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藏17 世紀荷蘭油畫,上麵的盤子都是中國的出口名牌
與大量白銀流入大明相對應的,是同樣價值的貨物出口到海外。如果僅看白銀的全球之旅,那些如潮水般湧進中國的銀子,幾百年後已經跟著退潮的海水消逝得無影無蹤。整個時代的貨幣遺存主要就體現在一些文字和數字上,隻有少量古舊銀幣可供考證。但是從貿易發展史的角度看,白銀時代卻給後世留下了一座實物豐富的貿易博物館。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人們開始珍視自己的曆史遺產。俄羅斯和東歐諸國近年來都出現了一個相同的潮流:到往昔貿易夥伴的家裏去尋找祖上的傳世珍寶。中國人也一樣,他們在西歐發現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寶貝,那就是明末清初留在洋人手中的 “中國製造”。
在查看出口的那些實物之前,我忍不住想先說說從白銀時代開始的中國文化出口。應當說,西方的傳教士和早期到來的葡萄牙商人,相當成功地把中國無形的傳統和人文風貌變成了有形的文化輸出,最有代表性的形式當然就是書籍和版畫。據 1800年在倫敦出版的《中國簡史》的列表,截至18世紀末期,西方出版的中國主題的學術性圖書已達80多種,各種遊記、筆記更多如牛毛。
1719年,第一本關於中國探險的小說已在英國麵世。孔孟及春秋各派學說都被翻譯成西文。對經典的嚴肅解讀和道聽途說的神靈故事,同樣在歐洲的上流社會廣泛流傳。
▲中國大門打開的時刻:綿延的田野與神聖的光芒
上邊這幅畫是1655 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的中國分省地圖冊的首頁。這16 幅地圖的製作,是基於明代中國人的地理知識和實際的測量,頁麵40cm×60cm。它製圖精美,印刷考究,今日翻開仍然讓人凝眸屏息,歎為觀止。明末清初的中國,就是以這樣的非凡氣勢被介紹給了西方。
明末清初器物的出口,使原先西方對中國的憑空想象逐漸有了實物的載體。最早從事大規模中國商貿的是荷蘭的東印度公司。在今天的阿姆斯特丹,站在市內連接著海洋的運河港口,回味當年滿載中國貨物的商船靠岸的場景,作為一個中國人,內心仍舊充滿了自豪。對這個由7個小小的地區組成的聯邦共和國來說,商船卸下來的不僅是利潤,也證明著遙遠的東方帝國的確名不虛傳。
首先,明末中國組織大規模生產的能力令西方人深感驚訝。這種生產並未超脫傳統工藝,也未出現新的生產關係,好奇的西方人稱之為工業性革命(industrious revolution),以別於後來的英國工業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1976 年,在英屬聖赫勒拿島的附近海域,發現了一艘1613 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沉船“白獅”號。它滿載著來自中國的商品,但不幸的是沒有能夠到達目的地。根據有關的裝船資料,它運載的是來自中國的絲綢、瓷器和東南亞諸國出產的香料。從海底打撈上來的一大批青花瓷,仍然保持著原有的光潔釉亮(現保存於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除了損毀瓷器的碎片,這一艘沉船清理出的完整無損的瓷器,比400 年來西方保留下來的同時代瓷器總量還要多。據另一記載,17 世紀初年,一個大型貿易船隊平安抵達荷蘭,他們帶回的瓷器共有1 萬多件,總重超過50 噸,可見中國生產能力及出口規模之巨大。
