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7世紀末至18世紀末時(此時中國正值清朝康乾盛世時期),歐洲曾長時間流行“中國熱”,在這段時間內歐洲對帶有中國元素的物品均十分追捧,對中國風的狂熱追逐成為了當時歐洲社會的普遍時尚。
▲路易十四時期“中國帝皇妃”係列之一掛毯
1700年,為慶祝新世紀的到來,路易十四在法國凡爾賽宮金碧輝煌的大廳裏舉行盛大的舞會時曾身著中國式服裝,坐在一頂中國式八抬大轎裏出場,使得全場頓時發出一片驚歎聲。
▲路易十四的中國元素聖誕派對
19世紀以前,西方的少女們出嫁時所穿的新娘禮服沒有統一顏色規格,直至1840年那場轟動全球的世紀婚禮。英國維多利亞女王身著一襲由漂亮的中國錦緞製作而成的白色禮服,拖尾長達18英尺,並配上白色頭紗,從頭到腳的純白色驚豔了全場。“中國熱”一直伸展到了英國女王的宮廷中。
▲維多利亞女王的婚禮
▲維多利亞女王的婚紗
這種中國風體現在當時整個歐洲社會中,並滲透到了歐洲人生活的各個層麵。日用物品、家居裝飾、園林建築等都有中國元素的影子,尤其受到王室貴族們的追捧。
宮廷裏麵掛著中國圖案的裝飾布,中國瓷器被視為珍玩,隻有在西班牙和法國等大國的宮廷裏才能見到較多的瓷器。王宮裏的貴婦紛紛搖起了中國式的扇子,巴黎街頭出現了中國轎子。
▲《接待客人的室內場景》,86×118cm,1630年,日內瓦藝術和曆史博物館
▲吉恩·畢伊芒《中國風設計圖案》封麵,版畫,86×118cm,1755年,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受中國風影響的洛可可風格與中國式園林亦在歐洲各國王室流行。歐洲的中國風尚在18世紀中葉時達到頂峰,直到19世紀以來才消退。
▲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在建凡爾賽宮時特地修建的中國味宮殿——小特裏亞農宮
最早,歐洲人得到中國的瓷器是通過中東商人的陸路貿易,到達歐洲的瓷器,讓看到它的人驚歎不已。他們相信阿拉伯人的說法:這種器物可以清除所盛食物或飲料的毒素,瓷杯中一旦投入毒藥便會開裂碎掉。於是,青花瓷在歐洲被看作神祗和聖器,接受眾人膜拜的目光。
▲青花瓷藝術
喬凡尼·貝尼尼創作於1509年的油畫《群神宴》,青花瓷和諸神待在一起,這是一種隻有神才能使用的器物。
▲喬凡尼·貝尼尼《群神宴》,布麵油畫
隨著茶葉的傳入,飲茶習慣在歐洲大地上傳播並且興盛起來,隨之而來的當然是中國茶具也開始大放異彩。
像安德雷·曼特拉的著名油畫《東方三賢士朝聖》,描繪了三位來自東方的賢士,祝福耶穌誕生場景。畫麵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位賢士送給耶穌的黃金,是用一個青花瓷的茶杯盛放的,說明在當時中國茶具是多麽“神聖、高貴”的器具。
▲安德雷·曼特拉《東方三賢三朝聖》,布麵油畫
不過隨著航海技術的發達,到了近代,中國的茶具並不像以前那麽稀有和難得了,而是成為一種生活情調蔓延在西方人的飲茶生活。
在法國畫家雅格布·約瑟夫·蒂索繪製於1876年的《野餐》裏,畫麵的野餐布中赫然出現了一個黑色四方茶壺,上麵繪著花卉,把手是一條似龍狀的生物。
▲雅格布·約瑟夫·蒂索《野餐》,布麵油畫,1876年
在他的另一幅作品《貴婦》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套青花茶具,潔白幽蘭、細膩明亮,即便擺在西方人的家裏,也不覺得突兀——這是專門用於出口的、加入了西方審美的茶具。
▲雅格布·約瑟夫·蒂索《貴婦》,布麵油畫
隨著東西貿易的成熟,這種用於出口的中國茶具每年浩浩蕩蕩被船隻運往西方。在英國畫家喬治·鄧祿普·萊斯利的作品中,經常能看到中國元素青花瓷的身影。
▲喬治·鄧祿普·萊斯利作品中常出現中國元素
不得不說,當畫家筆下柔美優雅,身著歐洲早起服飾的女子們使用著來自遙遠中國的青花瓷,這是一種既陌生又樸素的情感。簡潔莊重的青花圖案,為他們打開對中國魅力的審視與熱愛,西方人眼中的中國美也在他們不斷了解中國的過程中變化著。
當代藝術家玩轉中國風
對“中國風”的認識,大致可以分三大類型:第一是純粹地模仿,做出來的產品與一、二百年前所做的那些十分相似,這種模仿是有價值的,但它絕對不能多;第二是傳統與現代結合型,在形式上它是純粹傳統的,但在功能上它是現代的;第三是意念上的創新,首先在程式上它是現代的,用現代的材料、結構和現代的理念做出來的,但它又表達著中國常見的習俗和符號,這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
Harrison Howard繪畫作品的裝飾主題集中在中國風建築、風景、鳥、動物或植物圖案。巧妙地融合中國的建築與西洋的畫風,構思獨特巧妙,令人回味無窮。
補服,又稱補子,是從我國的明朝開始出現,並一直延續到清朝滅亡時逐漸退出曆史的舞台。補子是帝王龍袍十二章紋的延伸,由此而形成一個等級分明的係統。“官補”是中國圖騰崇拜的凝結點,它極好的詮釋了“瑞獸”對於中國人的意義。
編輯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