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去此弗甚遙,宣成雅具時猶見。寒芒秀采總稱珍,就中雞缸最為冠。牡丹麗日春風和,牝雞逐隊雄雞絢。金尾鐵距首昂藏,怒勢如聽賈昌喚。良工物態肖無遺,趨華風氣隨時變,我獨警心在齊詩,不敢耽安興以晏。”
從這首清代乾隆丙午禦題仿古雞缸杯詩中,可以知道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在成化以後二百多年的清代乾隆時期還能依稀見到,並被尊為成化製瓷中的最成功之作,乾隆皇帝不僅讓當時的景德鎮禦窯仿製,還題詩作誌。
“鬥彩”瓷器,創燒於明代成化時期,在景德鎮禦窯燒製的雪白的瓷器胎體上,用成化時期特有的釉下淡雅的青花作輪廓線,再以豔麗的紅、綠、黃、紫等諸色填在釉上,入窯經低溫二次燒成,姹紫嫣紅、交相輝映。
有史書上說,成化皇帝熱衷書畫,有一次他欣賞宋代人畫的《子母雞圖》,看到母雞帶著幾隻小雞覓食的溫馨場景,非常有感觸,就在這幅畫上題了一首七 言詩,表達了母雞對小雞的嗬護之情。也許正因為如此,成化皇帝萌發了要做成化鬥彩雞缸杯的心願。另有學者分析說,畫雞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成化元年是雞年; 再一個就是“雞”和“吉祥”的“吉”諧音。
最早載有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價值的明代萬曆《神宗實錄》中寫道:“神宗時尚食,禦前有成化彩雞缸杯一雙,值錢十萬。”另據明代萬曆沈德符《野獲 編》中稱:“成窯酒杯,每對至博銀百金。”其中十萬之值與白銀百金相近,“值錢十萬”應指雞缸杯的價值等於當時流通用的銅製十萬枚製錢,“十萬”是形容多 的虛數。
1999年4月在香.港的蘇富比舉辦的華夏文物藝術品拍賣會上,一件保存品相完好的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拍出了2917萬元港幣的天價,成為當時我國古代瓷器在拍賣市場上的成交最高記錄。
而最近的一次拍賣上,玫茵堂珍藏明成化鬥彩雞缸杯在香.港蘇富比重要華夏瓷器及工藝品春拍上,以2.8124億港元成交價刷新我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
雞缸杯,即飾字母雞圖案的盛酒小杯,環繪有公雞偕母雞領幼雛覓食。千百年來享有盛名,上至宮廷,下至民間。無不趨之若鶩,誠我國瓷器收藏家夢寐以求之 品。成化一朝,瓷作質佳量寡,精益求精。雞缸杯色彩繽紛鮮明,撫之柔潤如玉,繪畫率真可人。堪稱神品。此雞缸杯乃私人我國禦瓷收藏翹楚玫茵堂寶蓄,且早於 五十年代已為海外藏家珍存,來源有序,更是難得。
成化瓷品,胎薄釉潤,嬌巧玲瓏,青花色淡平實。用筆柔和,與前期相較,前強勁,後柔麗,各具風韻。而以青花描繪輪廓,和諧套配各種釉上色彩,即所謂“鬥彩”。杯口微侈,壁矮。以雞為主題紋飾,故名雞杯,又其狀似缸,稱雞缸杯。
雞缸杯紋飾彩繪於外壁,有雞紋二組,以奇石花卉間隔。一組公雞在前。昂首護衛,母雞在後低頭覓食,三仔雞圍繞在旁,歡呼展翅。另一 組亦采二老三少組合。母雞振翅低頭,正奮力與獵物搏鬥,前立一小雞為母加油,並作充分準備,隨時可加入戰陣。也許母雞振翅奮戰,驚動了在前護衛的公雞,驀 然回首,關愛之情不言可喻;另二仔雞則嬉戲於花叢下,怡然自得。釉上色彩有紅、黃、褐、綠等,淺染深描,或是二色重疊,搭配巧妙,架構了一幅活潑生動、祥 和歡樂的天倫圖。