▲沉船打撈上來的明末出口瓷罐的蓋子,可以想見商船運載的貨物規模
明末出口的商品品種極為豐富,應有盡有。有一段記載是:當年在春季季風吹來的季節,30~40 艘中國式帆船滿載絲、棉、瓷器、火藥、硫黃、鋼、鐵、水銀、銅、麵粉、栗子、茶葉、風幹食品、家具及其他珍奇物品,排山倒海般地從福建港口駛向菲律賓的馬尼拉。在那裏經轉載後,歐洲人的商船從
馬尼拉駛往遠方新興的消費大國,包括西班牙、荷蘭、英國和法國。一位荷蘭的富商讚歎道:中國的貨品既可以滿足一位百萬富翁的獨特需求,也可以滿足百萬家庭的普通消費。
不少出口物品被西方人一代一代保留下來了,如瓷器、彩繪的牆紙、雕漆家具,但大部分物品被消費或後來損毀了。今天去訪問一些保存較好的歐洲中世紀的貴族城堡,可以看到在一兩個房間內擺設著精美奪目的大件瓷器,四麵牆壁都是用中國風情的壁紙裝飾的,還有許多明末清初匠心獨具的實用家具。和清初康熙朝相對應,法國的“太陽王”路易十四就特別著迷於來自中國的物品與文化,在巴黎皇宮裏還修建了中國庭院。
除了規模,“中國製造”備受青睞的是它們獨特的材料和上乘的質量。最近有英國友人來訪,大家談起中國人現在是西方名牌的粉絲,不知何時中國名牌能夠打入西方的消費市場。其實這件事,400 年前中國人的老祖宗就已經做得非常漂亮了。比如明末生產的青花瓷器,牌子就可以叫“景德鎮”,在荷蘭、英國、法國的市場上都很吃香。擁有這個牌子的壺碗瓶盆,就是身份的象征。它們還會成為油畫題材,進入藝術的殿堂。1590 年出版的一本書叫《哈克雷遊記》,作者在景德鎮親自采購,他以權威的口氣評論道:“這是世界上陶土製成的最棒的器具。它們有三個品質——純淨、優雅和結實耐用。”明代匠人肯定也沒有料到,他們的手工製作流傳至今,竟成了價值連城的古董藝術品,而且和金融資產配置扯上了關係。
▲流傳到倫敦的明代瓷器,別有一番品相
有了中國人的用具,隨之而來的是引入中式生活習慣。盡管英國人在對華貿易上落後了葡萄牙人、荷蘭人100 年,但他們在移植中式品位上卻開風氣之先。比如, 英國東印度公司1637 年開始在印度做中英轉口生意,它把中國的喝茶情趣帶到了英國,“茉莉花茶”是其中的一大名牌。從17 世紀起,下午茶成了英國人的特殊愛好。據東印度公司的運輸記錄,為了迎合英國民眾的興趣,東印度公司在采茶季節要保存近一年的茶葉庫存。不論是社會的上層還是普通家庭,英國人都會在家裏放一套“康熙年製”的瓷器茶具,有些甚至還為茶葉盒上了鎖,很時髦也很考究。許多紳士還會像中國文人那樣穿上一件手繡的絲坎肩在街頭炫耀,那感覺恰似今天淑女手中拎了個名牌包。
透過明末清初民間貿易的窗口,輸出的不僅是強盛東方帝國的物質文明,更提升了歐洲人對中國文化與傳統的推崇。那些參與到東方貿易的人說:商船到達中國之前,曾在海路上見到許多其他亞洲人,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文明獨立、政治管理製度如此完善、社會倫理與文化具有如此久遠深刻的淵源,中國城市街道寬闊整潔,牌坊高大氣派,百姓健康平和。法國的著名啟蒙大師伏爾泰受到傳教士的影響,在他的《哲學辭典》裏不無憧憬地說:“我們跑到中國尋找瓷器,似乎我們就沒有瓷器;我們用他們的絲綢做衣衫,似乎我們就沒衣料;他們的中草藥放在水裏喝,好像我們這裏不曾出產過這些植物……”對西方人而言,如果沒有與明清的貿易交流,對東方智慧的了解就無從談起。
在白銀時代,皇朝輸出了“中國製造”,換回了大把外國貨幣;用祖宗的文化“入侵”了歐洲,同時屏蔽了任何西方科技思想在民間的傳播。這種不對稱的交流為日後中華民族的深重災難埋下了伏筆。國公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