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中國古人用什麽吃東西?

(2015-03-21 12:19:32) 下一個

中國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講究飲食的國度,在華夏傳統文化領域裏,飲食文化占據 著顯著的地位。在古代社會,人們對“吃”亦十分講究。有人對《周禮》中官員所執掌的事務做過統計,帝王生活區域的服務人員,有60%是負責管理、提供飲食 的。崇尚飲食,必然講究飲食用具,古時常用的食器就有鼎、簋、鬲、盂、敦、盆、豆、鋪等十餘種,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位置。   

  古代食器種類很多,主要的有:

  簋 (gui):形似大碗,人們從甗 (yan)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

  簋(音鬼),自商代開始出現,延續到戰國時期。《周禮·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古籍中多寫作簋,而銅 器自銘則常為。青銅簋器物造型形式多樣,變化複雜,有圓體、方體,也有上圓下方者。早期的青銅簋跟陶簋一樣無耳,後來才出現雙耳、三耳或四耳簋。據《禮 記·玉藻》記載和考古發現而知,簋常以偶數出現,如四簋與五鼎相配,六簋與七鼎相配。

  簋,流行於商至春秋戰國時期。主要用於放置煮熟的飯食。簋的形製很多,變化較大。商代簋形體厚重,多為圓形,侈口,深腹,圈足,兩耳或無耳。器身多飾的獸麵紋,有的器耳做成獸麵狀。

  西周除原有式樣外,又出現了四耳簋、四足簋、圓身方座簋、三足簋等各種形式,部分簋上加蓋。商周時多數簋體形厚重,飾雲雷、乳釘等紋飾,少數為素麵或僅飾一二道弦紋。春秋時期,簋的銅胎變薄,花紋細碎,有的簋蓋鑄成蓮瓣形。

  戰國以後,簋極少見到。簋是商周時重要的禮器。宴享和祭祀時,以偶數與列鼎配合使用。史書記載,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中國古代之食器(圖)

 

  

簠 (fu):
是一種長方形的盛裝食物的器具,用途與簋相同,故有"簠簋對舉"的說法。

  皿:盛飯食的用具,兩邊有耳。

  鋪:銅器名。豆屬。其上為一平的直壁淺盤。鋪與豆的區別在於它沒有細長的把柄,在盤下連鑄一較寬的高圈足〖Puvessel〗   

  鋪,亦古器名,有公劉鋪,有天尹養鋪,形亦如簠,但簠方而鋪圓耳。——明·楊慎《丹鉛總錄》

  盂:盛飲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圓形之足。

  敦:在考古學 中念做dui4 ——青銅器名,古代用來盛放黍、稷、粱、稻等飯食的器皿,由鼎、簋的形製結合發展而成。就飪食器總體的發展變化而言,與鼎中盛肉食相配套的盛飯食的器物, 西周是簋,春秋是敦,戰國以後則是盒。《禮·名堂位》載:“有虞氏之兩敦。”說明其很早就已經從盛儲器演變成為禮器。產生於春秋中期,盛行於春秋晚期到戰 國晚期,秦代以後漸趨消失。

  鬲(lì):古肉食器。鍾鼎文有“臣十家鬲百人”,鬲義同庶,為家中燒鍋煮飯的奴仆。

  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謂鬲也。——宋·沈括《夢溪筆談》 

  銅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時代已有的陶鬲製成的。其形狀一般為侈口(口沿外傾),有三個中空 的足,便於炊煮加熱。     銅鬲流行於商代至春秋時期。商代前期的鬲多無耳,後期口沿上一般兩個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為高領,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後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數為折 沿折足弧襠,無耳;有的在腹部飾以觚棱。   

  西周時還有方鬲,體為長方形,下部有門可以開合,由門內放入木炭。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門前還表現出刖刑奴隸守門的形象。

  盆盂:均為盛物之器。案,又稱食案,是進食用的托盤,形體不大,有四足或三足,足很矮,古人進食時常"舉案齊眉",以示敬意。

  古人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於俎上,然後用刀割著吃。

  匕:是長柄湯匙;俎:是長方形砧板,兩端有足支地。古人常以刀匕、刀俎並舉,並以"俎上肉"比喻受人欺淩、任人宰割的境遇。《鴻門宴》中有這麽一句:"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 "說的就是這種境遇。

