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瓷器的人啊,日久天長,心中對瓷器會形成這樣一個信仰:好瓷如新,好瓷如玉!都說“舊器如新必是寶”!很多古瓷跟新出窯爐似的,確實光亮如新。
也許許多人玩瓷一世也不一定能 獲得一件“如新如玉”的好瓷,但在收藏的道路上你必須建立起“如新如玉方是好瓷”的審美觀,一旦建立起這樣的審美觀,就是一個藏者的蛻變,就如鳳凰涅槃, 就似破繭成蝶!有了“如新如玉方是好瓷”的審美觀,即使你還沒得到好瓷,但你已經在得到好瓷的正確道路上了。
對一個真正的大藏家而言,求得真是基本功,而且是必須得,求得“新”求得好是一種成就,一種機遇。真瓷不一定是好瓷,“如新如玉”好瓷一定是真的!
不少藏家這樣告誡新入行的晚 輩,要多到博物館裏去看,去揣摩,真東西看多了,把真東西記住了,你才會在收藏的道路上少走彎路。但是,我經常發現常到博物館看東西的人,不敢認“如新如 玉”的好瓷,原因是沒有館藏品上的“老氣”。這就折射出一個問題,博物館的許多東西都是征集而來,因為當年燒造或是傳承的環境不良等諸多因素,看起來,老 氣橫秋,甚至殘損。雖然偶爾也可以看到“如新如玉”的家夥,但就單一的博物館而言,“如新如玉”的好家夥還是比較少。
必須承認,即使看過“如新如 玉”的好家夥,如果沒有經年累月的上手,親身體驗“如玉如新”的質感,“好瓷”的審美標準恐怕也難於建立。所以,客觀上,大多數人,終其一生的收藏,曆盡 心血,也是收了一屋子的普品,收藏成就平庸。哎,誰不想成為頂級藏家啊,除了財力、運氣,難於上手這樣客觀的限製哪有那麽容易克服啊。
“如新如玉”的現象隻在瓷器這一門類裏出現,其它門類的收藏是不會出現這種現象的,比如書畫、家具等,都敵不過歲月的滄桑。
細究起來“如新如玉”的好瓷是 這樣誕生的。首先是天生麗質,從它燒成的那一天起,它就是冠絕群瓷,它就美輪美奐。在柴窯燒造一切都講經驗講手藝的年代,好瓷的出爐絕對是“天時地利人 和”的結晶,大家隻要看看景德鎮珠山禦窯廠出土的堆積如山的瓷片,你就明白一件好瓷的誕生和一個精子在幾億個競爭者脫穎而出修成正果的艱難是相當!其次, 好瓷從它誕生那一天起,因為天生麗質,很少當做實用類瓷器使用,大多是觀賞瓷,大多是家族小心翼翼藏著掖著的傳家寶,歲月的流逝除了留給它溫潤的包漿,不 曾使它有過什麽遭遇。還有,就是好瓷一旦隨它的主人到了墓裏歇歇,那環境好的“不得了”,空氣隔絕,抗氧化,恒溫,微生物和淤泥的耐心撫摸,那對好瓷來說 簡直是世外桃源啊,近百年後重見天日,洗洗更漂亮。嗬嗬,你懂得!
我覺得,好瓷如玉如新還可在另 一個角度找到歸因。現代科技發現,瓷器的釉麵都有一個脫玻化的過程,新出爐的瓷器,釉麵猶如玻璃鏡,光亮照人,光打在新瓷上再反射折射是很利索刺眼的,俗 稱賊光。曆經幾百年的歲月撫摸,釉水分子的活躍運動,釉水內部結構產生棉絮化,或者再也沒有了當初玻璃質感,脫玻化了,光再打在古瓷上,折射和反射的內質 更雍容了,所以昵稱寶光。有的藏友正是抓住這點借助顯微鏡來辨新老,也是個竅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