琺琅彩瓷的繪畫是其精華所在。琺琅彩瓷的胎、彩和造型終究逃不過同時期其他彩瓷的影子,而繪畫卻有他獨特酌一麵。琺琅彩的繪畫大多出自宮廷禦用紙絹畫的畫稿。
清·康熙黃地琺琅彩纏枝牡丹紋碗
清 乾隆 藍地琺琅彩雙龍蓮紋碗 直徑16厘米
因 此,在清至民國間,一些原在禦窯的技藝出眾工匠多逃避禦窯的縲役,更願意自己經營以求自由自在,不願過點卯上班的生活。同時,他們在禦窯工作的一些畫本、 樣器、技藝,既使不偷回家也爛熟於心,經他們手製的琺琅彩及洋彩不計其數,尤其是在清雍正以後,琺琅彩的製作在清宮琺琅漸淪為客串,而在景德鎮生產成為主 流,到乾隆朝之後,琺琅彩的製作基本上以景德鎮為主,因此,琺琅彩的製作及技藝在景德鎮高級民窯中已不是秘密,在後朝仿前朝的一些稀世珍品也算不上犯法, 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悄悄地把活幹了。
清乾隆 料胎畫琺琅酒杯(一對) 高4.5厘米
清末至民國:仿製的 “黃金時代”
如 果說在民國之前琺琅彩瓷多以“古月軒瓷”之名托製,民窯在許多方麵無法完全仿製琺琅彩瓷,一是因為民窯之體製不可完全模仿官窯,否則有違製之嫌,搞不好是 要殺頭的,而一般官員也不敢用完全仿官的東西,除非此器完全來自皇帝賞賜,或折價而來,要仿也隻能偷偷摸摸,暗中牟利,從不敢公開模仿。而到清末以後,尤 其是民國以後,政治改體,在景德鎮的禦窯已完全解散,其工匠技藝或並之瓷業公司,或轉向民間,故琺琅彩瓷的仿製已進入了公開而全麵的時代。
清雍正 琺琅彩題詩梅花紋碗(一對)
九十年代末至今:傳統技藝失傳 高仿品難出
在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景德鎮開始出現一批仿明清禦窯的作品,工藝尤精到,頗能亂真,這與中國的拍賣業逐漸起步,國內外收藏家對明清官窯精品的需求有關, 但是,還缺少琺琅彩高仿品。一直到上個世紀末本世紀初,景德鎮的高仿業逐漸成熟,同時,對於琺琅彩與粉彩的區別在業界就語焉不詳,仿古界也在摸索琺琅彩的 仿製之術,由於從民國四十年代後戰亂,琺琅彩的仿製基本上告停,至二十一世紀初已近六十年,會此技術的人基本作古,應該說琺琅彩的製作工藝基本失傳了。
清·乾隆錦上添花山水詩意方瓶 台北故宮博物院
目前,也有仿家以金屬畫琺琅顏料在瓷胎上試驗,此法思路上對頭,但在一些技術或藝術上仍有長路要走,因此,琺琅彩的研製今日雖比民國時期圖片資料更多,但要求也高,要真正高仿清三代琺琅彩瓷,達到完美程度,至今罕有。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