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玄學時期之向秀與郭象之莊子注-對莊學有深遠的影響
(2014-02-17 20:20:44)
下一個
向秀與郭象, 晉人, 生辰不詳. 兩人皆作莊子注釋,後人將之混淆, 故統稱為向郭注或郭向注。 馮友蘭在他的中國哲學史中極力稱讚向郭之莊子注, 謂: “為一極有價值之著作, 此注不但能引申莊子書中之思想, 且亦有若幹新見解, 故此注實乃一獨立的著作, 道家哲學中一重要典籍也.” 此注有非常特殊之處,故為後世研讀莊學所必修讀。莊學中含有自然主義與神秘主義,它和西洋哲學史中十七世紀的斯賓諾沙(Spinoza)相似,故莊學是非常前進的哲學,早過歐洲的斯賓諾沙約一千九百年,非常驚人。而郭、向兩人之注莊,更將莊學引上更高一層。
今將向郭之注分為兩部以說明它的特點:在自然主義部分、老學的主旨是道法自然,即一切自然而然。莊學的道理是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但是兩人並沒有將“自然而然”多加解釋與討論,而郭向兩人在注中卻從不同角度分析。如在齊物論注中曰:“造物者無主,而物自造(附彔3)。”又曰:“物各自生而無所出焉,此天道也(附彔2)。”在大宗師注中曰:“不生天地而天地自生(附錄1)”。在天遠注曰:“無故而自爾也”。而在齊物論注中他稱這種物自造或物自生的現象為“獨化”。向郭的獨化論與達爾文的進化論非常相似,不過達爾文的進化論是由長期觀察結果與有許多科學的證據而作出的結論,而郭向的獨化論則是由分析天道與哲理而成的結論。這也是孔子在易經之繫辭傳之所謂殊途而同歸的現象,西方的科學結論與中國的哲理分析,兩者相同之處並不多,但是,進化論與獨化論竟然如此相似,而科學與天道相吻合處實不多見,可見兩者都正確。我們更可以說向郭的獨化論使老莊哲學符合卄一世紀的科學,而且莊學也與Spinosa 哲學相似,這也許是老莊哲學曆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在向郭注中的自然主義部分有一特殊的見解,就是逍遙遊注之“小大雖殊,逍遙一也”。從此句話傳遍後,就一直是研究莊學的討論要點,這就是向郭注偉大的地方,可謂一語驚醒莊學人。逍遙遊中記載:“大鯤變為大鵬則可以從北冥飛到南冥,在途中,有小鳩鳥嘲笑大鵬之努力南飛。”一般學者解釋為大鯤魚變為大鵬是長期修養的結果,才有能力飛到南冥去享受逍遙。但向郭注解釋此段是(列於附錄7):假如大鵬不自驕、而小鳥也不羨慕南冥之天池(即成大業)的話,兩者都可逍遙。尚郭注又說:“自然耳、不為也,此逍遙之大意”。故向郭將莊學的自然主義擴大而解釋為:隻要一切順其自然,則大人物可以有大事業,而小人物不羨慕大事業的話,各人順其自然,各人有自知之明,皆不為人欲所累,則兩者都可逍遙。而一般學者解釋為一定要修煉到成為大人物才能成大業,而向郭突破此錯誤的觀點直接說大人物與小人物都可以逍遙,故為莊學的名注,這也許是受當時玄學的風氣影響。
關於神秘主義部分:荘子哲學中本來就有濃厚的神秘主義的人物與描畫,如荘子在逍遙遊中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乘雲風、禦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又在齊物論中說:“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風振海而不能驚”。又在大宗師中說:“古之真人……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熱”。在廾一世紀的今天,大家為瑣事忙碌,沒有時間為此種藝術化的人物慢慢深思瞭解這類的描述,很容易使初讀者有一種幻想,即神人、至人、真人就是一個超人或者就是神仙!而向郭注卻提供直接的答案,他們不像宗教家為了擴展自己的宗教而將其神秘思想放大去獲得更多的伩徒,他們卻走相反的路線,反而將其神秘主義思想淡化,基本上他們放大老莊的自然主義的思想,使神人、至人、真人更加人格化。