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的序言-誠就是抽象的上帝

(2014-02-20 14:22:00) 下一個
假如可以用一字代表中庸全書的意義的話,此字就是“誠”。我們知道每天都有晝夜,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又讓萬物自動生成與凋謝,而且都是那麽準確地,那麽自然地,亳不隠藏、毫不自私。這都正如孔子所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這些都是天的誠心誠意的表現而且,而中庸所說的誠就是天道的自然表象。而中國的天就是古書易經、尚書與詩經內的上帝,不知何故,從老子與孔子後就以“天”取代了上帝一詞,因此我們可以說:中庸的“誠”就是抽象的中國古代上帝。曾為我國的教育部長陳立夫先生在他的四書道貫p、254說:“故誠之於上帝,自其抽象言之,則為誠。自其形象而人格化言之,則為上帝。”在我仔細讀中庸一書後,認為此句話非常對,但是陳立夫先生指的是西方的上帝。故“誠”字可以代表中國古代的上帝,也可以是西方上帝的象征,誠的偉大處由此可見。而此誠字則更適合此卄一世紀,因為中庸書中沒有神話故事,也沒有任何神秘主義的思想,是一個純以道德為哲理的思想而已,而且“誠”可以讓東方人士與西方人士所接受。在此交通發達的世界已經漸漸變成一個世界村,各種宗教文化種族人種的頻繁交集,所以以誠為主的新的道德標準一定會變為未來世界的標準,如此世界大同的目標也指日可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