然而,由於雞缸杯的名貴,贗品橫行於市,造假現象極為猖獗,這使很多尋寶者駐足不前,可謂是“亂花漸欲迷人眼”。很多人曾聽過許多“成化”癡迷者,為買雞缸杯散盡家財的故事。
明成化年間,我國的製瓷業達到了空前的高峰,而成化的鬥彩則是我國彩瓷製造的頂點,雞缸杯之所以引來大量的贗品仿造,正是由於它的稀有和名貴。
目前古玩市場上的仿製品主要分為兩種。其一是企業刻意的批量生產,其著眼點不在造假,而是利用雞缸杯影響力的“品牌效應”,將我國古代的元素使用 在現代的產品中,製作出精美、實用的現代瓷器產品。其二則是一種惡意的造假行為,很多造假者將市場上批量生產的雞缸杯產品買回,利用粗陋的手段將其做舊。
由於沒有高科技的造假手段,這種仿製品其實是很容易識別的,但由於這種“雞缸杯”價位較為低廉,再加之販賣者編造的離奇、亂真的故事,使很多“淘寶者”抱著一種“搏”的心態上當受騙,心甘情願地買了假貨。
成化鬥彩的款識,確實是有其獨到之處的。
成化鬥彩,這裏先不說天字罐,那比較特殊,從現在世界各大博物館藏品來看,都是大明成化年製款。所以凡是成化年造、成化年製等著類款要門是民窯, 要門是後仿品,可以肯定排除是當時官窯。大明成化年製,基本都是青花書寫,三行六字,就一種風格,幾乎無例外,杯子等不好寫款的寫成一行。
另外有一點,成化鬥彩的大明成化年製六字款,在明清幾百年陶瓷款中,其風格顯得十分怪異,不知道是什麽原因。它這種書法風格,說野又不野,說正統 又不十分正統,反正有點怪怪的感覺,但又還蠻有味,學書法的人都很難學,幾乎摸不著門。康雍乾三朝,仿成化的釉色水平最高,但在款識這項上,一下就露了 餡,不是他們不想寫成原樣,實在是太難學了。現代高仿,通過電腦描摹能不能達到原樣,我估計還是有差別,畢竟描摩和書寫在氣韻上還是不同的。
要想真正區別成化鬥彩的真偽,應首先了解成化一朝的典型造型,及大概尺寸,悉心領會其外形神韻,成化器小件為主。器型比較簡單,如鬥彩花鳥高足杯,雞缸杯,高士杯,三秋杯,葡紋杯,天字罐等。都是成化經典之作,大器不多。
成化鬥彩仿器各朝都有,但其尺寸不是大就是小,器型不協調,外雞線條生硬,不如真品柔美。
要想仿製。那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實鑒定成化鬥彩是有幾個訣竅的。”
“這其一,成化鬥彩真品胎質細膩純淨,胎體輕薄,迎光透亮,呈牙白或泛肉紅色,然仿品迎光顯純白,胎體較真品厚。”
“其二,成化鬥彩青花用料為‘平等青’,青花發色淡雅,沉靜,色彩柔和,釉質肥厚光潤有玉質感,成化早期青花用料還有蘇料,故發色較濃。接近宣德晚期,但數量不多,現代仿品在青花呈色上比成化真品深,而且漂浮,沒有光澤。
“其三,成化鬥彩線條纖細,圓潤。淡雅而優美,而且色彩豔麗明快,各有特色,鬥彩中紅色雖深豔但色層淡薄,綠色微閃黃,紫色更具時代特征。色厚但無光澤,尤其姹紫至今難仿。”
“其四,成化鬥彩紋飾簡潔,常用團花,團鳥,團蝶,寶相花。圖案對稱,規矩,連續的裝飾手法表現在杯,盤,盞以及天字罐上,現代仿品鋪天蓋地,但呈色效果差,畫法呆板不流暢。造型及釉麵如脂似玉的效果無法達到成化水平。”
“其五,成化器的青花線及雙邊線很規整,緊靠足底部,有的高足杯上有一深一淺二條青花線,而緊靠足跟無釉處的那根青花線色較深,而上麵一根比較淺,這也是真成化特征之一。但需結合全麵才能斷定。”