故在郭向注中,強調應該順從萬物之天性,不計較生死是非,如此我們的心境可以與天地為一體,配合萬物的變化,進而心境可以成為萬物之主,而泛遊宇宙之中(附彔9、10、11、12)。經過他們的注解後,神人、至人、真人就是:順自然的規律、遠離顧慮就可以入逍遙之境界可稱為“乘雲風禦飛龍”的神人,如果可以順物而行、隨時而化就可以成為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且“不熱不寒不驚”的至人,若能不受外界因素的左右而能把握自己可稱為“登高不慄入水不濡與入火不熱”的真人。
現將其注分為自然主義與神秘主義兩部分列舉於下,並將其原文載於白話文之下:
*(A)自然主義部分(白話文與原文)
(1)沒有創造宇宙的事,是宇宙自己創造自己。(大宗師注)
原文:不生天地,而天地自生。 (大宗師注)
(2)萬物各自生長自己,而沒有任何的創製,這就是天道。(齊物論注)
原文:物各自生而無所出焉,此天道也。(齊物論注)
(3)並沒有所謂的造物主,萬物皆是各自造成自己的,萬物各自造成自己而不依靠任何外在力量,這就是宇宙的正道。(齊物論注)
原文:造物者無主, 而物各自造. 物各自造而無所待, 此天地之正也. (齊物論注)
(4)大道是無為的,如果說得之於道,那就是說它自己造成自己。(大宗師注)
原文:道無能也, 此言得之於道, 乃所以明其自得耳. (大宗師注)
(5)並非說無可以造有,假如無可以造有的話,那什麽是造無呢?(庾桑楚注)
原文:非謂無能為有也,若無能為有, 何為無乎? (庚桑楚注)
(6)萬物各自生長自己,並不是從某處出來的,這就是天道。(齊物論注)
原文:物各自生, 而無所出焉, 此天道也. (齊物論注)
(7)假如大鵬修養到有充足的天性的話,對小鳥就不會自以為高貴了。假如小鳥不羨慕去南冥之天池,它的逍遙的願望就可實現了。因此,小與大雖有不同,他們的逍遙應該是一樣的。(逍遙遊注)
原文:苟足於其性, 則雖大鵬 無以自貴於小鳥, 小鳥無羨於天池,而榮願有歸矣. 故小大雖殊, 逍遙一也. (逍遙遊注)
(8)萬物各隨其自然,其實是不知道它的道理而形成的,所以他們的外形雖然不一樣,而他們所形成的道理卻是一樣的。(齊物論注)
原文:物各自然,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則形雖彌異,其然彌同也。(齊物篇注)
*(B)神秘主義部分(白話文與原文
(9)與萬物無不冥合,與造化合而為一,如此就沒有內外,也沒有生死了。與天地為一體,冥合萬物的變化,如此的話、想要離開此天地萬物也不能了。(大宗師注)
原文:與物無不冥, 與化無不一, 故無外無內, 無死無生, 體天地而合變化,索所遯而不得矣. (大宗師注)
(10)若忘掉自己的年齡,如此對生與死視為相同。若忘掉仁義的話,如此對是或非就無所謂了。能將生死是非混為一體的話,這就是至高的道理。這至高的道理一直貫穿到無極。故信賴寄托於這句話的人,他的心境就會無窮了。(齊物論注)
原文:夫忘年故玄同死生, 忘義故彌貫是非. 是非生死蕩而為一, 斯至理也。至理暢於無極, 故寄之者不得有窮也。(齊物篇注)
(11)誠的人應該不以自己的心隨萬物之變化而升降,如此就自然符合天理而以世界為度量。然後就足以作為萬物之主而隨時隨地遊於無極了。(應帝王注)
原文:誠應不以心,而理自玄符,與變化升降,而以世為量,然後足為物主而順時無極。(應帝王注)
(12)這些都是自然而然而能行的,並非有意作為而能行的。不是作為而自然而然就能行的,這就是正道了。所以“乘天地之正”者,就是順從萬物的天性。“禦六氣之辯”者,就是很順利地經過変化的途徑。以如此的心境處理人間事務,則會一切順利而那有障礙呢?(逍遙遊注)
原文:凡此皆自然之所能也,非為之所能也,不為而自能,所以為正也。故“乘天地之正”者,即是順物之性也。“禦六氣之辯”者,即是遊變化之途也。如斯以往,則何往而有窮哉?(逍遙遊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