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一個生活在明朝的比利時人!

(2016-02-28 06:22:04) 下一個

從18世紀開始,西方傳教士發現了明式家具吸引人的魅力,到20世紀30年代,西方對明式紅木家具的關注達 到過一個高點。很多很多珍品甚至是孤品的明式紅木家具在這一時期被西方人帶出中國,前加州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波士頓美術館是明式家具 收藏最集中的幾個地方。

藏家〢菲利浦·德·巴蓋,一個生活在明朝的比利時人!

明式家具今年在西方古董界越來越有影響力,已經開始接近中國瓷器在西方的高身價。

藏家〢菲利浦·德·巴蓋,一個生活在明朝的比利時人!

1996年秋,紐約克裏斯蒂舉辦首次中國古典家具拍賣會,世界各地收藏家三百餘人親臨現場,107件拍品無一流拍,價位最高的一件清代黃花梨大座屏以100萬美元被美國一家博物館收藏。這次拍賣會標誌著中國古典家具已躋身於世界頂級拍品行列。

2002 年9月,紐約克裏斯蒂為擁有全球最多明式家具的香港藏家葉承耀先生舉辦“明式家具專場”,成交拍品40件,成交總額達2262萬港幣,其中前三位——黃花 梨三屏風獨板龍紋圍子羅漢床、黃花梨靈芝紋衣架、黃花梨兩卷角牙琴桌,分別高達273.3萬港幣、230.5萬港幣和196.2萬港幣。

藏家〢菲利浦·德·巴蓋,一個生活在明朝的比利時人!

菲利普·德·巴蓋(Philippe De Backer),比利時人,全球策略谘詢顧問公司Bain & Company高級合夥人,1989年開始致力於收藏中國古典明式家具

截 至目前,100餘件可追溯到中國16-17世紀,質地為黃花梨、紫檀的稀有明式硬木家具珍品,使菲利普·德·巴蓋先生成為中國以外擁有該類收藏數量最多的 藏家。據統計,明代生產的黃花梨和紫檀家具總數不超過2000件,流傳至今的約為1000-1500件。德巴蓋先生因收藏產生“生活於明代”的想法,遂由 王世襄先生惠贈收藏室名——侶明室。

1989年,菲利浦德巴蓋先生在英國首次麵對不飾繁華、簡約凝練的中國明式家具時,即被那種無窮變化的線的美所捕獲。

藏家〢菲利浦·德·巴蓋,一個生活在明朝的比利時人!

△菲利普·德·巴蓋先生家中一隅,中間為黃花黎透雕靠背玫瑰椅

晚明 十六世紀末至十七世紀初期 | 長61.4厘米 寬46.8厘米 高87.5厘米

德巴蓋先生對藝術最初的感覺源自父母古典家具的收藏,但直到他看見第一件明式家具,並為其簡潔雅致所折服時,才有了明確的收藏方向。

他 的藏品亦表現突出個性:“收藏體現了我的愛好。眾所周知,明時期的家具傳統中其實共存著兩種不同的風格,簡潔樸素的和華麗漆器及螺鈾裝飾的。前者符合當時 的文人士大夫品位,而後者則是應新興富商階層品位而生,最終成為一統清代繁複華麗風格的濫筋。真正吸引我的,是前者具有流水般形製的自然風格,也正是為當 時文人所喜的那種,它們簡約優雅的線條,總使我聯想到宋代瓷器溫潤的外形和傳統水墨畫中空靈的筆觸。而這即奠定了我收藏的基調。我收藏的即是這種簡潔風格 的明式家具,藏品的年代即使有達至清初的,亦是類似的風格。”

從德巴蓋先生的藏品中我們可以發現兩個特點:質素之高,興趣之集中。而這正體現了德巴蓋先生的收藏理念:“收藏首要體現收藏者的品味及獨特的審美追求。”

藏家〢菲利浦·德·巴蓋,一個生活在明朝的比利時人!

△德巴蓋先生家中的平頭案,上置湖石、香爐,後襯中國水墨卷軸。

“欣賞一種藝術形式,不可能剝離它的創造者,隻有理解他們的文化才可真正懂得這種藝術的美。”德巴蓋先生如是說。

明 代經濟貿易的發展,允許進口珍貴的硬木,經濟的繁榮亦使文人士大夫以及商人有條件在深宅大院使用家具。德巴蓋先生的收藏,著力於那批明代和清早期在文人指 點下製作的明式家具。從藏品中可見它們木質一般為黃花梨、紫檀,質地堅硬富彈性,橫斷麵偏小,造型亦因此顯得線型簡練、挺拔、輕巧。家具外部很少髹漆,僅 擦透明蠟質以充分顯示木質的天然美感。形體的收分起伏和線腳變化不虛飾、不誇耀,方正規整;在結構上靠合理的榫卯連接,把優美的外觀造型與傳統木結構的力 學平衡原理融為一體。局部或飾以小麵積透雕 以繁襯簡,通體侖廓線又講求方中有圓、圓中有方。

藏家〢菲利浦·德·巴蓋,一個生活在明朝的比利時人!

△“侶明室”收藏之黃花梨半月桌

晚明 十六世紀末至十七世紀初 | 長97.2厘米 寬47.8厘米 高84.7厘米

藏家〢菲利浦·德·巴蓋,一個生活在明朝的比利時人!