“其六,成化瓷款識,筆法蒼勁有力,中鋒運筆。錯落有致,字體圓潤流暢,排列不太整齊,有它的特征。然曆朝仿品雖也書寫成化款,明後期及清三代凡 仿成化之款多少帶有本朝書寫特點,有的款因臨摹,筆劃不流暢,有停頓之痕跡不自然。現代仿品運用電腦打款,粗看很象,但沒筆捺,起落筆均為一直線,仔細觀 察就會發現。”
歸納前人的記載,文獻中評論的成化鬥彩酒杯,其品種有:秋千仕女;嬰戲;高士;龍舟;仕女;葡萄;各種花草;花鳥、花蝶;雲龍。”
“而前人對其評價最高的是繪葡萄紋的高足杯,認為其造型秀美,色彩淡雅,畫工精細。‘雞缸為最’之說,是朱琰的一家之說,但因其書學術上頗有價 值。且發行量較大,故而後人多沿其說。根據現在傳世文物分析,秋千仕女、仕女、龍舟三種未見有完整的器物傳世,已發表的成化禦窯廠的發掘報告,也未見到相 關的文物資料。嬰戲、高士、雞缸杯、葡萄紋及各種花草者,主要藏於帝都和寶島的故宮博物院中,其繪人物者。稚拙可愛,繪花草者,工整細膩。綜合評其藝術價 值,繪葡萄紋的高足杯確實造型秀美,超過前朝,且彩繪工整細膩。在成化鬥彩酒杯中獨領。”
“為什麽要說這些呢,那主要是因為成化朝最大成就是創造性地生產出了一種新的彩瓷--鬥彩。成化雞缸杯則是成化鬥彩瓷器中的典型代表用。現代的 話來講,成化鬥彩雞杠杯是成化禦窯廠的拳頭產品。無論是其胎,釉,畫功,器形都達到極高水平。成化雞缸杯在當時的產量還是相當可觀的,其不僅是作為皇家禦 用瓷器,而且還有相當數量的雞缸杯通過某種渠道流入民間,受到民間收藏者的熱捧。
但是傳世明成化鬥彩雞缸杯並不多,總數不會超過20件。其中大部分為世界各大博物館所收藏,少數為著名私人所有。寶島國立故宮博物院是收藏大戶,其共收藏有成化鬥彩雞缸杯11件。”
當年,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為了讓《泰坦尼克號》達到逼真的效果,下令將3000套底部忘記印上madeinchina標記的道具碟子全部銷毀,勒令道 具師們重新返工,直到道具做得完全還原成當時的物件為止。幾年後的今天。《人》劇導演陳燕民要和卡梅隆叫板,電視劇裏用的道具絕大部分是古玩真品,其中最 珍貴的三件分別是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釉裏紅大瓶、藍釉花插。隻這三件寶物的總價值就高達一億元人民幣。據古玩主人王先生透露,價值最高的雞缸杯是明代成 化年間製作的。是明代官窯的代表作品,釉裏紅大瓶則是中國瓷器首次燒出了紅色,溫度必須控製在900℃左右,否則就會變形變色,藍釉花插是宣德年間的精 品。
關於‘古玩性心髒病’,還流傳著一件趣事。扮演古玩店老板的葛老爺子曾與最珍貴的成化鬥彩雞缸杯有一場‘對手戲’,當時葛老爺子還不知道這個隻有2 寸高的小杯子是價值連城的真古董,拿在手裏翻來覆去地研究:‘這個小杯子能值多少錢呀?’曾真正玩過古玩的李成儒一本正經地告訴他:‘葛老師,這杯子的拍 賣價是3000萬元人民幣。’葛老爺子當時手就一哆嗦,趕緊把杯子放在桌子上。據說這條戲過了之後,老爺子背地裏連吃了好幾顆速效救心丸。”
仿品雞缸杯
“這東西在在設色方麵非常講究,顏色品種有紅、黃、綠、紫及過度色,但沒有黑彩。彩色透明鮮亮,具有明顯的時代感,每中彩色又各有千秋。如黃彩則變化多 端,有嬌黃、鵝黃等十分淡雅,嬌嫩透明;杏黃色中微微閃紅,蜜蠟黃稍微透亮,薑黃則色濃光弱;綠彩似湖水一樣綠,清澈透明,而鬆綠則色濃閃青;紫色大多如 熟葡萄,發色紫黑,或為嫩茄皮的感覺,特殊者為濃黑紫色,似一層烏暗的金屬氧化皮,泛出五光十色的光暈。而成化鬥彩的彩料品種豐富華貴,幾乎每件器物上都 能見到紅、綠、黃三色,一改傳統青花呈色單調的格局。如果不是小張說這東西是現代仿品,打死我也不信啊!”馬雍一邊看著,一邊評價道。
