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白釉瓷的鑒定技巧和時代特征

(2016-02-06 18:16:16) 下一個

白釉為含鐵量低的高溫透明釉,釉的本身並無顏色,由於坯的顏色是白色,故看起來為白色。

白釉是瓷器的本色釉。一般瓷土和釉料,都或多或少含有一些氧化鐵,器物燒出後必然呈現出深淺不同的青色來。如果釉料中的鐵元素含量小於0.75%,燒出來的就會是白釉。白釉出現於北朝。在河南安陽北齊範粹墓出土的白瓷,是我國至今所見的最早的白瓷。

鑒定技巧

任 何一件青花和五彩、粉彩都是以白釉作底色的。白釉的配方各朝各代都不一樣,元朝的白釉有白裏發黃、白裏發藍。洪武時白釉有青白、青灰、卵白多種。永樂、宣 德的白釉均為白中泛青,肥厚晶瑩。成化時則是白而滋潤,厚如凝脂,細膩溫潤。弘治釉又分為灰青、卵白、亮青三種,在聚釉處閃出淡淡的青色。萬曆時釉色肥厚 瑩潤,白中泛青較為光亮,釉層薄的有“貼骨釉”之稱。厚薄不均為此時的特點。清三代的釉總的來講是光潤細膩,白中泛青者為多。雍正朝為了燒造五彩和粉彩 瓷,白釉中又出現了粉白和漿白兩種,粉白顯得光亮,漿白色澤更白。而現代仿品白釉皆為白中泛灰或黃,遠不及古瓷的白色好看。

時代特征

白 釉在唐宋時期為瓷器釉色的主流產品,且名窯迭出,如宋定窯、邢窯的類雪似銀與當時的越窯、龍泉窯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元代景德鎮窯異軍突起,燒製成卵白 釉,也稱樞府釉。明代白釉燒製更為成功,如永樂甜白釉。清代白釉燒製達到頂峰,且為琺琅彩、粉彩瓷提供了上好的白胎瓷器,使彩瓷無論其彩還是胎質都能為世 人所珍愛。

德化窯白瓷特點

德化窯是福建的一個著名窯口,在明清兩代以生產白瓷而揚名海內外。明代白釉瓷代表了當時德化窯 燒瓷技術的最高成就。德化瓷製作精美,格調高雅,瓷質如脂似玉,創造了獨具一格的“象牙白”瓷。這種白瓷色澤光潤明亮,乳白如凝脂,純淨而高雅,在日光映 射下,釉中還隱現出粉紅、乳白或牙黃色,因而菲律賓人稱它為 “奶油白”;日本人稱它是“瓷器中的白眉”;中國人則稱之為“豬油白”、“象牙白”、“乳白”或“蔥根白”;而法國人所稱的“中國白”則最為貼切,它賦予 了德化明代白瓷更深層、更完美的涵義,所 以,在世界陶瓷史上“中國白”一詞也就成了德化白瓷約定俗成的專有名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