△“侶明室”收藏之黃花梨獨板雲紋牙頭翹頭案

晚明 十六世紀末至十七世紀初 | 長116.4厘米 寬32.7厘米 高79.8厘米

如 此的家具藝術品,不僅外在美,內函亦頗具深意。“家具和其他形式的藝術品一樣,是前代文化的可視代表。及至明代,哲學及思想觀念影響造就了中國明式家具的 獨特形態,然明代審美無疑是過去漫長曆史傳統累積到中國城市文明興起之時的產物,因此,在評判和解讀明代藝術品時,眼光亦不可僅僅局限於明代。如同剛才提 到,從明式家具的線條中,我們很容易看到宋瓷及傳統水墨畫線的影子。”德巴蓋先生強調:“明式家具的品質特性又是其所有者品位和信念的代表,而這些所有者 們往往都屬於以具有很高藝術造詣、深得中國傳統哲思精髓的文人、士大夫為代表的社會精英階層。這樣,家具很可能就成為那整整一個時代精神的最佳代表。”

藏家〢菲利浦·德·巴蓋,一個生活在明朝的比利時人!

△“侶明室”收藏之黃花梨交椅式躺椅

晚明 十六世紀末至十七世紀初 | 長57.8厘米 寬51.5厘米 高93厘米

藏家〢菲利浦·德·巴蓋,一個生活在明朝的比利時人!

△“侶明室”收藏之黃花梨梳背六方玫瑰椅

在 德巴蓋先生眼中,明式家具簡約的結構釋放了木質的光華,木的天然形狀和紋理,可以喚起人們對傳統繪畫中充滿空靈的筆墨意境的聯想,而在木家具中偶一為之的 大理石裝飾,又再次映現了這一想象中的風景。所有這些都使家具與環境之間達到了自然和諧與統一,而這正是中國傳統道家思想的精髓。道家追求宇宙間的平衡、 陰與陽的對立統一,亦展現在這些家具之中:既有輕柔如女性的,又有陽剛而充滿男性活力的作品。”

藏家〢菲利浦·德·巴蓋,一個生活在明朝的比利時人!

△“侶明室”收藏之黃花梨及樺木長方香幾

晚明 十六世紀末至十七世紀初 | 長56.3厘米 寬38.4厘米 高85.3厘米

藏家〢菲利浦·德·巴蓋,一個生活在明朝的比利時人!

△“侶明室”收藏之黃花梨四麵平幾

晚明 十六世紀末至十七世紀初 | 長56.8厘米 寬33.8厘米 高80.3厘米

藏家〢菲利浦·德·巴蓋,一個生活在明朝的比利時人!

△“侶明室”收藏之黃花梨小方角櫃

晚明 十六世紀末至十七世紀初

文 人士大夫希冀通過家具表現和提倡他們的道德價值觀,還有一個很好的例子——仿竹的運用。對中國士人來說,竹代表正直不阿,彎而不折,不畏寒瘠而四季常青。 因此,是有黃花梨仿竹造型在家具中出現。但德巴蓋先生認為這其中卻有些許的反諷意味:“以及其昂貴的黃花梨,模仿俯拾皆是的普通竹材,想要達到的卻是對樸 素正直的暗喻。明代文人推崇的理學尚‘樸’,在此處的表現就是‘假謙遜’了。”

藏家〢菲利浦·德·巴蓋,一個生活在明朝的比利時人!

△“侶明室”收藏之黃花梨有束腰炕桌展腿式半桌

晚明 十六世紀末之十七世紀初 | 長105厘米 寬63厘米 高83.9厘米

藏家〢菲利浦·德·巴蓋,一個生活在明朝的比利時人!

△“侶明室”收藏之黃花梨獨板圍子羅漢床

晚明 十六世紀末至十七世紀初 | 長203厘米 寬90.2厘米 高73.7厘米

此 外,家具又是那個階層生活方式的反應。德巴蓋舉例說:“由於音樂和琴,在士大夫階層的藝術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琴桌就成為‘形式服從於功用’的最好 代表——以實用為本;士大夫階層經常遷調的生活方式極大地影響了家具的製造工藝,便於拆卸和折疊的榫卯結合家具應運而生,更是實用的體現,而這絕對是中國 家具製造傳統上獨一無二的創舉。”

藏家〢菲利浦·德·巴蓋,一個生活在明朝的比利時人!

藏家〢菲利浦·德·巴蓋,一個生活在明朝的比利時人!

藏家〢菲利浦·德·巴蓋,一個生活在明朝的比利時人!

△菲利普·德·巴蓋先生家中一隅

德巴蓋先生認為,藝術是應與之生活在一起的,而不應被束之高閣。家具的實用性決定了它是一種“活的收藏”。德巴蓋先生萌“生活於明”的浪漫想法,是因為日日可見的藏品的美複活了那種中國明代的生活情狀,而在德巴蓋心中,這是“內心永恒和諧與寧靜”的代表。

現在,收藏已經成為德巴蓋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自然與和諧最終印證了明式家具的永恒之美。正是這種不會隨著時間流逝的品質,強烈地吸引著一代代具有不同文化傳統的人們。這,即為經典。”轉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