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1937年日本在長江炸沉美艦,美國為何縮頭沒有對日本宣戰?

(2016-01-10 14:24:49) 下一個

1937年12月12日,當時侵華日軍已從上海即將攻破南京。

1937年日本在長江炸沉美艦,美國為何縮頭沒有對日本宣戰?

根據美國與中國達成的有關協議,以保護美國在華人員和財產的安全為由的美國海軍亞洲艦隊的老式戰艦“班乃”號,一直在長江上巡邏,維持治安,保護美國僑民。

美國政府擔心在南京的美國外交人員受到生命威脅,開始使用一切手段從南京撤運外交人員。那天“班乃”號承擔著撤運美國人的任務,準備駛往上海。下午1時38分許,日本轟炸機先後向長江上的“班乃”號投擲了18枚炸彈。

1937年日本在長江炸沉美艦,美國為何縮頭沒有對日本宣戰?

由 於“班乃”號上有些欲撤離南京的美國記者,這次空襲事件隨即成為記者們的報道題材。14日,美國媒體報道了美軍戰艦在中國長江挨炸的事件,引起美國國民強 烈憤慨。隨行的美國記者阿利(Norman Alley),抓拍了長達1700多米的膠片,記錄下日機瘋狂空襲美艦還擊的新聞片。

羅斯福總統看過阿利(Norman Alley)抓拍的日軍空襲“班乃”號膠片,清楚地知道,“班乃”號戰艦為了防止日機誤炸,曾在一些地方懸掛幾麵很大很顯眼的美國國旗,空中的日機飛行員完全可以看得很清楚,沒有誤炸的可能。

日 本政府就轟炸“班乃”號向美國政府進行了道歉,並決定賠償美艦損失。思前想後,羅斯福總統最終還是認可了日本官方的解釋。當美國一些電影院準備放映阿利拍 攝的日機空襲美艦的珍貴新聞片時,羅斯福總統下令對新聞片進行特殊處理,免得國民做出過激反應,迫使美國與日本間立即發生戰爭。

“班乃號”(Panay)事件是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的預演,羅斯福總統為何不對日宣戰?

我們可以用各種原因去解讀羅斯福總統的決策,但是可能都未必是他決策的真實原因。

假如我們從美軍作戰原則和美國當時的全球戰略來解讀,或許一切豁然開朗。

美軍根據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陸軍的行動指南,在1921年的美國陸軍訓練條令中頒布了自己的首套作戰原則。

時至今日,這一作戰原則沒有大的變化,可以簡略為36字(9個英語軍事術語):

目 的明確(Objective);強調進攻(Offensive);集中兵力(Mass);節省兵力(Economy of Force);實施機動(Maneuver);統一指揮(Unity of Command);保障安全(Security);出敵不意(Surprise);簡明扼要(Simplicity)。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美國戰略的基礎是:美國國家利益需要大不列顛的生存和它作為一個大國的戰後行動自由。

換言之,美國主動選擇跟隨當時全球一哥英國的行動,並保持英國在戰後依然是大國的存在。

因此1931年918事變發生後,美國雖然希望對日本采取單方麵行動,但有著英日聯盟的英國表現不積極時,美國也沒有進一步動作;

1935年國民政府搞法幣改革時,美國和英國又是保持一致立場,站在國民政府一邊,事實上與日本已構成利益上的對立基礎。

1937年12月日本攻占南京時,英國的焦點放在歐洲,而忽略了遠東地區,因此假如因“班乃”號事件對日宣戰,由於英日聯盟存在的延續性,美國可能將孤軍作戰,同時會背離美國的戰略方針。因此,美軍初期的戰略決策,即在確保打敗德國以前,美國在太平洋隻進行牽製性的作戰。

所以美國從目的明確(Objective)考慮,選擇了隱忍。

1938年11月,羅斯福總統下令兩年之內生產一萬架飛機,並建立年產一萬架飛機的生產能力,後來又把這個指標提高到年產五萬架。

1940年6 月,羅斯福總統下令給予英國除參戰以外的各種援助,包括提供彈藥、裝備和補給品;陸海軍認為這些物資是美國重整軍備所必需的。

1937年日本在長江炸沉美艦,美國為何縮頭沒有對日本宣戰?

1940年6 月,羅斯福總統下令把B-17型飛機調到英國。

1940年6 月,羅斯福總統命令艦隊停泊在珍珠港,威懾日本人。

1941年5 月,羅斯福總統下令對中國實行租借法案。

1941年5-6 月,羅斯福總統下令在大西洋西部駐軍。

1941年7 月,羅斯福總統下令對日本實行石油禁運。

1937年日本在長江炸沉美艦,美國為何縮頭沒有對日本宣戰?

