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鎮樓
清明上河圖(故宮博物院)
中華第一神品
四羊方尊(國家博物館)
中國青銅鑄造史上最傑出的作品
後母戊鼎(國家博物館)
原稱“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
湖北:越王勾踐劍
劍身刻有鳥蟲書銘文:越王勾踐,自作用劍。被稱為“天下第一劍
湖北:曾侯乙編鍾
編鍾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鍾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
曾侯乙編鍾是中國迄今發現數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的一套編鍾
甘肅:馬踏飛燕
“馬 踏飛燕“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形象矯健俊美,別具風姿。馬昂首嘶鳴,軀幹交易電話18321357693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 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飛燕。一匹軀體龐大的馬踏在一隻正疾馳的龍雀背上,小龍雀吃驚地回過頭來觀望,表現了駿馬淩空飛騰、奔跑疾速的雄姿。
“馬踏飛燕”是東漢藝術家的經典之作,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稀世之寶,在中國雕塑史上代表了東漢時期的最高藝術成就。
現成為中國旅遊業的標誌
陝西;皇後之璽
皇後之璽的主人是漢高祖劉邦的皇後呂雉,1968年被一個小學生無意中發現。
皇後之璽是漢代皇後玉璽的唯一實物資料,是中國年代最早的皇後印璽,對研究秦漢帝後璽印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其曆史、藝術價值很高,被列為國家級文物
陝西:西周早期方輿鼎
此鼎前暫存庫房,沒有在展線上展覽
寧夏:明代牛皮封麵手抄描金《古蘭經》
由寧夏回族自治區一名阿訇捐贈的牛皮封麵手抄描金《古蘭經》,是目前國內收藏的最珍貴的《古蘭經》珍善本之一,對於研究回族曆史、宗教和藝術具有重要價值。
青海:明銅鎏金觀音造像
由明朝皇帝賜給青海著名的瞿壇寺的造像。該器物身姿婀娜,站立在蓮花座上。衣飾線條流暢飄逸,麵含微笑,表情慈和,遍體鎏金。其鑄造工藝代表了明代的最高技術水平。
河北: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
劉勝的玉衣共用玉片2498片,金絲重1100克,竇綰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絲重700克,其製作所費的人力和物力十分驚人。
河北;入選中學課本的長信宮燈
西 漢長信宮燈,1968年於河北省滿城縣,中山靖王劉勝妻竇綰[wǎn]墓中出土。宮燈燈體為一通體鎏金、雙手執燈跽坐的宮女,神態恬靜優雅。燈體通高48 厘米,重15.85公斤。長信宮燈設計十分巧妙,宮女一手執燈,另一手袖似在擋風,實為虹管,用以吸收油煙,既防止了空氣汙染,又有審美價值。此宮燈因曾 放置於竇太後(劉勝祖母)的長信宮內而得名。
長信宮燈被譽為“中華第一燈”。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來華訪問時曾參觀過長信宮燈,並感慨道:“2000多年前中國人就懂得了環保,真了不起。”
山西:晉侯鳥尊
晉 侯鳥尊高39厘米,長30.5厘米,寬17.5厘米。整個鳥尊以鳳鳥回眸為主體造型,頭微昂,圓睛凝視,高冠直立。禽體豐滿,兩翼上卷。在鳳鳥的背上,一 隻小鳥靜靜相依,並且成為鳥尊器蓋上的捉手。鳳尾下設一象首,可惜鳥尊現世時,象鼻殘缺,象鼻似該內卷上揚,與雙腿形成穩定的三點支撐。鳳鳥頸、腹、背飾 羽片紋,兩翼與雙腿飾雲紋,翼、蓋間飾立羽紋,以雷紋襯地,尾飾華麗的羽翎紋。造型寫實、生動,構思奇特、巧妙。。鳥尊的蓋內和腹底鑄有銘文“晉侯作向太 室寶尊彝”,可證明為宗廟禮器。
山西:薑子牙神器--龍形觥
高 19厘米,長43厘米,寬13.4厘米。長腹弧鼓,後端截平,背部為弧曲形長蓋,內有橫榫與器腹扣合。蓋麵中央有一蘑菇形鈕。器身口沿外附有兩對貫耳,用 來把龍形觥吊起加熱酒,另一端沒有封口是用來散水蒸氣的.器物底部有長方形矮圈足,放置平穩,整體如一停泊的龍舟,造型獨特,獨具風采。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