這十盞仿品雞缸杯胎質和釉色十分講究,胎質輕薄、潔白細膩,釉色肥厚,光潔明亮,圓潤、柔和,白釉中微閃牙黃,完美地烘托 出各種色彩的豔麗和動感。感覺就像極品的羊脂玉一樣溫潤舒服、柔和瑩潤,表裏如一!這一點也與成華鬥彩非常相符啊,成化鬥彩的胎釉陶煉得極其精細,胎土幾 乎不含任何雜質,胎釉非常光潤。這種胎釉特質的形成,是由於成化瓷中的鐵、鈣含量低所致。
它的胎骨迎光觀看有的呈肉紅色或牙白色,胎釉器物內外一致,有的在器物的邊角積釉處會呈現淡淡的湖水緑。這是極為難得的,形成成化鬥彩這種高品質的關鍵是當時皇室對這種鬥彩瓷器的高定位,因而才會產生出創意新、材料精、工藝絕、器型妙、品相好、數量少的千古絕品。“另外說起來,成化鬥彩都是官窯,件件有款。款識有兩種。一是‘大明成化年製’六字款,六字呈雙行排列,款外都帶邊框,有的圍一雙圈,二是一雙方框。這種 始終如一、稚嫩略顯笨拙的年款,不可能出自書法名家之手,也不是一般禦窯工匠敢於書寫。那麽在成化帝如此看重的精巧神品瓷器上能留下手筆的會是誰呢﹖據珠 山禦窯遺址成化斷層遺存物考證,‘成化年製’款在成化四年就已定型,且一直未變,因此‘極可能出自少年成化皇帝之手’,這一推論,也印證了成化帝對成化瓷 的研製、設計、燒造自始至終都親自幹預。
“采用不同礦料配比,提煉出多種多樣的彩料,是成化時期製瓷工匠對我國陶瓷藝術的巨大貢獻。已故陶瓷藏家孫瀛洲先生在談到成化色彩特征時曾說:‘鮮紅豔如 血,杏黃閃微紅。水綠、葉子綠、山子綠等皆透明。差(姹)紫色濃而無光。孔雀藍色沉,孔雀綠淺翠透明。赭紫色暗,葡萄紫色如熟葡萄而透明。油紅色重豔而有 光。薑黃色濃光弱’。可謂五彩繽紛,美不勝收。成化鬥彩在彩色使用上也非常靈活,根據器物的紋飾和風格,或用一兩種、或選三四種,或用五六種。用三四種彩 繪的較多,用一兩種或五六種彩繪的較少。無論選用幾種,都設色恰當,素雅鮮麗,清新可人。
這些彩料都是古人精選的特殊礦粉,提煉成本比黃金還貴,因提煉的成功率極低。官窯窯場隻能按器物需求登記申請,使用時更是點滴省用。絲毫不敢浪 費。成化鬥彩的成功為後代的彩瓷發展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礎,可以這樣講。若無成化豐富的色彩,便不會有後來嘉、萬、康熙的五彩和雍正粉彩的成就。
在成化鬥彩中還有幾種比較特殊的色彩,如一種叫‘姹紫’的彩料,也有寫成‘差紫’,呈褐色。這種彩料前無古人,現無來者,是空前絕後的一種彩,隻 在成化年間出現過,是成化的典型特征。它的特點是彩厚。色如赤鐵,表麵幹澀無光,像膠泥的感覺。再如紅彩也很特殊,稱為油紅,鮮豔耀目,多在紋飾中點綴出 星點或花朵,它比明晚至清早期的棗皮紅更鮮、更紅,彩表麵還有一層紫光,是年代久遠形成的一種光暈。這種紅料也是成化鬥彩的重要標枳之一,後仿者難以及 比。
雞缸杯杯口徑8.2cm,底徑3.85cm,物高3.8cm,造型為侈口,唇沿薄,臥足,薄胎潔白精細,白釉泛青,瑩潤致密無棕眼,器裏光素,外壁繪山石 牡丹子母雞,底足青花書‘大明成化年製’雙行六字楷書銘款外加雙框。器足和底心都有碎開片,整體精巧秀雋,從上到下以一定弧度緩慢內收,不爭誇張而求內 斂,線型宛轉流暢,工匠製作時別具匠心使其更具實用性。口沿的設計為侈口,飲用甚為方便。裝飾方麵,外壁安排一幅清秀妍雅的山石牡丹和躍躍欲動的子母雞, 小雞都作展翅歡騰愉悅之態,兩隻公雞一隻呈鳴啼狀,一隻回頭張望母雞覓食,整組畫麵生動活潑。”
