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子(熹)哲學概論
(2014-02-27 18:15:03)
下一個
朱子名熹,字元晦, 安徽徽州人, 生於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死於寧宗慶元六年(1200), 享年七十有一. 朱子仕途艱困, 從十九歲考上進士後,其間敘任官聀達二十餘次, 正因如此, 故朱子可專心於註作與講學, 而成為中國曆史上著名的理學家. 他的註作極多, 主要的有四書集註,周易本義,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西銘解,正蒙解,程氏遺書,周易參同契考異等等, 不勝枚舉,在他此註作中, 最偉大的貢獻之一, 是他把大學、中庸、論語與孟子合編成四書, 並作註解 . 他把偏重倫理的論語,把偏重政治的孟子,與具有形上學的中庸,再加上具有修齊治平的大學,集成四書, 而成一套完整的儒家哲學,也是他的一大創新。 正因他的學問之博大精深, 故他在理學的成就無人可比. 細讀他的註解之書籍 ,與他的語錄中, 就可看出他的理學思想與他集理學大成的貢獻。他的形上學非常特殊與完整, 故馮友蘭在他的”中國哲學史”書中說: “朱子之形上學,係以周濂溪之太極圖說為骨幹, 而以康節所謂之數,橫渠所說之氣,程氏弟兄所說形上形下及理氣之分, 融合之”。朱子將此數人的理論截長補短, 再加上他自己的創論,綜合而成的形上學與理氣論, 而使此形上哲學係統則更為完整, 更為清晰明確,幾乎無懈可擊, 此點為朱子最偉大的創新。
換句話說,朱子集合北宋諸位理學先驅之學說, 並融合儒道佛三家之哲學思想, 而構成一龐大的哲學係統,在此係統中, 他巧妙地以太極為形上學的代表與象徵, 而太極卻是無形體,無地位可頓放, 隻是天地萬物之理. 而且明確地述說形上與形下的關係乃是由形上之理下貫到萬事萬物,使人心上承天理而做人做事。故他的理學是在孔孟儒學加上一層微妙的形上觀念, 而卻毫無宗教主義的色彩, 此乃朱子的偉大創作。他並將儒家的人生倫理與道德修養方法, 建立在形上學基礎之上. 他的努力使儒學重獲生機, 發揮新精神, 故朱子對儒學之重新復興貢獻極大. ( 註: 因在東漢以後之魏, 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期間都不注重儒學. )
由以上朱子的各種貢獻與創新,故國學大師錢穆在他的朱子學提綱書中就開宗明義說:“在中國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兩人,皆在中國學術思想史及中國文化史上發出莫大聲光,畄下莫大影響。曠觀全史,恐無第三人堪與倫比。”以錢穆先生在國學的地位如此誇讚朱子,可見朱子在國學中的貢獻確實非凡,茲於下段說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