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彩纏枝花紋梅瓶,清雍正,高657.5px,口徑137.5px,足徑297.5px。
瓶圓唇,小口,短直頸,豐肩,肩以下漸斂,近足處外撇,圈足。通體鬥彩裝飾。頸部繪4組朵花紋,肩部飾勾蓮紋,腹部以6組折枝花卉紋為主題紋飾,上下以變形勾蓮紋相隔。脛(jìng音敬)部繪纏枝寶相花紋。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書“大清雍正年製”雙行六字款,外圍青花雙線圈。
雍正鬥彩瓷器代表了清代鬥彩瓷器的最高水平,由於在畫麵中引入了粉彩、金彩,從而形成了鬥彩加金彩、鬥彩加粉彩的新工藝,這是對釉下青花與釉上五彩相結合的明代鬥彩瓷器的重大突破。由此器亦可看出所用釉上彩除紅、黃、綠外尚有珍貴的胭脂紅彩,使得所繪花卉更顯富麗。
鬥彩纏枝花紋三足洗,清雍正,高135px,口徑437.5px,足距337.5px。
洗直口,淺壁,平底,下承以三足。外底留有9個細小支釘痕。內施白釉,外壁鬥彩纏枝蓮紋裝飾。三足上均繪折枝菊紋。外口沿及近底處均畫青花弦線兩道。外底施白釉,署青花楷書“大清雍正年製”三行六字款。
鬥彩勾蓮菊瓣尊,高642.5px,口徑550px,足徑390px。
尊撇口,圓腹,高圈足外撇。整個器型作菊瓣式。器型規整端莊,器外以鬥彩繪豎向勾蓮花紋,構圖新穎別致,色彩淡雅,底青花雙圈內楷書“大明成化年製”六字款。
雍正鬥彩係仿明成化鬥彩工藝製作,在紋飾布局、色彩配合及填彩工藝方麵都進了一步。其突出表現,一是成功地模仿了成化鬥彩雞缸杯、天字罐等器物,有的已達亂真的程度;二是雍正時期盛行粉彩,突破了以往單純的釉下青花與釉上粉彩的傳統工藝,將釉下青花與釉上粉彩相結合,使鬥彩更加清新雅致。以花鳥人物為裝飾題材的雍正鬥彩,釉下青花勾線,釉上填繪各種色彩,均填彩準確,不出邊線,且追求色彩的變化,在一朵花內填以紫紅黃綠青等多種色彩,反映了雍正鬥彩製作工藝已經相當成熟。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