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球瓶是一種宮廷大型陳設用瓷,它是受西亞文化影響極深的一種瓷器造型,始於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狀若天球,故名天球瓶。清雍正、乾隆兩朝時值盛世,仿古風盛行,而弘曆又極愛珍瓷雅器,因此,天球瓶又開始盛行起來。
這天球瓶,胎體潔白,釉質粉潤如雪,胎釉渾然一體,修胎極為規整。用粉、綠、白、褐等色,以無骨畫法在瓶體上繪出濃淡相間、層次清晰而富立體感的桃樹、 月季各一株。桃幹茁壯,枝頭結蟠桃9個,果實飽滿,枝葉茂盛。樹旁襯月季,輕盈俏麗。瓶底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款。
粉彩也叫“軟彩”,是釉上彩瓷器的一個品種。所謂釉上彩,就是在燒好的素器釉麵上進行彩繪,再入窯經攝氏600度至900度溫度烘烤而成。
粉彩瓷的彩繪方法一般是,先在高溫燒成的白瓷上勾畫出圖案的輪廓,然後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將顏料施於這層玻璃白之上,用幹淨筆輕輕地將顏色依深淺濃淡的不同需要洗開,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濃淡明暗之感。
由 於砷的乳濁法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覺,與各種色彩相融合後,便產生粉化作用,紅彩變成粉紅,綠彩變成淡綠,黃彩變成淺黃,其他顏色也都變成不透明的淺 色調,並可控製其加入量的多寡來獲得一係列不同深淺濃淡的色調,給人粉潤柔和之感,故稱這種釉上彩為“粉彩”。
粉彩在表現技法上,從平填進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風格上,其布局和筆法,都具有傳統的中國畫的特征。
從 乾隆開始粉彩在彩瓷的領域中幾乎完全取代了五彩的地位。這時粉彩的質量雖不如雍正時期那樣的秀麗淡雅,但在裝飾工藝上漸趨繁縟,形製上豐富多樣,,而且造 型工藝更是精益求精,不論是高達一米多的大型陳設瓷,還是小至幾厘米的扳指、鼻煙壺,造型都非常規整,很少出現夾扁或歪塌現象。
更值得一提的是,新奇精巧的鏤雕瓷為乾隆時期新創,各式鏤雕瓶包括轉頸瓶、轉心瓶、交泰瓶、套瓶、冠架以及各式轉足碗等,千姿百態,其他時代是無法比擬的。
胎質非常的細潤,釉麵堅致,細潤如脂似玉,光潔無瑕,而且器物口部及底部也都施鬆石綠釉。
這種施鬆石綠釉的特點,乾隆粉彩有一個獨有的特征。鬆石綠釉非常淺淡光潤,釉麵猶如粥皮,由於是一種低溫彩釉,釉麵常常帶有細小的紋片。這一特點乾隆時首先出現後,一直延用到晚清。
除此之外,這隻天球瓶的粉彩使用的很到位,準確地表現出了所仿之物的色彩和質感,可謂惟妙惟肖。
另外,此瓶運用渲染手法繪畫桃實,成功表現出成熟桃實的嬌豔色彩,可謂畫意生動,意境閑適恬靜。因此,整體來看此瓶應該是一件乾隆時期粉彩器中的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