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潘家園

(2014-12-31 17:05:12) 下一個

   據說潘家園最早不賣古玩,賣的是城磚。早在明朝,潘家園是個燒磚的窯廠,因為老板姓潘,所以叫潘家窯。潘家窯最早隻燒民用磚瓦。直到明朝嘉靖年間帝都要修外城,城磚不夠用,隻好發展了幾家“民轉官”的窯廠,專門用來燒製城磚,潘家窯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潘家園是聞名海內外的古玩舊貨市場的代稱,曾有人說過這樣的話:去帝都一定要去兩個地方,一個是天.安.門廣場,一個就是潘家園古玩市場。據說當年希拉裏隨丈夫克林頓來我國訪問,點名要去潘家園。由此可見它的知名度。

    與潘家園相比,琉璃廠和大柵欄反而是有點不怎麽出名了,琉璃廠還好,因為一些電視劇裏經常提到,還挺有名。但大柵欄外地人很少有人知道。

    潘家園最厲害的其實還是舊貨市場。

    潘家園舊貨市場位於帝都東三環南路潘家園橋西南,占地4.85萬平方米。市場分為地攤區、古建房區、古典家具區、現代收藏區、石雕石刻區、餐飲服務區等六個經營區。

    主營古舊物品、工藝品、收藏品、裝飾品,年成交額達數億元。市場擁有4000餘家經營商戶,經商人員近萬人,其中百分之六十的經營者來自帝都以外的二十八個省、市、自治區,涉及漢、回、滿、苗、侗、維、蒙、朝.鮮等十幾個民族。

    市場形成於1992年。是伴隨著民間古玩藝術品交易的興起和活躍逐步發展起來的,現在已成為一個古色古香的傳播民間文化的大型古玩藝術品市場。

    潘家園舊貨市場可以說是全國人氣最旺的古舊物品市場。市場坐店商鋪全年365天開市,地攤每周末開市,日客流量可達六、七萬人,其中外賓近萬人。 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階層、不同信仰的遊客在這裏交融買賣。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夫人希拉裏、美國眾議院議長哈斯德、希臘總理希米蒂斯、羅馬尼亞總理納斯 塔塞、斯裏蘭卡總統庫馬拉通加夫人、泰國公主詩琳通等數十位外國政要曾來這裏遊覽購物。

    “登長城、吃烤鴨、遊故宮”本來是外國遊客到中國旅遊的重要項目,如今又加上了逛潘家園。

    在這裏。你可以找到最齊全的收藏品或者你喜愛的商品。

    這裏經營的主要物品有仿古家具,文房四寶、古籍字畫、舊書刊、瑪瑙玉翠、陶瓷、中外錢幣、竹木骨雕、皮影臉譜、佛教信物、民族服裝服飾、文.革遺物等。

    正所謂盛世火收藏。

    潘家園市場是藏品展示的窗口,藏家交流的平台,藏友淘寶的樂園。作為全國最大的民間工藝品集散地,你在這裏可以找到衡水的鼻煙壺、楊柳青的年畫、 蘇江的繡品、東陽的木雕、曲陽的石雕石刻、東山的皮影、西江的瓷器和水晶飾品、宜興的紫砂、陝州的青銅器、南雲的服飾、藏西的佛教用品、和疆的白玉、寶島 的交趾陶等。

