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中國古陶瓷碗底足的變遷及其原因(下)

(2015-07-10 02:40:08) 下一個

接上篇)

2. 碗底足變遷的主要原因
2.1 製陶工藝原因
    製陶工藝和裝燒方法的進步,不斷出現的新的工藝,新的謠具,新的裝燒方法等等,一直是促使曆代碗底足發生演變的主要原因。
2.1.1 窯爐工藝的影響
    在漫長的新石器時代,先人們製陶首先采用的是無固定窯址的平地堆燒法,之後有了橫穴窯和豎穴窯。至遲在商代晚期,江南出現了龍窯。到漢代,龍窯已經普及,促進了成熟瓷器的燒成。魏晉南北朝時期,龍窯要身加長,定段分段投柴,大大改進了窯爐結構,提高了燒成溫度和單窯產量。
    清代乾隆時人梁同書所著的《古窯群考》中的“古瓷合評”雲:“古人以足載器,器足多取沉重。”在穴窯稍早無釉陶器的遠古年代,窯小,產量低,陶器多直接放 在窯底上燒造,並不需要使用窯具,因為在較低溫度下燒成,製品不會出現粘連。在商周和東漢早起,釉陶和原始瓷施釉均不到底,故坯件也多直接放在窯底上,為 了放置平穩,承載重量,所以碗類器多采用厚實的平底,底部平整,重心在下,安放平穩,無支燒痕。
    東漢時成熟瓷器燒成,直到隋代,針對青釉流動性大的特點,瓷器施釉都隻到近底處。伴隨著龍窯燒製技術的不斷改進,開始采用窯具,以防止製品生燒,粘連,同時碗類開始疊燒以提高窯內空間利用率,故底足無釉並烙有支燒痕。
2.1.2 裝燒方法的影響
    隨著製瓷工藝的進步,裝燒方法也在不斷改進,圈足的特征也在發生相應的變化。例如:中唐以前,碗盤等圓器多采用明火逐層疊燒,以增加裝燒量,所以碗底很 厚,內外底均留有支燒痕。晚唐以後,運用匣缽裝燒,加上成型技術提高,碗盤器型規整,坯體顯著減輕,所以圈足變得纖細。五代時,此阿勇的支釘小少且支在不 顯眼處,所以燒成了滿釉瓷器。景德鎮五代時采用是多支釘疊燒無匣缽裝燒工藝,用耐火土作釘,故燒成後碗內外底部會有8-14個扁條形的支釘痕。宋代窯口 多,支燒方法也多,有墊餅支燒,刮釉疊燒,裹足滿釉支釘燒等等,故碗底多有各種支燒痕。蔣祁的《陶記》記載了宋元時期景德鎮瓷業生產情況,其中就有:“或 覆或仰焉。陶工,匣工,土工之有其局;利坯,車坯,釉坯之有其法;印花,畫花,雕花之有其技,秩然規整,各不相紊。”的描述。北宋早期以單匣仰燒為主,碗 的造型為底厚口緣薄,圈足底壁較厚,能承重。北宋中後期和南宋,由於定窯支圈組合式覆燒發放的普及,碗口向下覆燒,故口沿部加厚,中下部修薄,碗的圈足變 小,足牆細而矮,以減少碗口壓力。元代墊餅與坯之間用砂隔開,燒後碗底粘有砂顆粒等等。
2.1。3 成型工藝的影響
    從手工成型到慢輪修整,快輪成型以及模製成型利坯等等,成型工藝也影響了碗底的造型。關於底足的製作,根據考古學研究,原始先民最早使用的泥條盤築法是將 小塊泥料在輪盤上順時針轉動。同時用陶拍柄將泥料拍成扁泥餅作為器底--這可能就是最初的平底,然後再在器底上盤築泥條形成器身。清代唐英的《陶冶圖說》 “旋坯挖足”中雲:“至挖足一行,因拉坯之時,下足留一泥靶長二三寸,便於把握以畫坯吹釉,俟吹畫工竣,始旋去其柄,挖足寫款。”從這裏也可以看出:圈足 是從平底旋挖而成。中唐以前,受疊燒和成型技術的影響,碗底足都比較厚。此後,隨著成型技術的普遍提高,碗逐漸變得器型規整,坯壁變薄,坯體顯著減輕,疊 燒時對碗底的壓力大大減少。因此,中唐以後,底足逐漸變小,變薄,象唐代玉璧底碗足徑隻占口徑的二分之一大小。元代樞府器碗足徑隻占口徑三分之一大小。明 代曹昭《格古要論》“古饒器”條說:“元朝燒小足印花者,內有樞府字者為高。”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旁證。
2.2 社會原因
2.2.1 社會風尚的影響
除了製瓷工藝,社會風尚也是影響碗底足變遷的一個重要方麵。例如:南北朝時期,門閥士族崇尚“修骨清象”的審美觀,當時的碗變得器身加高,口底部則相應縮 小,使造型顯得秀麗優美。中晚唐盛行的玉璧底碗也與當時的飲茶風氣有著直接關係。隋唐以前,飲茶主要流行於南方地區。自中唐開始,飲茶風氣逐漸在北方普 及,並流行到塞外遊牧民族地區,出現了“茶馬互市”的局麵。士大夫,文人,更以飲茶為韻事,不僅講究茶的本身,而且對茶具非常重視。中唐時人陸羽還專門撰 寫了我國第一部關於茶的著作 -- 《茶經》,其中就對茶具進行了品評:“碗,越州上,鼎州次------甌,越也。甌,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淺,受半升已下。”甌即飲茶器具茶甌,其 “底卷而淺”的形製說明已非平底碗。這種鼎盛的飲茶風尚促使了初唐時深腹,直口,平底的碗向便於飲茶的淺身,敞口外撇的碗形發展,並且碗底也由平底發展為 玉璧底--底部中間內凹的小圓圈正好有利於食指和拇指配合端碗,易於飲盡碗中之茶,與宋代的鬥笠碗有異曲同工之妙。
 