  箸:夾食的用具,與"住"諧音,含有停步之意,因避諱故取反義為"快",又因以竹製成,故加個"竹"字頭為"筷",沿用至今。

  以上食器的質料均可選用竹、木、陶、青銅等。一般百姓大多用竹、木、陶製成,貴族的食器則以青銅居多。古代統治者所用的筷子,有的用金、銀或象牙製成。

 豆:像高腳盤,本用來盛黍稷,供祭祀用,後漸漸用來盛肉醬與肉羹了。

  作為盛食器,鼎用來置放肉類,簋用來置放穀類,豆雖然沒有鼎、簋那麽顯赫,卻也是席麵上必不可少的盛食器,而且使用更加普遍。豆通常成偶數組合,專用於盛置各種輔助性菜肴或醃菜、肉醬之類。由於這類食品名目甚雜,故貴族們宴飲時用豆數量非常多。《周禮》載:“凡諸侯之禮,上公豆四十,侯伯豆三十有二,子男豆二十有四。”《禮記·禮器》所言數量略少些:“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詩經》中有大量描寫貴族宴飲場麵的詩篇,大都提到豆的使用。如《小雅·賓之初筵》:“賓之初筵,左右秩秩。籩豆有楚。”籩為竹器,專用於盛放幹果;秩、楚,形容眾多食器陳列有序。《小雅·楚茨》言“為豆孔庶”,《大雅·既醉》言“籩豆靜嘉”,《韓奕》言“籩豆有且”,《生民》言“卯盛於豆”,都稱豆器眾多,菜肴豐美,可見豆在席麵上是何等重要。

(唐三彩豆)

  豆是先秦燕趙使用數量最多的盛食器,按理說在出土的青銅禮器中應占很大比重,但事實上出土和傳世的青銅豆卻為數 甚少,遠不能和鼎、簋等食器相比。學者們解釋說,這可能是因為豆大部分是陶質或漆木製品,易碎易朽不能長期保存的緣故。除此之外,恐怕也與當時人們對禮器 係列主次關係的認識有關。豆雖然用量大,但其盛陳的畢竟是配樣的佐菜,僅起調劑口味的作用,不能與鼎、簋等放置主食的器物同位,故在隨葬的禮器組合係列 中,常常被省略,這可能也是青銅豆出土較少的一個原因。

  不過,豆器多為陶製,商、周青銅豆是對陶豆的仿製,隻是由於豆的使用量太大,難以都用青 銅製作。新石器時代陶豆即已存在,對原始社會的人們來說,陶豆隻是一種盛食器而已,放置什麽食物都可以,沒有那麽多講究,故豆盤大都深腹,呈盆缽狀。後來 貴族階層專用豆陳放佐餐的雜肴,重在品類之多,而不在容量之大,故豆盤變小變淺,出現中柄並且不斷加高,有的器上加蓋。漢字中的“豆”即為一足、柄、盤、 蓋俱全的象形字。例如出土於蘭州市小坪子村的馬家窯文化彩陶豆,高16.4厘米,口徑24厘米,底徑15厘米。廣口,折唇,豆盤深腹下收,圜底,無柄,喇 叭形圈足。足根周邊為花卉狀弧齒,腹部兩側有扁條式小圓耳。通體繪黑彩,腹外口沿處飾寬條弦紋,腹中部飾水波紋,腹下部與圈足各飾兩周寬條弦紋。腹內沿下 一周粗弦紋,內壁繪由粗弧旋帶組成,中心為正圓的卷浪紋。馬家窯文化彩陶是我國彩陶藝術的顛峰,不僅以構圖紛繁、彩繪亮麗而名炫於世,更因善用內彩而冠絕 一時。馬家窯文化彩陶紋樣中最受稱道的是其水波紋、漩渦紋和卷浪紋。先民們把對河水的長期觀察和感受,升華為一種造型靈感,用洗練明快的筆觸,將流水的各 種動態美凝聚於交聯不斷的圖案中,給觀賞者以極大的視覺享受。此豆陶質地細膩,兼用水波紋和卷浪紋,內外彩和諧相配,線條鮮明流暢,花滿而不濫,紋粗而不 俗,為馬家窯文化彩陶中的精品。此豆為國家一級文物,現珍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minren 回複 悄悄話 樓下的,筷是近代字,以前中古閩人,越人,倭人都用箸=筷,
或者是箸雙= 筷子。
Diana-Sun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介紹。這篇文章很及時,省了我查字典的時間。
這個豆蠻有意思的,我家也有個類似的瓷器(不是古董),現在知道名字了,看來老外也抄中國人的
國公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飯盛男' 的評論 : 答案是肯定的。就是現在很多人也是用手進食的。而且用手進食的時候,會感覺味道好一些。有句歌詞‘香噴噴的手抓飯’。一定用右手。
飯盛男 回複 悄悄話 食指大動、是不是有筷之前是用手進食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