1941年7-8 月,羅斯福總統任命麥克阿瑟( 為遠東陸軍司令) ,並下令加強菲律賓防務。

1941年11月,羅斯福總統批準赫爾對日十點最後通牒。

我 們可以被說服,羅斯福總統企求的首先不是重整軍備,而是顯示他的決心:動員和使用美國巨大的戰爭潛力,以圖拯救英國,威懾日本,使戰爭成為不必要的事情。 羅斯福當時的一係列政策不是讓美國作好打一場戰爭的準備,而是尋求一條戰爭以外的出路。從這個角度看,羅斯福總統的做法也是合理的。

羅斯福總統犧牲美國自己的軍事裝備,給予英國、中國和蘇聯除參戰以外的全麵援助,其公開目的是尋求一條戰爭以外的出路,但是真實的戰略目的是為了在戰後順理成章地替代英國成為全球的新老大。

根據美軍作戰原則分析,美軍是強調節約兵力的前提下,集中兵力強調進攻的,因此,美軍隻加強了當時美國殖民地菲律賓的軍事力量,而在中國本土的美軍軍事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根據美軍作戰原則,美軍又是如何選擇節約兵力呢?

在遠東戰場,它一方麵在無法抵禦日本進攻的情況下,放棄了菲律賓,同時加強了遠東戰場主要戰場中國戰區的力量投入。

具體做法是:

1937年日本在長江炸沉美艦,美國為何縮頭沒有對日本宣戰?

在集中兵力(Mass)方麵,將陳納德的誌願兵性質的援華空中部隊擴張為美國第十四航空隊的戰略空軍力量;

1937年日本在長江炸沉美艦,美國為何縮頭沒有對日本宣戰?

在保障安全(Security)方麵,打通滇緬公路,為已嚴重失血的國民政府輸血,以保持國民政府的有戰力可以對抗日軍;

1937年日本在長江炸沉美艦,美國為何縮頭沒有對日本宣戰?

在節省兵力(Economy of Force)方麵,在中國境外,利用中國兵員組建並全麵武裝中國遠征軍,從而幫助英軍在遠東的防禦;

在實施機動(Maneuver)方麵,大規模加強機動性更強的空中運輸力量;

在統一指揮(Unity of Command)方麵,設立中美英合一的戰區指揮係統;

1937年日本在長江炸沉美艦,美國為何縮頭沒有對日本宣戰?

在出敵不意(Surprise)方麵,1942年4月的美國杜立德航空隊空襲東京就是典型戰例,之後在對日作戰的蛙跳戰術又是典型戰例;......

總之,美國的二戰戰略是建立在如下的假設之上的,即使在美國和英國徹底打敗軸心國和日本之前,俄國垮台了,他們也能夠打敗軸心國和日本。

所以在美國參戰後的三個月,美國陸軍航空兵這個沒有經驗的年輕巨人,在美國軍事組織和盟國軍事會議的高桌旁,就同陸軍和海軍並肩就座了,美國空軍就是這樣誕生的。

美國空軍以飛快的步伐達到了這樣的地位。三年前,空軍隻不過是一支特種兵,與陸軍通信兵,或陸軍工程兵平行。三年後,航空兵已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最強大的空中力量。

1937年日本在長江炸沉美艦,美國為何縮頭沒有對日本宣戰?

在與其他軍種爭奪稀有資源的競爭中,空軍享有最大的優先權,當他們對軍工產品的要求與海軍發生衝突時,羅斯福總統總是為他們提出的要求辯護。

當珍珠港事件迫使美國公開參戰時,美國航空部隊的轟炸機是唯一準備好向德國首先發起進攻的兵器。

1937年日本在長江炸沉美艦,美國為何縮頭沒有對日本宣戰?

為在盡可能早的日期內使這樣一次進攻有效,美國陸軍航空隊授權優先使用國家資源來建立和訓練一支戰略航空部隊。

而美國空軍之所以異軍突起,假如你結合美軍作戰原則,也會豁然開朗:空軍運輸便於快速集結兵力;空軍火力強大,可節省兵力;空軍機動性強,可出敵不意對敵攻擊;在各國防空力量不足時,空軍具有強大的戰略優勢。

綜上所述,美國的二戰前後的國家戰略就是亦步亦趨跟隨當時世界一哥英國,即使局部利益受挫或受損,也不首先卷入戰爭,而是暗自完成戰爭準備,耐心等待英國卷入戰爭國力充分衰弱後,以救世主的英雄形象參戰,順理成章地接替英國的位置,成為稱霸全球的新老大。轉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xuemei-ky 回複 悄悄話 學習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