2.2.2 經濟適用的需要
    自古以來,工藝技術都是在追求降低成本,增加產量,擴大利潤,便於實用的過程中發展進步的。古人最初的穴窯容量小,產量低,碗底足厚實笨重。到了龍窯出現 以後,為了提高單窯產量,采用了疊燒方法,促使碗底開始變小。此後,隨著碗類生產需求量的大增和工藝的進步,為使起舞外觀完整,提高實用價值,碗底足朝著 修薄,縮小,實用方向發展,從隋代的平底碗慢慢變至晚唐的玉璧底碗,再到五代更輕巧的寛圈足碗和後代的圈足碗。圈足輕巧好用,既節省泥料和燒窯的燃料,還 能減輕疊燒時的重量壓力,減少倒窯的危險等等,這正是對追求經濟適用的最好見證,也是圈足沿用至今的緣故。
     總之,在工藝進步和社會經濟文化等因素的綜合推動下,古碗的底足經曆了從平底到圈足的大演變和從玉璧底到寛圈足和窄圈足的小變遷。碗底足的變 遷是整個古陶瓷曆史變遷的一個縮影。作為泥與火的結晶,古陶瓷珍貴而易碎。如今,人們已經很難找到完整的古瓷器,所見最多的還是一些碗底殘片和碎瓷片。不 過,他們都留下了時代的烙印,傳遞著來自完整的古瓷器的信息,更傳遞著曆史政治經濟文化內涵,成為其最大價值所在。可以說,出現在我們麵前的每一塊古陶瓷 片,每一個古碗底都曆經磨難,穿越了遙遠的時空,來和我們作無聲的對話。窺斑知豹,一葉知秋,從碗足的變遷,可以感受到中國整個陶瓷文化一萬年來的發展足 跡。碗底足是人們緬古懷舊,鑒瓷賞陶的珍貴古代文化遺產之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