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繁盛時期,也是我國菜肴發展的重要階段。其主要特點是:菜肴的烹飪方法明顯增多,製法更精,品種相當豐富,風味多種多樣,產生出大量的名菜佳肴。
公元七五五年冬天的一個夜半,杜甫從京城長安啟程,去蒲城縣(當時叫奉先縣)看 望妻子兒女,次日清晨經過驪山。其時朝綱不振,百姓饑寒,安祿山造反在即,而唐明皇卻正和楊貴妃姐妺們在華清池尋歡作樂。大詩人慷慨悲歌,寫下了著名的五 言詩《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婦孺皆知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出自這首長詩。也就在這首詩中,大詩人寫了駝蹄羹:
“暖客貂鼠裘,
悲管逐清瑟。
勸客駝蹄羹,
霜橙壓香桔。”
一千二百多年前關中的冬天,想來比現在要冷得多。那一日,寒風凜冽,百草凋零,杜甫的手指凍得僵硬,衣帶斷了都難以結好。(“歲暮百草零,疾風高崗裂”,“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唐王朝的風流天子正在溫泉勝地歡宴近臣。為取暖穿的是貂鼠裘,這當然是極貴重的衣物了。霜橙香桔,秦中不產,來自遙遠的南國,像荔枝一樣,自應是皇帝的仙果。而宴席上的大菜是什麽呢?駝蹄羹,杜甫隻點了這一味,看來實在是當時美味佳肴的突出代表,唐代宮廷享用的極品了。
駝蹄羹味道鮮美。主料是駝蹄。調料突出薑、蔥、胡椒。佐以香菇等清爽可口的菜蔬。汁濃如乳。入口清香,回味不盡。改革開放以來,陝西人宴請嘉賓,常常以此作為第一道菜,受到普遍好評。有位外國元首吃了,極為讚賞。後來還派了禮賓司的官員,帶著廚師,來西安拜師學藝。
現 在的駝蹄羹,是根據曆史資料,由西安市烹飪研究所和曲江春飯店的廚師研究仿製的。完全按照唐明皇在臨潼享用的那種做法炮製,已不可能,也可不必。而且,據 《唐長安辭典》稱:駝蹄羹的創始人是晉代的陳思王。又據《古今圖書集成》收《異物匯苑》句說:“陳思王製駝蹄為羹,一甌值千金,號為七寶羹”,未指出這個 “陳思王”是哪朝哪代的。曆史上有過一個“陳思王”,是曹魏的曹植。至於所謂製作過駝蹄羹的“陳思王”,若是封號,《晉書》無傳,若是名姓,《中國人名大 辭典》未錄,不知何許人也。他究竟怎樣炮製的駝蹄羹,更無從考證。況且現在吃駝蹄羹也不是唐代那樣稀罕,其價格比鮑魚便宜得多。“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 常百姓家”,遊客到西安飯莊去,便可點到這道先前是唐明皇吃過的大菜。並且很可能比先前更精美、更好吃。
那時的菜肴和現在一樣,分高、中、低三個檔次,高檔 為宮廷宴用菜,中檔為一般官吏日用菜,低檔為市民普遍用菜。高檔菜如韋巨源燒尾宴食單所列的58種菜肴,以及唐玄宗時奸相李林甫家所用甘露羹、唐懿宗同昌 公主所食“消靈炙”、唐玄宗請安祿山所食野豬、唐玄宗時虢國夫人家廚鄧連所製靈沙、武則天寵臣張易之嗜好的“鵝鴨炙”、安祿山向唐玄宗所獻鹿尾醬、唐文宗 時的宦官仇士良家所用“赤明香”、唐玄宗與楊貴妃在華清宮同食的駝蹄羹、唐武宗時宰相李德裕所用李公羹。中檔菜有隋代流傳下來的魚幹膾、咄嗟膾、渾羊歿 忽、金齏玉膾,以及白沙龍、炙、串脯、生羊膾、飛鸞膾、紅虯脯、湯丸、寒具、昆味、攛雙丞、葫蘆雞、黃金雞、族味、鯢魚炙、剔縷雞、羊臂、熱洛河、菊香 齏、蘆服、含鳳、石首含肚、清風飯、無心炙等。低檔菜是一些大眾食品,有千金圓、烏雌雞湯、黃耆羊肉、醋芹、雜糕、百歲羹、鴨腳羹、酉羹、杏酪、羊酪、黃 兒、黑兒、黃粱飯、青精飯、雕胡飯、庾家粽子、防風粥、神仙粥、麥飯、槐葉冷淘、鬆花餅、長生麵、麵繭、五福餅、消災餅、古樓子、齎字五色餅、玉尖麵、細 供沒忽羊羹等。這些食品的製作很有特色,充分反映了唐代飲食習俗的豐富多彩以及高超的烹飪製作水平。
