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晚期,中國陶瓷的對外貿易十分繁榮,輸出量極大,貿易範圍廣闊,同時,針對各個海外市場,還衍生出不同的產品麵貌。當時,銷往日本的瓷器別具特色,許多產品在日本茶道和料理中使用,帶有獨特的東瀛風味。
在 上海博物館舉辦的《故宮博物院與上海博物館明清貿易瓷展》展出了一組精美的銷往日本的明代外貿瓷。展出的有五彩描金三足爐、紅綠彩錦地開光紋蓋盒可在茶事 中用作香爐與香盒;各種形態不同的盤子通常五個或多個一組,在茶道懷石料理中使用,也可用作果子盤;青花人物圖水盂用於盛放備用清水。這些描金、五彩、青 花器皿,在日本被稱為“金襴手”、“古赤繪”與“古染付”,備受茶人喜愛。
從這組精美的明代外銷瓷中,我們看到中國瓷器製作的發達以及文化的影響力。這些器物多胎體厚重,口沿往往剝釉明顯,日本人稱之為“蟲食”,意思就是如同蟲啃咬的效果,這個特點反映出日本人獨特的審美觀。這些明代的外銷瓷,也對後來日本興起的“伊萬裏瓷器”有很大的影響。
景德鎮窯紅綠彩錦地開光紋蓋盒
明萬曆年間,上海博物館藏
景德鎮窯五彩描金三足香爐
明萬曆年間,上海博物館藏
景德鎮窯五彩花卉紋方盤(一對)
明萬曆年間,上海博物館藏
景德鎮窯五彩人物圖盤(一對)
明崇禎年間,上海博物館藏,仇大健先生捐贈
景德鎮窯五彩鳳凰碗
明天啟年間,上海博物館藏
景德鎮窯五彩人物圖倭角方盤
明天啟年間,故宮博物院藏
景德鎮窯五彩海水紋碗
明天啟年間,上海博物館藏
景德鎮窯青花人物故事圖把杯
明崇禎年間,上海博物館藏
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