話文解釋:
 
 
 
〖原文-道德經第25章〗
 
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2、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3、夫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白話文-第25章〗
 
1、有一個渾然而莫測高深的東西或能量,在宇宙存在之前就形成了。它既無聲音(寂兮),也無形體(寥兮)。獨立於萬物之上而恒久不改變,運行於宇宙而不止息,而且可以說是天地萬物的根源。
2、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姑且就叫它為道,也勉強取一個名字為“大”。因為它是廣大無邊,廣大無邊就流行不止,流行不止則傳之久遠,傳到很遠的地方後就會回返到寂寥的境界。
3、所以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樣東西很大,而人是其中之一。人要效法地的生長萬物,地要效法天的包容萬物,天要效法道的大公無私,而道是完全出乎本性旳自然。
 
 
〖討論〗
 
1、老子僅用了八個字-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來描述宇宙的起源,他不用任何的神話故事。[注:任何的神話故事都會被後世的迷信者信以為真。]他又繼續用四個字“寂兮寥兮”來形容當時的情況,可謂是誠實和有智慧的語言。而且這個能量是可以生長蛻變為萬物的,所以它是萬物的根源。我們可以看出在老子心中,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形成,並沒有任何創造的證據。
 
2、最新的太空科學家證實今天的宇宙仍然在膨脹的狀態,也可以說是“大曰逝、逝曰遠”。老子在二千七百年前的猜測,可以說是恰到好處。
 
3、人法地也就是易經係辭傳所說的:“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大地承載萬物,並且生長萬物,所以人要效法大地。而道就是一切順其自然,不強求。自然一詞是老子所創,原意是出乎本性的自然,也是現在所說的”自然而然”。後來,西學東傳,將西方科學的nature翻譯成“自然”,曲解了原意,也違背了老子的版權。
 
 
 
〖老子之無神論的影響〗
 
由於周公與周武王之決心改革商朝過分崇拜鬼神的壞習慣,周公之製禮作樂,就完全杜絕了商朝的極度迷信。據最近馬王堆出土的證據,也證明了商朝的進步與腐敗之處,三周(文王、武王、與周公)成功的革命,也奠定近八百年周朝的大業(西周+東周+春秋戰國),在中國數千年帝製中,周朝是最長的一個,也和此有關。中國之所以沒有發展自己的宗教信仰,也許和三周與孔老的思想都有極大的關係。在詩經和尚書都明確記載:在商朝之時、我國就有“上帝”一詞,如在尚書和在詩経中,都有“上帝”一詞的記載,請參攷〖附彔〗中的“國學中的上帝”。
 
 
在周朝,老子的“道法自然”,與孔子的“天何言哉”,奠定了我國是世界唯一無神論的超級大國。無神論是世界的趨向,歐洲國家中已有百分之五十的人口以上崇向半無神論,實乃世界的大方向。當然,其原因可能有:1、太空科學的發達,對神的觀念漸漸淡薄。2、曆史上無謂的宗教戰爭頻繁,現代人教育水平升高,不再為野心家所利用。3、美國現在以“聖戰”的藉口,在中東地區,將伊拉克的胡笙總統消滅,引起全世界有識之士對宗教的不信仰。
 
在這多種的原因下,老子的無神論與孔子的“敬鬼神而遠之”的哲學是世界哲學的趨勢,由此可見,老子的第25章中的言論,實在有其存在與深思的價值,和引起我們研究的動力。老子的遠見實在應該受鼓吹與放大,讓世界所有的人皆知。
 
 
 
〖附彔:國學中的上帝〗
 
 

上帝之詞出現於我國古書的尚書與詩經多次,而尚書、詩經與易經則是我國最老的三本古韋,作於周朝初期之前,大約距今日有三千多年之久。而在二千七百年前的老子道德經中亦有象帝一詞的出現,孔子之後又有釋易的係辭傳,和戰國時期的大學、中庸、孟子與荀子等書中也有多次的“上帝”出現,所以毫無疑問我們可以說:上帝一詞早已含蓋在我國文化之中,因此上帝應歸屬中華文化遺產。

當基督教傳入中國初期,西方傳教士將聖經中之God 翻譯成中文時稱為“上帝”,而上帝一詞在國學古書中是一常用的名詞,這些傳教士並未用心再創一新詞代表God而隨意抄襲國學古書,用今日之術語可謂是違反注冊版權,但可惜大家都習以為常,而無人抗議。相反地,而在印度佛教初傳入中國時,中國和尚或印度和尚特意將印度佛教的Buddha 再創一新字,稱Buddha 為“佛”,在當時並無“佛”一字,而佛字在當時為翻譯者所新創。