    這些不同民間特色的工藝品從全國各地匯聚潘家園,又從這裏銷往全國和世界。

    也正因為如此,2004年在“首屆華夏收藏界年度排行榜頒獎大會”上。通過社會公眾投票,潘家園舊貨市場被評為“全國十大古玩市場”。到潘家園的常客大體上為四種人:一是古玩商,他們買得勤,賣得也快,隻看市場是否好;二是古玩收藏者,他們眼光刁。該出手時準出手;三是古玩愛好者,他們 把逛市場當成一種樂趣,當做一種生活嗜好、休閑方式和心情調劑,他們有時也會知假買假,追求的就是心裏的那種感受;四是觀看者,到舊貨市場的人不一定都是 買家,慕名而來的看客也不少,還有老外.有人說。能在潘家園練攤兒,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因為這裏是向全國乃至世界展示帝都和自我的窗口。潘家園的攤主見多識廣,下至平民百姓,上至國家元首。都 光顧過這裏,有一位攤主曾當著眾人的麵,分別用英語、日語、德語詳細講解一件舊瓷器的由來,那功夫可不是短期能夠練就的。據說羅馬尼亞總理納斯塔塞和夫人,結束了訪華的國務活動後,定於下午4時乘飛機離京。上午9時許,他們來到潘家園舊貨市場,總理攜夫人在市場中逛上了癮, 到了中午說什麽也不走,愣要不吃飯逛夠了直接去機場。結果,總理夫婦在市場遊覽購物5個鍾頭,買了瓷器、小件木製品、古舊書籍等一大堆物品,於下午2時離 開市場,滿載而歸直奔機場,對這些外國人來說,這裏的魅力實在太大了,擋都擋不住的。
 近幾年,潘家園市場的民族色彩越來越濃,少.數.民.族兄弟姐妹的身影頻繁地出現在攤主的行列中,他們身著漂亮的民族服飾,還會用英語和外國客人談價錢。其中很多是來自我國西南地區的苗家人,帶著漂亮的苗家服飾和繡花布。在潘家園,這些苗家人非常勤奮,他們每個周末到市場擺攤,平時不擺攤的日子裏,就繡花,為下一個周末擺攤做準備。在帝都潘家園這個大市場裏,他們為了生計 奔波著、勞累著。如果誰有機會到潘家園市場逛逛,不妨到這些苗家人的攤前看看、轉轉、聊聊,體會體會他們為帝都、為潘家園帶來的苗家風采。

在潘家園,古玩、字畫、手工藝品、珍奇珠寶、古書、家具等等應有盡有,可以說是五花八門,也有人說它像一個搏物館。用琳琅滿目不足以形容它的豐 富,2001年10月底建成投入使用的工藝品大棚,有許多專業或業餘的書畫家在此直接銷售自己的書畫作品,價格比別處便宜,帝都許多畫廊也從這裏進貨,但 大都是大路貨。

    要想找到精品和稀罕物。得用到一個字眼:“淘”。

    所以逛潘家園,也有人稱之為“淘.寶”!

    每到周末,就會有成千上萬的中外遊客在這裏摩肩接踵,為的是淘到一兩件自己喜歡的寶貝,就像今天這樣,別管是國外的還是國內的。那都想找到自己心儀的寶貝。

    但是,要來這裏淘寶,可得謹慎加小心,真真假假很難識別。另外據說,這裏的攤主,個個都是見過世麵的主,不好對付著呢。 潘家園的收藏品市場之所以會這麽火爆,這其實還是跟全國範圍內的收藏熱潮有很大關係的。

    隨著社會的開.放和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顯著提高,更多的人接觸到藝術品、收藏品,上個世紀80年

    代末,90年代初,是我國民間收藏社團最為興旺的時期,全國大部分地區相繼成立省、市級的綜合性收藏組織,

    各地停辦已久的古玩市場、舊貨市場和新興的藝術品拍賣行、畫廊不斷湧現,不僅把人們收藏的積極性充分調動

    起來,更把海外的收藏家也吸引了過來,藝術品拍賣行由最初的幾家發展為120多家,由初期每年隻搞春秋兩次

    藝術品大拍。發展為月末、周末小拍,以適應群眾對收藏的需求。

    僅以2008年帝都春季藝術品大拍為例。我國嘉德、中.貿.聖.佳、帝都華辰三家藝術品拍賣公司共拍出文

    物藝術品3653件,成交總額20863萬元。截止到2001年底。全國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拍賣企業共有1735家

    ,全年拍賣成交額超過300億元。

    畫廊的發展也很迅速,目前全國已有畫廊2000餘家,據說東山每年用來買字畫的錢就達10個億。

    收藏市場如雨後春筍,收藏現今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群眾愛好,僅帝都的古玩、舊貨市場就有潘家園舊貨市場

    、帝都古玩城、琉璃廠、報國寺、紅橋、大鍾寺郵幣卡市場、馬連道郵幣卡市場等等,古玩市場的蓬勃發展,孕育出古玩藝術品收藏大軍,僅上浦的收藏大軍就有40萬人。

    收藏者的不斷增多。也帶動了家庭博物館的興起,上浦目前頗具特色的家庭博物館有120多家,這些民間收

    藏博物館,已成為當代社區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成為與國家收藏互補的文物收藏形式。

    從潘家園舊貨市場的發展變化,到我國收藏大市場的複蘇興旺,折射出的正是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真實寫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