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羋月傳》中出現了插花。有的朋友會問,那會還有插花?這難道在玩穿越?
其實呀,插花不僅在戰國時期有,再往前的古代,也有。
現 在很多人,知道日本的插花藝術,也非常喜歡日本的插花。可日本的插花藝術是學習中國的。公元6世紀的時候,日本天皇派特使小野妹子到中國做文化交流親善訪 問,他回日本時帶了很多中國的字畫、雕刻、文學、戲劇還有園藝及供佛的瓶花等。小野妹子回到日本,在京都六角堂小池塘旁的頂法寺,完成了日本第一個插花作 品。從此,插花在日本盛行,還有了插花學校—池坊。“花道”自中國傳入日本後,根據日本人自身的喜好、欣賞的角度和四季花草的不同等因素產生了兩、三千個 流派。
我國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時期就已經有了插花。中國的插花,到了唐朝時盛行起來,並在宮廷中流行,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
宋朝時期插花藝術在民間得到普及,並且受到文人的喜愛,各朝關於插花 欣賞的詩詞很多。
明朝,我國插花藝術不僅廣泛普及,並有插花專著問世,如袁宏道著《瓶史》等。明朝時期的插花,已達到鼎盛時期,在技藝上、理論上都相當成熟和完善;在風格上,強調自然的抒情,優美樸實的表現,淡雅明秀的色彩,簡潔的造型。
清朝插花藝術不被重視,沒能在明朝的基礎上進一步的發展。
到了近代,由於戰亂等諸多因素,插花藝術在民間基本消失。
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到。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插花藝術又開始時興。
插 花有東方插花和西方插花。東方插花本應該稱為中國插花,由於中國式插花的中斷,導致了東方式插花有中國插花和日本插花之分。西方插花的曆史也非常的久遠, 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時尼羅河文化時期形成。從古希臘直到羅馬後期,經曆了中世紀的文化停止時期,十四至十六世紀才奠定了現代西洋式插花的基礎。
插 花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比如:階梯式,好似一階一階的樓梯,每一朵花之間有距離,但不一定等距離,隻要有一階一階的感覺即可,以點狀的花材較適合;重疊 式,隻要形狀表麵是平麵的葉或花,都可以用此技巧表現;堆積式,堆積的特色是花材多或顏色多,有規則的起伏形狀好似一波波的海浪,花梗短,花與花之間沒有 空隙,使用花材則以點狀、塊狀為佳;焦點式,從正麵或側麵看都極醒目。單麵花形才有焦點,以形狀特殊、色彩、花朵較大者為佳;如果花朵小則量須多,才能形 成焦點;組群式,適用於各種花形,隻要將同種類同色係的花材,分組(2枝以上)、分區(一個區可有兩種以上不同的組群表現),但每一組之間需有距離;群聚 式,3朵以上的花或葉,以綁、捆的技巧集合成一束,表現出花梗集中所形成的強而有力的線條,和花朵的團狀之美;平鋪式,它所表現出來的是“平”的,沒有任 何的高低層次,所以它是底部覆蓋海綿的技巧之一。為求變化,可使用各種不同的花材,隻要看起來是一個平麵即可。
所以,大家在《羋月傳》中看到插花,是非常正常的現象。當然,那時候的插花藝術沒有唐朝時盛行,大多集中在宮廷內。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