“如果用後仿者雞缸杯與故宮傳世品比較,發現在式樣排列上基本一致。兩邊都繪公雞、母雞和三隻小雞及一隻小蟲。然而細觀之,我們就會發現公雞的 尾部略上翹,而且小雞體形清健秀雋,尾巴也上翹,與眾多傳世品有所不同。故宮所藏雞缸杯,其畫公雞尾巴下垂,小雞體態肥碩,尾部圓實成半球狀,尾尖不很明 顯,脊背比較平直。而這十一盞雞缸杯上的小雞背部線條宛轉適度,山石畫得較為高峻且有濃淡層次,牡丹花葉比較緊湊。故宮傳世品的石頭卻寬矮,牡丹花葉疏密 有致,排列更為美觀。”
此件殘器青花色澤濃翠華,山石濃淡層次明顯用小筆頭渾水著色,線條相對較粗,釉麵比較清潤,山石牡丹布局也較 緊湊,胎體稍厚。故宮所藏則整體布局適度,小雞渾圓可愛,釉麵柔潤溫和泛雅黃色,玉質感極強,胎薄且潔白細膩,青花淡雅線條纖細。說明製瓷業在當時已相當 成熟發達,這與《成窯遺珍》所華述成化窯第三期特征相同,應屬成化後期製品(成化十七至二十三年)。清唐英《陶治圖編次.圓器中物修模》:‘圓器之造,每 一式款中博動經千百,不模範式款斷難畫一。……凡一器之模,非修數次,其尺寸式款燒出時定不能吻合。此行工匠務熟諳窯火、泥性方能計算加減以成模範。景德 鎮群推名手不過三兩人。’”
“由此可知杯、碗、碟等圓器,在製作之前都須按圖樣做出範模,以求大小統一,方便繪畫。那麽,由此大家可以看出,圓器在同一時間同一種類的官窯瓷器中,尺寸樣式應相同。我也曾做過這種“圓器”研究,事實也相同,小件器尺寸不會相差±2mm。
在日新月異,資迅發達。高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鑒定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同時也對鑒定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鑒定家不僅要看得多、摸得多,還要有豐物華富的曆 史知識、考古知識、社會經驗。同時對工藝有一個全麵的了解和研究,才能更準確的進行瓷器的斷代和真偽鑒定。鑒定瓷器時都免不了看胎、釉、色料及其反應的微 觀特征,而這些細微的地方就是每時期因工藝的細微變化所造成的,現在也就成了鑒定真偽和斷代的重要手段。所以深入的進行工藝研究對鑒定學有著不可替代的重 要意義。”
“具體言之,工藝包括很廣,如胎土的選用和淘洗,釉料的選用,繪畫技法,上釉方法,圈足處理,墊燒材料華物,裝燒方法,工具的使用。燒窯的氣氛 等。這些工藝在每個時期都會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審美的不同,不斷產生變化,從而打上明確的時代烙印,也是仿造者往往很難跨越的曆史和文化界障。”
“拿燒窯氣氛來說就難以人為控製,其優劣往往反應在釉和青花料上,所以鑒定時非常重視看釉麵的特征。的確,釉麵不僅隻反應光澤,溫潤,其 特征,包括致密度,桔皮紋,針孔等,無不是燒窯中細微變化的體現。鬥彩雞缸杯自成化創此品種以來便因其名貴而很自然的成為人們爭相仿造的對象,曆朝曆代仿 造者層出不窮,特別是雍正、乾隆時期的仿品簡直使人難辨真偽。今天鬥彩雞缸杯更因其可觀的經濟價值,仿造者仍不乏其人。”
