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硯小巧,色翠綠微帶黃,刷絲橫紋明顯。墨池周緣琢一夔龍,工藝繁雜,猶如鬼斧神工,處處體現其皇家貴氣。鬆花石禦硯其硯蓋的雕飾往往追求華美,不計繁雜,此硯亦然。硯蓋之上雕龍鳳紋,其工藝之繁複,百轉千回,觀之入迷。”
“上有一鳳俯衝而下,百鳥王者氣息立現,中有四條夔龍,各成一組,其一兩兩相背,又一兩兩相對,氣勢威嚴,不怒自威,盤繞之間似成“壽”字,極為考究。最下方還有兩條螭龍怒目而視,皇家氣息無與倫比……”
鬆花石硯又叫鬆花硯,是與端硯、歙硯、紅絲齊名的古代四大石質名硯。清朝時被禦封為宮廷專用品。鬆花石硯是由鬆花石加工而成的用於研磨墨、書寫或繪畫的文房用品。
鬆花石又名鬆花玉,本名烏拉石,產於長白山區,因此地乃清王朝發祥地,因而鬆花石製硯備受清帝推崇,並被康熙帝封為“禦硯”。
最初的文字記錄見載於康熙末年陳元龍所編《格致鏡原》,其稱康熙帝得鬆花石“嚐識其佳,創自聖心,命工創製為硯”。
而在清朝以前,鬆花石材被當地人用來製成磨刀石,清聖祖康熙帝慧眼獨具,在康熙中期將它開發為硯材,鬆花江石被清聖祖發現後,特授專司衙門開采礦石,並於宮中養心殿造辦處設立“硯作”,由如意館畫家名人設計圖樣,再交內廷工匠雕琢。
自康熙三十年之後,鬆花石硯成為清朝宮廷專用硯,從礦石開采到設計雕琢均由皇家壟斷,每塊硯石運入宮中後如何使用均由造辦處請聖旨後定奪。鬆花石製硯或硯盒,康、雍、乾三朝為興盛期,鬆花石硯或硯盒所表現的藝術風格各有其妙。
鬆花石隻能由皇宮的“造辦處”單獨進入山區采集石料,運回宮中研製成硯,做為禦用專品,少量的也用於賞賜給有功的臣子。康乾時期製硯八十餘方,以後各代陸續研製了八十餘方,當前存世的皇宮禦硯有八十餘方,都存於故宮兩院,以寶島居多,民間很少有流通,可見其珍貴。
一般,一端硯台的好壞可以用“看、摸、敲”來鑒定其的好壞。
看指的是,看硯的質、工、品、銘、飾與新舊,是否經過修補等。如果硯已經修補過的,那麽補過的地方顏色與硯的原色總會有所差別。
一般來說,鬆花石色當中,紅楓色是孤品、栗黃色是精品,楊黃綠色為上品,白色、黑色是稀品,這些都在收藏家手中,愛硯人一般絕不會輕易出手。而此硯的製作材料就是楊黃綠的鬆花石,光以這一點來說,就頗為難得。
更何況,此硯的作工,一看就知道是典型的宮廷風格,雕琢精良,品格不凡,銘文陰刻“康熙年製”四字篆書款,字的刻法也符合當時的工藝特征,而且連同硯蓋一起品相完好,實為不可多得之物。
“看”過之後就是“摸”,此硯一到手中,楚琛就覺得手感就像是小孩皮膚一樣光滑細嫩,不過微微有些澀意,說明此硯的石質較好,質地很致密。
硯的質地越致密,研磨出來的墨也就越細,墨的光感也就越強烈。反之墨質粗糙,色澤暗淡。
“摸”過之後就是“敲”,不過當楚琛把手掌從硯麵拿開時,就看到有水滴凝聚在上麵,而且沒一會水霧就飛散了。
這其實是鬆花石的一個特性,鬆花石其實是海相沉積硯,千萬年在低溫海水的作用下,溫潤含蓄,不燥不澀,平和淡雅,能吸附空氣中的水分。
這樣,咱們如果用手覆蓋硯麵,一會功夫抬起手來,就會發現硯麵凝結著一層的水汽。這種奇特的現象,尤其在水霧濃重的江南地區表現的尤為突出。
而且因為這種特性使得鬆花硯放置在案台上,硯上的墨汁並不容易幹,久日之後,提筆舔墨,可謂是光亮如初。因此,鬆花硯才會這麽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