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大櫃子是王世襄先生的舊藏,曾經在他擺滿老家具的北京芳嘉園瓦房裏當床睡覺用。
古代髹漆家具中的孤品
這對儷鬆居舊 藏“大明萬曆年造”款黑漆描金彩繪青綠山水宮苑人物圖龍紋頂箱大櫃,每件都由頂箱和豎櫃組成,俗稱“四件櫃”。該櫃表麵采用黑漆描金彩繪工藝,各部分分別 繪有纏枝蓮花五爪龍紋、纏枝蓮花紋、山水、仕女、瑞獸和建築風景圖等。櫃背黑漆光素,豎櫃櫃背橫額描金寫有“大明萬曆年造”雙框楷書款。
像這樣的大櫃,在中國古代髹(xiū)漆家具裏極為罕見,與它同時代有頂箱的大櫃子本來就隻有60多件,而采用彩繪工藝的,目前所知 的除此之外僅有4件,多為海外美術館和私人收藏。落有官方款識的明代及清代早期櫃類髹漆家具帶頂箱櫃的就更少,除此對之外,目前已知的僅有3件(對),其 中一件被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另外兩件被海外收藏。而同時具備了彩繪、官款、頂箱等幾大要素的古代櫃子僅有此對,顯然它是中國古代髹漆家具中的孤品。
曾見證王世襄窘迫人生
除了曆史價值,這對大櫃子還因為是“京城第一大玩家”王世襄先生的舊藏、曾經見證了大收藏家的清貧窘迫而備受矚目。
王世襄祖傳的北京芳嘉園四合院大宅共有11間房,後變成了八家人共住的大雜院,王世襄夫婦隻居住在其中的三間大北房。王世襄窮盡一生之力收藏到的明清老家具堆滿了房間,客人來了就隻好坐在他那名貴的明代家具上,每天,王世襄還用黃花梨方桌來切菜揉麵。
那 三間瓦房冬天寒冷、漏雨,唐山大地震後,這些房子都成了危房,頂棚脫落,地上積水,成了名副其實的“漏室”。唐山大地震期間,王世襄夫婦用這對大明萬曆年 造的頂箱大櫃來當床睡覺,當時,很多來訪者都對此留下了深刻印象。黃苗子先生還為這張特別的“床”作了幅對聯“移門好就櫥當榻,仰屋常愁雨濕書”,橫批是 “斯是漏室”。
為買櫃子還向友人借錢
至於這對大櫃的來曆,拍賣方給出了流傳過程。1950年代初,此櫃到了王世襄手上,而據王世襄推斷,此櫃很可能是清末民初從故宮逸出,隨後落入北京一名醫世家。當時,王世襄為買櫃子還跟畫家惠孝同先生借了200元,兩年以後才還清,因為貨幣已經貶值,王世襄還覺得很愧疚。
文革期間,此櫃被迫上繳,1973年落實政策時,此櫃還有其他木器尚未退還王世襄,粉碎四人幫後,經過一番波折,由故宮博物院院長吳仲超主持退還。
由 於王世襄家中實在局促,拍照不方便,所以他1985年出版經典著作《明式家具珍賞》以及1989年出版《明式家具研究》時,都沒有收錄此對大櫃。直到 2008年《中國古代髹漆家具》 出版時,這對儷鬆居舊藏“大明萬曆年造”款黑漆描金彩繪青綠山水宮苑人物圖龍紋頂箱大櫃才編入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