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書包一支鉛筆一本本子,對於在城市裏的孩子來說,這都是最常見的學習用品,而對於貧困山區的孩子來說,這就是奢侈品,可望而不可求。
對於他們來說,這就像天上掉餡餅,若誰家有一隻筆,都會成為孩子們眼中最熱的偶像。如今國家已經對很多貧困山區給予最基本的幫助,帶去支教的老師以及文化用品。
但由於資金和地形問題,很多貧困山區還是沒能趕上最基本的教學設施,比如一塊像樣的黑板,一些像樣的桌椅,以及教室。
很多兒童很早就因為家庭貧窮,而早早的踏上掙錢的路,最能看到的就是在城市周邊的廢墟以及垃圾堆,看到一個個年級不大的孩子,撿著破爛,以及稍微能賣點錢的鐵鋁製品。
能踏上求學的路,是他們每個人心中最偉大的夢想,然而社會的貧富差距,給了他們很大的阻礙,也是這些阻礙導致他們上不了學,長大很有可能成為“文盲”,而被社會所“淘汰”。
下麵這則新聞也是說的這麽一個小孩子,李瑉(化名)來自安徽的一個偏遠小山村,在他7歲那邊就跟著父母到城市打工,做著最底線的工作,而李瑉那會已經開始和父母在廢墟堆一起撿著他們眼裏的“寶貝”,破銅爛鐵,廢紙瓶子等,都是他們謀生的好東西。
然而現在已經9歲的李瑉原本應該和“正常的孩子”一樣,背著書包無憂無慮的在學校求學,而生活的壓力所迫,他隻能望著那些學生上學,而自己走在廢墟中,撿著“好東西”。
在他眼裏,有一本書,一支筆,已經是最好的禮物。而今天的事情,讓他們一家子開心了好多天,原本是一個下雨天,李瑉的父母出去工作,為了能更多的賺錢,李瑉冒著雨來到一個新拆除的商品樓,想碰碰運氣,多撿點以便家用。
但在他們這一帶,也是有很多家庭也是靠這個為生,競爭也是比較大,過了半小時一無所獲的李瑉正準備回家,突然眼前一亮,一個破舊的花瓶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想著這個花瓶還能用,便帶著回家插點小花,也是他平時的一項樂趣。
而當有一天,一位自稱古董專家的市民看到這孩子比較可憐,就買了點零食帶去給他,在李瑉小小的家裏,該專家也是被那個花瓶所吸引,一看就是價值不錯的古董,經詢問得知來源,該市民也就好人做到底,告訴李瑉的父母,這個花瓶可能賣好多萬的錢。
剛開始李瑉父母還持著懷疑的態度,但一想,他們家又沒什麽錢好騙的,也就相信了市民,通過市民的幫助,這個花瓶確實是元青花,年代也是很遙遠,有可能是房屋拆除時,忘記帶走了。
後來記者聯係了李瑉的父母,他們激動的表示對市民的感激,和他的為人,通過這意外得來的錢,李瑉也順利的上起了學校,但市民卻不肯告訴實名,隻是說想盡一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如今社會的複雜,導致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越來越低,對於誠信很少有人能做到,但對於貧困兒童我們應該給予最大的幫助,讓他們今後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騙子編的這個故事的目的是推銷一個假元青花罐。而且還是一眼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