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蕭何月下追韓信青花梅瓶

(2014-12-31 18:11:02) 下一個

這梅瓶底部到瓶側居然有幾道很明顯的裂痕,瓶口上也缺了一個豁口,雖然補上了,用的也是原來的碎片,可是終究不是完好無損的,不太懂瓷器的人,大概都是不會賣這種爛貨的。這個梅瓶,裝飾不多不少。正好是九層,這比較符合元青花的特點。

    元代有數字崇拜。成吉思汗起兵時樹9麵旗,任命9名大將。他警告下屬們:“將來不要犯9種錯誤”,所以元青花也經常會有九層裝飾,這是判斷的最基本的特點,當然了,高仿肯定能做到這一點的,所以不足為據。這梅瓶上的圖案,居然是有故事的圖案,如果沒有認錯的話,這應該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繪圖精美,造型獨特,尤其是月色之下,將蕭何臉上那種焦急而又期待的表情描繪得淋漓盡致。

    這本是晚上的故事,所以對於構圖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周圍景色的描繪也必須得恰到好處,不然就體現不出月色的意境了,便失了水準。

    可是這個梅瓶上的繪圖,竟然做到了恰到好處。令人拍手叫絕的程度。與那鬼穀下山大罐一樣,整個青花紋飾呈色濃豔,畫麵飽滿,疏密有致。主次分明,渾然一體。人物刻畫流暢自然,神韻十足。山石皴染酣暢淋漓,筆筆精到。十分完美!

    此件梅瓶通體繪有各種青花紋飾,雖然紋飾層次多樣。但上下飾的西番蓮、雜寶、變形蓮瓣紋、垂珠紋等都很好地為蕭何月下追韓信這個主體紋飾服務了,從而使得整個器物渾然一體而主題鮮明突出。

    這件瓷器的畫麵被放在了梅瓶的腹部,占據著主要的位置,整件器物造型端莊、穩重,胎質潔白致密,青花發色蒼翠濃豔,而瓶中所繪人物的生動神情尤其精彩:蕭何策馬狂奔時的焦慮、韓信河邊觀望的躊躇不定、老艄公持漿而立的期待,都被表現的淋漓盡。

    而空白處則襯以蒼鬆、梅竹、山石,顯得錯落有致。梅瓶不僅紋飾宜人漂亮,而且白釉潔淨潤澤,青花用料濃淡相宜,發色明麗,富有層次感,加之遒勁的拓抹繪瓷筆法,使畫麵有丹青之妙,周身散發著美器的光澤。堪稱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絕品佳作。 該文物為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見珍品,有著極為獨特的青花紋飾,體現了極高的燒製水平。梅瓶是明代高等級墓葬隨葬品,有鎮墓辟邪的作用。除了是地位的象征外,也有風水上的考慮,非王侯要臣,不得“享用”這種隨葬品。

    這件瓷器於1959年出土於石頭城觀音山明朝開國功臣沐英墓。此梅瓶高44.1厘米,底部直徑為13厘米,而口徑僅為5.5厘米。小口、豐肩、斜 腹、斂脛、平底,造型優美,線條圓潤、流暢,雍容華貴,給人以凝重的美感。肩腹部刻有“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瓷瓶上所繪的青花紋飾層次多樣,非常之獨 特。

    它到底有多珍貴?據介紹,元代“青花”存世稀少,國內隻有100餘件,價值難以估量。2005年,“鬼穀下山圖”瓷罐拍出了萬英鎊的天價。而“蕭 何月下追韓信”,瓷胎質地、青花發色,都更勝一籌,且所繪人物情節逼真傳神。而且像這樣的青花梅瓶全世界隻有三件,另兩件已流傳到國外,而且尺寸比這件 小,釉色、紋飾也不及這件精美。 這個梅瓶的大小與石頭城博物館的那一件幾乎一模一樣,難怪大多數人都會把它當作仿品來看待了,根本就是滿不在乎,畢竟石頭城博物館的那個梅瓶,經曆可是非常複雜的,比“鬼穀子下山大罐”的經曆複雜得多。

    1950年,沐英墓被盜,這件青花梅瓶就是被盜文物之一。並很快被賣了。據當年資深文物專家王引先生介紹,當時,有人在新街口附近,抱著個大瓷瓶 子兜售。剛巧,這一幕讓當時開古玩店的收藏家、解.放後在石頭城文物公司工作的陳新民看到了。陳新民一見。便認出這是一隻梅瓶,知道這東西不簡單。

    陳新民心中竊喜。

    當時,他就判斷這是元代的瓷器,便問那人從哪裏得來的,要多少錢。那人看到陳新民認貨,便開始講價。寶物求之不得。稍縱即逝。陳新民最後花五根金條買了下來,當然,也有一種說法是花了十根金條,其實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東西就到了他的手裏。

    後經文物專家鑒定。這隻梅瓶是一級國寶,定名為“梅瓶”。目前收藏於石頭城市博物館,係該館的“鎮館之寶”,我國瓷器三絕之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