“由於現代科技的高度發展,現代所仿更達到一種以假亂真的水平。其在尺寸、色料、紋飾上都與真品相仿。然而,仿品就是仿品,在真正的鑒定家眼中都 會原形顯露的。現今所仿的雞缸杯在外觀、尺寸上雖然相同,但對器型的侈口和往下漸收的曲線弧度的把握是相形華絀的;胎質雖白而細膩,但迎光泛紅或微閃黃的 微觀現象,仿品是不可能顯現的;青花款識周圍的雙框線條所呈現的自然的濃淡筆韻也是仿品不可能企及的。在鑒定中,上述所舉的每種微觀現象就好比現在所開展 科技鑒定中用的微量元素,所以說鑒定學並不虛無飄渺、全憑感覺、全憑經驗的,而是有其客觀的標準。是完全靠得住的,是與科學完全相融通的。”
“現代景德鎮的鬥彩仿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極少數能夠仿品出較高水平的鬥彩瓷。二是非常低俗的鬥彩瓷。”
“其中仿製較好的不僅有成化鬥彩,而且康熙鬥彩、乾隆鬥彩等著名品種也同樣仿製得很好。這些仿品由於使用高科技。精心製作,精心彩繪,仔細落款, 至於小碗、小杯、小盤等器物更是仿得精致。或按實物描摩,或按圖錄繪製,更講究的像明清官窯那樣‘款銘書記歸落款之工’。‘畫者,學畫而不染;染者,學染 不學畫,所以一其手,不分其心也’。內部流程清晰、分工細致,每人專心一道工序。這些仿品雖然精細,但結合胎釉、彩繪仍可看出是現代仿品。主要是釉麵一沒 有包漿、二沒有古韻之味及歲月痕跡,三是白中閃青釉麵的釉料是配出來的,而不是曆史形成的,因而生硬不溫潤;四是彩料的顏色與成化鬥彩本年的顏色相差甚 遠,這四條是鑒定現代仿品最直觀、最有效的方法。”
“另外說到仿品的價值。嘉靖,萬曆仿成化鬥彩,有的水平十分接近,隻是在彩料及款識上有所區別,其價雖不及成化鬥彩高,但仍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經濟價值,一般也要幾十萬,近百萬元人民幣。”
“清三代仿成化器,特別是康熙、雍正朝的做工精細,仿得比較到位,雖是仿品,但也是精細之作,也具有很高的收藏與經濟價值,其價位也在幾十萬至百 萬以上人民幣,而且很少麵世。2006年12月13日,一隻清雍正鬥彩雞缸杯在夏州心和秋季古玩藝術品拍賣會上以150萬成交。”
“近代仿品鋪天蓋地,但好的仿品也有一定的收藏價值,目前能值幾千甚至上萬元左右。工藝粗糙,畫工一般,隻值幾十元到近百元,沒有收藏價值。”
“說到正確的收藏方法。鑒於成化鬥彩的名貴與奇缺,從成化朝傳世下來的鬥彩是鳳毛麟角。從目前市場來看,能夠收藏到真正成化本年鬥彩瓷器的概率幾乎為零。各朝代傳世的仿品也極少,即便有也是天價。”
“瓷器真偽鑒定的核心是:‘知真才能辯假’。沒有上過真品手的初學者,光憑書本上的知識就判斷真假,是不可能的更是對自己的不負責,當然了,張老 弟是個例外啊,這樣的天才專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所以我覺得真正打算收藏成化鬥彩的人,千萬不要貿然下手,還是要多去博物館看看真品的是什麽樣的, 多研究研究,如果能夠通過自己的關係找到真品來摸一摸,上手查看一下,那就更好了。”
“近幾年為什麽會有那麽多的成化鬥彩瓷呢?主要是成化鬥彩的名氣大、價值高,而真正懂成化瓷的人又很少,對那些功底不深的瓷器愛好者好騙,作假者 容易得手。因此,收藏成化瓷器一定要理性,要找真正的專家或業內人士幫忙,認真向他們學習鑒定古代陶瓷的精髓,千萬不要聽故事,市場上凡是遇到低價出售的 成化瓷基本上都是假的,掏寶撿漏得到一件成化鬥彩的時代早已經不存在了,請收藏愛好者在收藏過程中千萬要小心,否則就要付出不必要的‘學費’。”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