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五大名瓷之首---鈞瓷的神奇窯變

(2015-07-12 00:42:44) 下一個

 



鈞瓷,始於唐盛於宋,產於河南省禹州市。位居我國宋代五大名瓷“鈞、汝、官、哥、定之首,曆經千年而不衰,是我國傳統民族文化中的寶貴遺產,它以古樸、端莊、粗獷、雄烈造型,再現了炎黃子孫的豪爽。以其“神奇詭秘”“窯變無雙”的唯一性,昭示了“唯吾獨尊”的王者風範,以其獨特的窯變藝術而著稱於世,素有“黃金有價鈞無價”,“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件”的美譽。
   
禹州市神垕鎮獨有的國寶瓷器,憑借其古樸的造型、精湛的工藝、複雜的配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神奇窯變,湖光山色、雲霞霧靄、人獸花鳥蟲魚等變化無窮的圖形色彩和奇妙韻味,被譽為中國“五大名瓷”之首。

    新中國成立後,鈞瓷的恢複燒製工作開始,鈞瓷得到了快速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鈞瓷生產工藝與水平都得到了劃時代的提升,不斷的作為國禮現身世界。

    鈞瓷的關鍵,其實就是窯變!

    所謂“窯變”,主要是指瓷器在燒製過程中,由於窯內溫度發生變化導致其表麵釉色發生的不確定性自然變化。

    古人對窯變的定義,相對來說,更加寬泛,甚至將瓷器器型的變化也包括在內。例如《稗史匯編》認為:“瓷有同是一質,遂成異質,同是一色,遂成異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謂窯變。”

    而 在《古物指南》、《陶成記事碑記》中,則進而將“人巧”所為的釉色變化,增加進了“窯變”之中。《景德鎮陶錄》也認為:“窯變之器有三:二為天工,一為人 巧。其由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其由人巧者,則工故以釉作幻色物態,直名之曰窯變,殊數見不鮮耳。” 鈞瓷燒製工藝複雜,是世界上惟一經1300度高溫窯變瓷,曆來就有“十窯九不成之說”。
  對具體的“人巧”之法,《南窯筆記》記載道:“法用白釉為底,外加釉裏紅元子少許,罩以玻璃紅寶石晶料為釉,塗於胎外,入火藉其流淌,顏色變幻,聽其自然,而非有意預定為某色也。其複火數次成者,其色愈佳。”而這種“人巧”的窯變也往往不是一種特定的色彩。

    窯變的結果,不外兩種情況:一是窯病,二是窯寶。《南窯筆記》說:“釉水色澤,全資窯火,或風雨陰霾,地氣蒸濕,則釉色黯黃驚裂,種種諸疵,皆窯病也。必使 火候釉水恰好,則完美之器十有七八矣。又有窯變一種,蓋因窯火精華凝結,偶然獨鍾,天然奇色,光怪可愛,是為窯寶,邈不可得。”

    當然,瓷器裏麵需要的自然是窯寶,而非窯病。

    古人對窯變有很多的記載。如《清波雜誌》說:‘饒州景德鎮,大觀間有窯變,色紅如朱砂。物反常為妖,窯戶亟碎之。‘當時的陶工從來沒有看見過這種現象,覺得不可思議,於是就從迷信的角度來理解,認為它是‘妖‘。

    但久而久之,窯戶們反而發現其形態極美,或如燦爛雲霞,或如春花秋雲,或如大海怒濤,≌或如萬馬奔騰,因而被視為藝術瓷釉為人們所欣賞。如宋代洛州禹縣鈞窯生產的銅紅窯變,可謂變化莫測,鬼斧神工。

    清以前景德鎮窯偶爾燒製的窯變釉瓷多被搗毀,至清時則作為著名色釉而專門生產,據《南窯筆記》載。清代生產的窯變釉,雖入火使釉流淌。顏色變化任其自然,非有意預定為某種色澤。但已經能人為配置釉料,較好的控製火候,基本上掌握了窯變的規律。著名的如康熙朝創燒的豇豆紅、蘋果綠等品種。

自唐宋起曆代帝王皆欽定為禦用貢瓷,專有於宮廷而嚴禁於民間,亦 “君無雙”之意。五大名瓷以鈞瓷為首,謂瓷之君也。其它瓷上可供於貴宦高堂,下可於布衣陋室,唯鈞瓷自帝室之下,民間罕見。誥封為“神鈞寶瓷”,“奇珍異 寶”,每年隻準燒製三十六件,遴選入宮,唐玄宗立令“鈞不隨葬”,所以墓葬出土的文物中也甚為稀少。世界著名各大博物館雖有
收藏,為數亦寥寥無幾。從誕生的那天起就有“家中無鈞瓷,不可自誇富”之說。自古就成為身份地位象征,當今仍是國家領導人饋贈各國政要的首選珍貴國禮。
    鈞瓷線條簡潔清新,明快流暢,古樸大方,莊重典雅。尤其是宋鈞官窯的器皿,如盆、尊、洗等青銅器雕工嚴整,法度自然,在各種
瓷器中 獨樹一幟,體現了中華民族冷峻崇高之美。嚴整造型更是應於釉色的流動,鈞釉出現拉絲、沉積、結晶等變化,使鈞瓷表麵布滿了冰裂紋、珍珠點、菟絲紋、魚子 紋、蟹爪痕和曲折迂回的蚯蚓走泥紋等生動美妙的窯變流紋。縱橫流淌的釉色和詭異奇特的斑點流紋組成了各種夢幻般的畫麵,猶如鬼斧神工,又如自然天成。呈現 出各種絕妙的自然景觀,如高山雲霧、峽穀飛瀑、浪跡飛舟、翠竹生煙、寒鴉歸林、星辰滿天、節日禮花……令人歎為觀止,拍案稱奇,堪稱國寶。
    鈞瓷的窯變工藝及其二液分相的釉層結構與其它
瓷器截 然不同。其胎骨釉料全部采用禹州特產的孔雀岩、虎皮綠、陰陽土、瑪瑙石、豆腐石等名貴礦物。經夏日曝曬、秋雨浸潤、寒風冰凍、春暖軟化,然後再用清淨的潁 河水製釉。潁河水源出嵩嶽潁穀,流經金玉瑪瑙叢生之地,含山川之精靈,融天地萬象之氣,用此水製釉,成色其傲。鈞瓷的意境是靠嚴格的控製瓷胎和釉料的化學 成分,通過燒製過程中窯爐內溫度、氣氛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使鈞釉內成色元素形成不同的色彩和花紋,產生“窯變無雙”“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效果。這種 窯變工藝使鈞瓷色彩瑰麗、厚重鮮豔,青若藍天,白如美玉,似玉非玉勝似玉,紫勝葡萄,紅比牡丹。一件器物可一色純淨,可幾色輝映,加上變幻莫測的流紋,其 自然效果遠非刻意追求的人工修飾所能及。體現出典雅大方、斑斕奪目、飄逸空靈的帝王浩然之氣,具有千古耐看的藝術魅力。有詩雲:“層巒疊翠雲霞飛,瓊樓仙 閣玉人歸。不似仙境勝仙境,流連忘返使人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夜半廣寒宮 回複 悄悄話 最近碰到一個問題,想請教您。景泰藍和青花瓷有關係嗎?如果有,什麽關係。謝謝!
郝強 回複 悄悄話 國之瑰寶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