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藏族木碗

(2015-11-30 13:28:09) 下一個

“藏族木碗”的圖片搜索結果“藏族木碗”的圖片搜索結果

藏族人小的時候。便像選擇愛人一般選擇一隻木碗,而選擇這個木碗便陪伴主人終生。

    在家的時候,用木碗喝茶,出門在外的時候,將木碗擦拭得幹幹淨淨,或用舌頭舔幹淨,綢布包裹,揣在懷中,人到哪裏,碗到哪裏。人在碗在。形影不離。

    過世後,家人用他生前用的木碗裏盛滿酥油茶,供在遺體麵前,葬禮的7天裏。每天往裏麵添茶。最後一天把這個木碗裏的茶潑了。收拾幹淨後給天葬師,從此這個碗就歸天葬師所有了。

    在青藏高原的古老歌謠裏,有這樣一句歌詞:“丟也丟不下。帶也帶不走,情人是木碗該多好,可以揣在懷裏頭”。

    將情人比作木碗,可見人們對木碗的珍愛程度,那個時候,在藏區很多地區,流傳著這樣一個諺語:“一隻上等木碗等於10頭犛牛。”可見高原的木碗多麽的有名。

西藏木碗分普通型和名貴型兩種,普通型一般用杜鵑樹根或雜本根製作,不加裝飾,但也美觀大方,尤以香格裏拉、縣尼、西鄉出產的最為著名。

    名貴型則是用一種寄生植物製作,尤以寄生在篙枝根部的一種瘤(藏語稱“咱”)這種木碗木質黔黑透亮,紋路細如發絲,再加以銀飾更是碗中珍品。在這種碗中放毒,即會起變化,因而十分名貴。

    木碗還分男、女用兩種,其區別主要是:男用木碗底部與碗口間距較小,碗口大且外開,顯得穩重;而女用木碗碗型修長,光滑如玉,給人以纖細柔潤之感。

按藏族傳統,一般人使用得最多的餐具是木碗,木碗一般用樺木、雜木雕琢而成,質地結實,不易破裂,花紋細膩,較為美觀。

    木碗的製作過程,一是選材,二是風幹,三是製坯,四是細磨,五是上色。

    西、藏的木碗可分為大碗、小碗、蓋碗、套碗、木缽等多種,用途廣泛,可供喝茶,吃糌粑,存放食品、香料、佐料等,而且還具有光滑、細致、美觀、適用、不變味、不貧嘴、喝茶香、攜帶方便等特點。

    雜木碗還有防毒的優點,在西、藏,出了木碗,還有玉碗、金銀碗等,日喀、則仁、布縣蘊藏豐富的玉石原料,該地製成的玉石碗,美觀、透明,碗外壁刻各種花紋,既受人們的歡迎,又是傳統的民族工藝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