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博界是弘揚傳統文化的首要陣地,傳統文化要有載體,沒有載體哪來傳統文化,人過百年要故,物可傳承千載萬代不朽,故從某種角度看問題,文化遺產比人還珍貴。曆史上曆代列強為什麽拚命搶奪中華珍寶,他們早己明白這個道理。
據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估計,中國文物在全世界各國有1700萬件,僅47個國家200多個博物館統計,有中國文物164萬件。據有關資料透露,英國各大博物 館、圖書館共收藏中國曆代文物約130萬件,法國各博物館、圖書館收藏中國曆代文物約260萬件,日本擁有1000餘座大小博物館,共收藏中國曆代文物近 200萬件之多。 二戰期間,日本隱秘地實施一項掠奪被占領國財富的“金百合計劃”, 黃金、寶石、珠寶、藝術品和貨幣什麽都搶,據說,在這一階段,秘密憲兵至少收集了6000噸黃金,在菲律賓山洞藏寶合計價值194萬億美元。改革開放30 多年來, 以各種理由流出去的中國文物,媒體稱至少800萬件以上,流入美國的中國文物就有230萬件。
可至今還有人不能從民族大義思考問題, 不能辯證科學看待民間收藏熱潮,存在“ 沒有合法出土原始資料不能入國有館藏”等說法,或者來個“全假”回避責任,不對特殊曆史階段的特殊曆史現象作科學分析。而中國收藏家義舉對國家對民族的曆史性貢獻。
1、為中華民族收留保存了數以千萬計的大量精美文化遺產
有 人會說這是你們個人愛好個人事情,與國家無關談什麽貢獻。請看如下分析是不是貢獻: 一是文物藝術品不是一般商品會消耗掉且不斷貶值, 保護的好它會世代傳承下去; 二是收藏家都是各路精英, 在事業成功之餘或之後投入大量財力精力搞收藏, 他們的行為本身就是對社會正能量的引導, 比有了財力去搞“黃﹑賭﹑毒”不知要對社會有利千百倍; 三是在社會上流動的數以千萬計的中華文物, 收藏家如不收它的結局肯定是向外流, 繼續在利益集團內外勾結下以工藝品名義用集裝箱運出去; 四是中華文物不同於普通商品, 它的所有權人可以盡情消費, 在民間的中華文物,收藏者都是暫時保管員, 它的根本屬性及最終歸宿屬國家的民族的全體人民的, 哪個收藏家不會故去, 文物的物理空間是會發生變化的, 大量的精美文物留在國內你說是不是貢獻, 當下沒全部流失海外至少給國家留下了臉麵。
2、無私奉獻對中華文物作出大量科學研究
在 民間, 中國收藏家們都是或曾經是各行各業的成功者, 他們為什麽會成功, 因為他們有思想有學識有膽魄有判斷力肯吃苦善鑽研, 善於獨立思考, 不人雲亦雲。搞收藏需要上述品質, 再加上財力, 又遇上偽專家與利益集團勾結營造民間收藏95%以上是贗品的社會輿論氛圍,於是大量精美文物都集中到他們手中, 每位藏家少則幾百幾千件, 多則幾萬幾十萬件, 有的已有上百萬件藏品(故宮隻有180萬件文物)。他們節衣縮食耗盡財力收集那麽多祖先文化遺存, 象對自己親身兒女一樣怎麽會不愛護不研究呢,切身的動力源遠致使其更刻苦、更鑽研、更會取得研究成果。他們是一批不用花錢不用動員不用組織的自覺自願投入 大量精力開展中華文物科研的知識分子精英, 隻有實踐才能出真知出真正人才, 不信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這難道不是對國家對民族的貢獻麽?
3、為國家提供了大量中華文化遺產信息
執 政之要在於家底清、情況明, 如以其昏昏, 大而畫之, 怎能施行善政良策。如沒有當下的民間收藏民間保護文物熱朝, 誰能先知先覺知道蘊藏在大宅深院、箱底暗閣、深山洞穴、窖藏庫藏、平土墓穴、後宅基地中老祖宗為他們的子孫後代留了這麽多珍寶, 加之互聯網的運用, 現在全浮出水麵,當代人隻有驚歎之份, 在古人麵前人人都是小學生。我們為老祖宗的英明預見而感歎不已, 為他們的高超技藝和遠勝今人的素養而感到自豪, 老祖宗為今人留下了唯一西方不能與華夏民族比的文化優勢文化競爭力文化振撼力, 留下了我們這個民族唯一可能實現長盛不衰的民族文化基因和物質載體。現在民間收藏家提供了大量信息提供第一手資料, 這方麵的曆史性貢獻是不可漠視的。
4、發現和糾正現行文博體製機製的弊端
不 經大浪搏擊,何以讓勇士和懦夫顯現。群眾性文化收藏熱潮是檢驗文博體製機製的試金石, 世界潮流, 浩浩蕩蕩,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誰能違背這條執政規律。收藏家在與文博體係多年的隔空交往中, 發現現行文博體製機製存在一些弊端,諸如: 理念落後、管理定位失當、保護措施不完善、與時代脫節等等。可見文博係統問題多多, 不改革不用外力推動是不能履行應盡職責的。
而民間的收藏家們,正是憑借多年的收藏經驗與平民化的體驗檢驗著文博體製,在一定程度上對其弊端也起到發現甚至改良的作用。
5、在世界各國嬴得尊重、維護民族尊嚴
上個世紀末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 大批外國遊客來中國旅遊, 他們來中國看什麽, 就是看中國的雋美山河﹑人文環境﹑名勝古跡﹑五千年文化遺產。
中 國收藏家為中華民族展示民族文化特色保留了大量實物, 為贏得世界尊重提供了文化符號, 五千年文明古國不能讓人家聽喊口號, 要用大量實物讓人家看, 目前暫時保存在收藏家密室庫房中的大量藝術珍寶,有朝一日向全世界亮相,振撼了全世界, 形成了全世界的仰慕眼光, 這也是對民族的巨大貢獻。
6、民間征集精美文物,節約大量國家財力
一個“十一五朝間”全國就花了572.5億文物專項,2014年某省用2000多萬美元(社會集資)購進一個普通的青銅器皿方壘,照此推算, 海外回流文物用全國全年財政收入10多萬億去買也是杯水車薪。
如果說文博係統主要問題解決了,花少量的財政支出搞全國性征集捐贈, 隻要給收藏家們應有的社會褒獎和畢生精力財力的補償, 相信會有雙贏的結果, 這不是對國家對民族的又一重大貢獻麽?
7、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
中國共產黨為什麽能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取得勝利,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發動群眾依靠群眾,毛澤東說過“戰爭之偉力存在於民眾之中”。同理,鞏固中華民族文脈根基﹑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找回民族得以長盛不衰的總命脈,也要從民間努力。
全國收藏家群體出資出力辦網站﹑辦展覽館﹑搞展示﹑搞視頻﹑出版圖書﹑搞文物科研﹑揭露偽專家利益集團陰謀﹑反映實情﹑提政策建議﹑發動群眾﹑宣傳群眾,提高人民文保意識, 動員人民共同參與中華傳統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弘揚。這是對國家對民族的貢獻之七。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