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儒家思想中的哲理的一本偉大作品。書中有一節簡單清楚的二句話,最能代表儒家的形上觀和人生觀,此二句話就是:
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
這二句話包含的意義有:
甲)是儒家的哲理。天理就是“誠”一個字而已,這可代表儒家的形上思想。而人生的目的就是模仿天理的誠,這可代表儒家的人生觀。
乙)是儒家的半無神論(Agnosticism)思想的明確表達。孔子在論語中有此記錄:1、述而篇中的-子不語怪、力、亂、神。2、先進篇的-“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與“未知生、焉知死。” 3、陽貨篇中的“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戰!” 這三句話都是表達出來他的無神論的思想。但並不像“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的明確。
丙)是繼續中庸的第一章第一節“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的最佳解釋。中庸的第一句可以解釋成白話文:上天命令而給予人的稟貭叫做本性,人率此本性做事叫作正道,要人人修治這正道叫作教化。這三句話可以說是繞了一大圈子,學童讀書時,不容易了解,也不知道人生應該作什麽才對。而“誠之者人之道”這句話就是一目了然,一讀就知道,原來我們的人生就是要模仿天的誠實啊!可謂好記、好讀、好背、又容易作到。
[模仿天之誠]
至於要如何模仿大自然的誠意,中庸的解釋就在第卄六章,這章有深一層論述。中庸進一步鼓勵我們效法大自然中的天、地、山、水的博厚、高明和悠久。
1、效法天的深度與包容力:宇宙包含所有的星球,而且照顧地球的生物。〖原文:日月星辰係焉,萬物覆焉。〗
2、效法地的博厚:所有的山、河流,和萬物都依賴土地而生存。〖原文:載華嶽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萬物載焉。〗
3、效法山的廣大:山上長許多草木,許多禽獸住在山中,而且有許多礦物貭和寶藏。〖原文: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
4、效法水的偉大:河海中生長許多魚類動物,還有許多財貨供人使用。〖原文:黿鼉蛟龍魚鼈生焉,貨財殖焉。〗
最後,此章又加了幾句-1、詩雲:“維天之命,於穆不已。” 2、又說:“文王之德之純。” 穆的意思是明顯,用現代詞可以說是透明化。純的意思是純潔,是如嬰兒一樣純潔的。天是把任何事情都透明化,好像天在下雨前必是陰天,讓人可以預先知道。而偉大的文王,他也是一目了然,如嬰兒般的純潔,鼓勵所有的偉人都應該向文王學習。而一般人作一切事都應該效法天的誠實,而透明化和純潔也可是誠的外表吧!
真誠是麵鏡子,你不是做給別人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