駝蹄羹
韋巨源燒尾宴是唐代長安城內的一次宴會,所謂“燒尾宴”,指士人剛做官或做官得到升遷,為應付親朋同僚祝 賀,必須請一頓飯。其名稱來源有三說:一說虎變成人,尾巴難辦,必須燒掉其尾;二說新羊初入羊群,因受群羊觸犯而不安,要燒掉新羊的尾巴,它才能安靜下 來;三說魚躍龍門,有天火燒掉魚尾,魚即化為真龍。唐代之所以為宴席取名“燒尾”,意在象征前程遠大,官運亨通。此風習是在唐中宗景龍時期開始的。韋巨源 在景龍三年(公元709年)三月,官拜尚書令左仆射,在家設“燒尾”宴請唐中宗,肴饌豐美,世所罕見。宴會上的58道菜可以說是唐代市場上高檔菜的代表, 下麵略作介紹:光明蝦炙是用生蝦製成,具體辦法是用蝦仁擺成燈籠圖案;紅羅丁是用奶油與血塊製成的冷盤;巨勝奴是把蜜和羊油置入麵中,外沾黑芝麻油炸而 成;貴妃紅是精製的加味紅酥點心;吳興連帶是用生魚醃製的涼菜;甜雪是用蜜糖慢火燒炙太例麵,其味甜,狀如雪;玉露團是奶酥雕花;格食是羊肉、羊腸、羊內 髒纏豆苗製作;水煉犢是將牛犢肉用慢火煨熟,要將帶調料的水全部收幹;西江料是粉蒸豬肩胛肉屑;白龍是鱖魚絲;湯洛繡丸是肉末裹雞蛋花;同心生結脯是生肉 切成條後打成回文式結子,再風幹成肉脯蒸食;仙人臠是雞塊用乳汁調合而成;蔥醋雞是鮮蒸雞;鳳凰胎是雞腹中未生的雞蛋與魚白(魚胰髒)相拌快炒;五生盤是 羊、豬、牛、熊、鹿這五種動物肉細切成絲,生醃成膾,再拚製成花色冷盤;逡巡醬是魚片、羊肉塊炒;清涼碎是果子狸燒熟後冷卻,再冷切成盤;雪嬰兒是青蛙肉 裹豆粉下火鍋;金粟平是魚子醬夾餅;金銀夾花平截是蟹肉與蟹黃平鋪餅上,卷起後橫切成片;八仙盤是將烤鴨分成八樣形狀;分裝蒸臘熊是用冬季醃製的熊分裝容 器蒸熟;冷蟾是蛤蜊肉羹湯;卯羹是兔肉湯;小天酥是雞肉、鹿肉剁成碎粒後拌上米糝製成;鴨花湯餅是鴨湯加麵片;雙拌方破餅是角上有花的方形點心;禦黃王母 飯是肉、雞蛋、油脂調佐料的蓋澆飯;天花畢羅是有果脯的抓飯;升平炙是用羊舌配鹿舌拌食;乳釀魚是羊奶燒整條魚;遍地錦裝鱉是羊油、鴨蛋脂烹甲魚。韋巨源 燒尾食單上各道菜肴的具體製作過程尚難得知,不過,由此可見唐代市場上高檔菜的一斑。
唐玄宗時的奸相李林甫有一道佳肴“甘露羹”,是配製了何首烏、鹿血、鹿筋的湯,據說吃了後可以使人 的頭發由白轉黑。《杜陽雜記》載,同昌公主下嫁,唐懿宗賜給禦饌,其中有一道佳肴“消靈炙”,是用“一羊之肉,取之四兩,雖經暑毒,終不敗臭”。可見炙製 方法的高超和選料的考究。野豬是唐玄宗招待安祿山所用食品。具體製作是將野豬肉剔骨煮熟,晾幹切片,用粳米飯相拌,加茱萸子和食鹽調和,用泥封入壇中曬一 個月,蒸熟後用蒜、薑、醋調食。靈沙是虢國夫人的家廚鄧連發明的食品,是用吳興米蒸飯,再搗為糍巴,包進豆沙餡。鵝鴨炙是張易之所創的野蠻食法。《太平廣 記》裏有一段記載:武則天時,張易之與其弟張昌宗競相豪侈,用大鐵籠將鵝鴨置於其中,籠中生炭火,用銅盆盛醬醋等五味汁,鵝鴨被火烤得不停地來回走動,熱 得它們不得不飲盆裏的汁水,等到鵝鴨羽毛盡落,肉色變赤時即熟,其肉鮮嫩可口。赤明香是仇士良家所製牛、鹿肉脯,“輕薄、甘香、殷紅、浮脆”,頗有點今天 四川“火鞭子牛肉”的味道。駝蹄羹本是晉代陳思王所創,“甌值千金”是用駱駝蹄掌烹製的羹湯,唐玄宗常賜宴臣下的一道佳肴。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 字》詩曰:“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便是說唐玄宗與楊貴妃同在華清宮享用駝蹄羹。李公羹則是唐武宗時宰相李德裕創製的保健食品,用珍玉、寶珠、雄黃、 朱砂、海貝煎汁,每杯羹費錢三萬。唐代城市中高檔菜確非一般市民可以問津。