古書中的上帝與西方聖經中的God 最大的不同是:古代我國的上帝是既不造物也不管瑣事,而西方的God 是既創天地萬物又管瑣事。中國的上帝更有許多偉大的特點是: (一) 開明的 --- 因為沒有神話故事的背景, 此上帝是不曾創造天地與宇宙, 故能接收一切新的太空科學的發現如在 1910’s年代的大爆炸 的理論,與近日之Hubble 衛星所推測的宇宙之年紀,與如何宇宙演變之預測,這些新的太空科學的發現都不和我國上帝有任何衝突。(二) 不造物的 --- 我國古代之上帝亦不曾創造人類與萬物, 故能接收達爾文的進化論與廾一世紀同性戀的婚姻。(三) 不唯我獨尊 --- 因他不是唯一的神, 故對其他的神如伊斯蘭教的阿那,或佛教的佛菩薩都不排斥。而唯有尊敬所有的宗教 (包括無神論在內), 在這個多元化的世界才不會發生不必要的宗教戰爭。因為交通的發達與通訊的方便,此世界已經是一個世界村了,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原始的“中國上帝”,就像國學古書的上帝再來這個複雜的世界,因為隻有不唯我獨尊的上帝可以接納無神論者、同性戀者、進化論,同意所有新的太空科學的發現與理論、與接納所有不同種族的宗教。因為古國學的上帝是開明與包容的,所以我們可以說今日宗教所謂的God 已經將古國學的偉大的上帝降級了,假如能將古國學的無為上帝恢複為此卄一世紀的真上帝,乃人類之福。

現將我手辺有限的資科, 將含有上帝一詞的古文依時間先後的順序列於下麵的附錄文獻中。由此文獻,我們很容易地看到在商朝與周朝初期,在詩經與尚書中的上帝都是有主宰力的上帝,如詩経大雅文王篇的“上帝既命、侯於周服”,與“皇矣篇的“順帝之則”等。但是到春秋末期與戰國時期的上帝大都是無為的上帝,如“聖人亨以享上帝”與“效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由此可見,上帝一詞在商朝時代是有主宰力的上帝,但在老子之後的上帝卻變為一個無為的上帝,或者一個僅讓人祭祀的上帝。而在戰國以後,上帝一詞卻由“天”字為代表了,而“天”卻含有五個意思:物質的天、自然環境的天、運命的天、主宰的天、義理的天。主宰的天就是古代的上帝,請參攷我的博文“國學中之天”。



國學之上帝的文獻

 詩經大雅文王篇: “商之孫子,其麗不億,上帝既命,侯於周服.” (此段亦出現於孟子離婁上篇) [白話文:商朝的子孫,數目不止十萬,但是上帝既然已命令周朝治天下,也隻好歸服周朝了。]

詩経大雅文王篇: “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宜鑒於殷,峻命不易. ” (此段亦出現於大學第十章) [白話文:商朝在未失去民心的時候,君主的德望可與上帝配比。有天下的人應以????商為借鑒,因為天子承受天命是不容易永保的。]

詩經大雅文王篇: “ 有周大顯,帝命大時!文王陟降(往來),在帝左右.”  [白話文:周朝是偉大而顯要的,這正是上帝的偉大與合時宜之舉動!因為周文王往來升降,常在上帝的左右的緣故。]

詩経大雅生民篇:“克禋(祭)克祀,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敏:拇指),歆(喜悅)。” [白話:虔誠的去祭祀,以除去不生兒子的不祥。歸途中踏到上帝腳印的大拇指處,心中自然有喜悅感,之後因而有孕。]

詩経大雅生民篇: “其香始升,上帝居歆.(居:語詞。歆:喜悅) [白話:祭品的香味開始上升,上帝聞到很喜悅。]

詩經大雅皇矣篇:“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此段亦出現於荀子修身篇) [白話:周文王雖然不識不知,但已經順著上帝的法則。]

詩經大雅蕩篇:“非上帝不時,????不用舊。” (此段亦出現於荀子非十二子篇)  [白話:並非上帝的不是,是因為商????不用舊的法度。]

周書泰誓篇: “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註此段亦出現於孟子梁惠王下篇  ) [白話:上天降生人民,為他們立君,為他們立老師,天意隻是這樣說:作君師的人要幫助上帝,將天的寵愛散於四方。]

老子道德經:“ 吾不知誰之子, 象帝之先.” [白話:我不知道:道是誰的兒子呢?但是道是在偉大的上帝之前就存在了。]

易係辭傳豫卦,象曰:  “先王以作樂崇德, 殷(豐盛)薦(進供)之上帝,以配祖考.”  [白話:先王效法故創作音樂以追崇德業,豐盛地進供上帝,並祭祀祖先。]

易係辭傳鼎卦,彖曰:  “聖人亨, 以享上帝.” [白話文:聖人以此燒菜煮飯,來祭祀上帝。]

易係辭傳渙卦, 象曰: “先王以享於帝立廟.”  [白話文:先王效法而祭祀上帝,並且立廟追溯祖先。]


中庸第十九章:  “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 [白話文:祭天地的禮節,是用來奉事上帝的]

孟子離婁篇下:  “雖有惡人, 斎戒沐浴, 則可以祀上帝.” [白話文:即使有相貌醜陋的人,隻要心誠而洗淨私欲汙垢,就可以祭祀上帝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