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碎,北京百姓喜歡管它叫羊雜兒,北京的又一樣小吃兒。它的出身並非皇家名門,是根兒紅苗正的百姓吃食。出自何時無從考證,最初北京售賣羊雜碎的大多為回民,他們在宰殺完牛羊之後,把剩下的內髒留了下來,經過簡單的加工便拿到胡同或市場中去買。
“牛 頭肉、羊頭肉!羊蹄兒、羊肚兒、羊雜碎!”這樣的叫買聲,對於胡同中的北京百姓來說並不陌生。爽朗的叫賣聲在胡同裏出現的時候,饞嘴之人便會走出家門從推 車的賣主兒那買上點牛羊下水。這售賣者頭帶白色小帽,身穿灰布短衫,牛羊下水分塊分堆放在自行車後架上的大笸籮中,上麵再蓋上一張漂白的白布,給人一種潔 淨的感覺。
可以說,這雜碎是當時百姓們打牙祭的一道好菜。當時的百姓家裏基本上過得都很緊吧,買肉那是過節時候才敢想的,所以平時也就嚐嚐這下水,單買一樣兒吃又覺著有點不劃算,所以這包容著心、肝、肺、肚、腸外加羊頭肉的雜碎便應運而生了,說白了就是下水雜拌兒。
北 京人吃羊雜兒有兩種方法,其一比較簡單。就是從商販手中買來已經煮好的羊雜兒。因為羊雜兒已被切成小塊兒,無需再怎麽加工,隻要倒上點三合油(香油、醬 油、醋),再撒上點香菜一拌,成了一道下酒的美味。夏天,我們經常會見到北京的爺們,在院子當中支上一張小桌,一盤拌羊雜兒一瓶二鍋頭,便是一頓美餐。
羊雜兒的另一種吃法相對來說就比較講究了。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吃羊肉和羊湯補血補氣的說法,《本草綱目》稱其為補元陽益血氣,所以這吃法自不必多說,便是喝羊雜湯。
羊雜兒湯同樣可以起到補充營養,健脾胃養氣血的作用。老北京一入秋,天氣漸涼,賣羊雜兒湯的小攤就多了起來。寒風瑟瑟中,捧著碗熱騰騰的羊雜湯,喝上一口,全身上下被這暖意包容著,口中充滿了羊湯的鮮香。
北京百姓自家吃羊雜兒湯,講究的是“新鮮”。從早市買回一副新鮮的羊五髒,下鍋一煮,連湯帶肉,清淡鮮美。不過您注意,這羊雜兒湯也是有主料的,無論這羊雜兒的品種多寡,心、肝、肺可是絕對不能少的,行家管這老三樣兒叫“三紅”。
市 麵兒上賣的羊雜兒湯則講究的是老湯入味。被切成小塊兒的五髒往鍋裏一焯,既去了膻味又起到了驅除雜質的作用。過水之後的羊雜兒放入老湯之中,攙上點羊頭 肉,讓食者倍感實惠。待到那羊雜兒被煮得爛熟,老湯中那渾厚的味道被吸收的淋漓盡致。盛上一碗,撒點冬日裏少見的香菜末,拌上芝麻醬、韭菜花和辣椒油,再 就著羊雜兒湯的絕配——剛出鍋的芝麻燒餅,定會讓您回味無窮。如果您有點酒量,推薦來上二兩“二鍋頭”,俗話說佳肴配美酒嘛!
羊雜兒,它帶著百姓的味道出於市井,又給百姓帶來了溫暖與美味!(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