中檔菜肴的市場銷路相對要好。白沙龍是馮翊所產之羊,嫩肉爆炒。渾羊歿忽是從宮廷流傳到達官貴族家 的。其作法是將鵝洗淨,用五味調和好的肉、糯米飯裝入鵝腔,然後宰羊,剝皮,去內髒,再將子鵝裝入羊腹中,上火烤製,熟後取鵝食用。這道菜反映了當時烤炙 技術的發展水平。生羊膾是隋代傳下來的食法,是將生羊肉細切後加調料的醃製食品。隋代留下來的名菜還有魚幹膾,原產地在蘇州。《大業拾遺記》記載其製法 是:夏季在海上取四五尺長的?魚,去皮取精肉,切細絲曬幹,裝入瓷瓶密封而成。食用時,幹用水漬過,“散置盤上如新?無別,細切香柔葉鋪上,箸撥令調勻進 之。”以海魚作膾,這在菜譜中還是首次。紅虯脯是唐懿宗與同昌公主食物,虯是傳說中的天角龍,長須卷曲濃密,紅虯脯是將肉製成虯形,“虯健如紅絲,高一 丈,以箸抑之,無三數分,撤即複如狀”,說明這是一種彈性極強的食品。駝峰炙是居住在長安的將軍曲良翰所發明,肯定是烤炙駝峰,得到楊貴妃姐妹的偏愛。葫 蘆雞是唐玄宗時吏部尚書韋陟家的食法,將雞捆紮成葫蘆狀,烹出之雞香醇酥嫩,故稱葫蘆雞。熱洛河則是由於安祿山與哥舒翰不和,唐玄宗為調和二人關係,用鹿 血煎鹿腸製成“熱洛河”,令二人食用,希望二人親熱和睦。攛雙丞是市民抗爭強權的產物,武則天執政時,她手下周興、來俊臣是有名的酷吏,老百姓十分痛恨。 一劉姓廚師恨周興、來俊臣霸道,以豬肝、鴨珍下開水鍋,做了一道菜,以示“汆雙脆”,實為“攛雙丞”,因為周興時任尚書左丞,來俊臣實任禦史中丞。無心炙 是太常卿段成式發現的美食。某次他行獵郊外,食到村民所製豬肉,大加讚賞。回來後大肆推廣。由於是在無意中訪到的美食,所以命名為無心炙。
低檔菜算是大眾食品。千金圓是大醫藥學家孫思邈首創的食療用品,用黃豆芽製成丸子形狀,可供婦女懷 孕後期服用,以利於產時分娩。烏雌雞湯就是今天常說的烏雞湯,當選毛、肉、骨全呈黑色的雞為上品。黃耆羊肉是用中藥黃芪與羊肉共煮,專利於老弱病疲者提氣 補羸,升陽升胃。醋芹是將芹菜醃激成酸菜,調以五味而成。唐太宗時魏征喜食此菜,唐太宗在宮中宴請魏征,專賜醋芹一碗,以示恩寵。雜糕也是孫思邈建議的製 作法,即將豬肚、豬腸內填澱粉、肉末,配製花椒、茴香、肉桂等調味藥品。後來店主把孫思邈所贈藥葫蘆懸掛在店門口,雜糕也有了俗名,叫“葫蘆頭”。百歲羹 是薺菜湯,據說有益壽功效,所以人們都愛飲。鴨腳羹是葵菜湯,因為唐代人們把葵葉叫做“鴨腳”,故稱“鴨腳羹”。酉羹就是雞湯,從雞在十二生辰中的排位而 來。杏酪是杏仁霜,可算是一種大眾飲料。黃兒是以黃米粉團棗的蒸麵饃;黑兒是用蕎麥麵團棗蒸出來的麵饃;黃粱飯是糜子舂米製成的米飯;青精飯是用杜鵑花科 的灌木南燭枝葉,搗碎出汁後,用來浸泡大米,蒸熟後又曬幹,米便成了青色。道士們說這種飯是滋補養氣的,以至於人人搶食,使青精飯成為當時的常備食品。槐 葉冷陶是一種消暑食品,據《杜詩鏡銓》引張縉雲:“槐葉味涼苦。冷陶,已熟麵名,蓋以槐葉汁和麵為之。”又引王左仲雲:“蒸淘過熟,其貢消滅,故加餐愁其 易盡。”這說明它是一種麵食。
真花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