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師椅”是我國唯一一種以官銜命名的家具,其他家具都是以其外形特征或功能特征來命名,如官帽椅,是因搭腦像古代官吏所戴的帽子而得名,書櫃是因為存放書籍而得名。
在 兩晉以前,我們的先人一直處於席地而坐時代,沒有高型坐具。“椅子”名稱最早見於唐代,《濟瀆廟北海壇祭器雜物銘》碑陰:“繩床十,注:內四椅子。”但是 椅子形象早於名稱一百多年,而見於南北朝。隨著佛教的東漸,佛教文化和佛教藝術的湧入,佛國的高型坐具也進入了中國新的家具種類的出現,是為了適應其生活 方式,南北朝時期的“胡漢雜居”局麵,為高型坐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唐至五代時期也是從跪坐的生活習慣轉變到垂足而坐的時期,這時的生活方 式有了“官”、“民”之分。人們起居習俗不一致,席地跪坐、伸足平坐、側身斜坐、盤足趺坐及垂足坐均同時存在。經過唐至五代時期的家具變革之後,高足家具 在宋代已成為家具發展的主流,出現了造型新穎的靠背椅、交椅。
何為“太師椅”?
“太師椅”的原型為交椅, 是由交杌發展而來的。交杌即古代的胡床,北方人稱之“馬紮”,民間俗稱折疊凳。胡床本是一種無靠背的簡易坐具,當人們在其座屜之上增設靠背之後,它便成為一種可倚可坐的椅子。由於這種椅子的四足成對相交,故以其形名之“交椅”。
交椅形成於宋代,流行於元明兩代。明代交椅,可分為直後背和圓後背兩種。尤其是圓後背交椅運用廣泛,多設在中堂顯著地位,顯示其尊貴而崇高的特殊身份。
“太師椅”的由來?
關於太師椅名稱的由來,相傳有兩種說法。一種說太師椅的命名與宋朝奸相秦檜相聯係。最詳細的記載要算張端義在《貴耳集》,據記載為京尹吳淵因奉承當時的宰相秦檜,而在椅圈上添置了荷葉形托首,由於這種帶荷葉托首的椅子是為太師設計的,故名之曰“太師椅”。
還有一種說法是由“文太史椅”演化而來。“文太史”指明代才子文征明,“文太史椅”是他日用的一把交椅。他死後此椅歸文征明的曾孫文震孟所有。文震孟明未曾入內閣為相,係崇禎朝的太師。因“太史”與“太師”偕音,加上文震孟又官居太師,所以就把這種椅子叫做“太師椅”了。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