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我的收藏---佛主出世圖

(2014-12-16 09:30:53) 下一個
周末去了一家Home clearance sale。這家祖上是移民官,從印度帶回大量東西。我拍到一個大銅盤。有61厘米大小。這個銅盤被其後人當做桌麵,還配了雕花的桌腿。

銅盤上滿了鏽。花費了大量時間清洗後,看到精美的佛教人物。不僅有佛祖,觀音,甚至有孫悟空的原形。

印度人沒有曆史。”這是馬克思說過的一句話。印度是文明古國,有幾千年的文明史。馬克思這句話的含義可能是指印度曆史有這樣幾個特點:第一,印度缺乏有正 式文字記載的可信的曆史,它的曆史是同神話攪合在一起的;第二,印度曆史上屢遭外族入侵,它的曆史可以說是一部不斷為外族征服的曆史;第三,印度在曆史的 大部分時間內處於四分五裂狀態。

隻有神話無信史

印度古代有發達的神話故事和宗教經典,但史書奇少,根本沒有像中 國的《史記》和西方希羅多德的《曆史》那樣的曆史典籍。印度人喜歡講故事,提到曆史,他們喜歡說:“從前有個國王……”,至於該國王的真實姓名、籍貫、生 卒年月、在位時間等基本材料,幾乎全無。幸存的極少的史書,幾乎每一頁都摻雜著大量的空想和傳說,使人無法判斷究竟是曆史還是神話故事。被認為正宗的史書 有兩部,一部叫《諸王世係》,一部叫《大史》,但這兩部書又都不可靠。

《諸王世係》被認為是一個叫卡蘭納的人寫的,該書記載了曆史上 的社會狀況以及各類人物的活動,但其內容想象的成分太多。整部書是以詩歌的形式寫成的,彌漫著詩意和感情的氣氛。作者不滿意以日常用語來平鋪直敘事實,而 是在寫事件和人物時,不斷插入神話故事,對人物加以美化。於是,曆史成了理想化的產物,人物成了神。這大大減低了該書的價值。

《大史》被認為是南亞最翔實、最可信的曆史著作。成書於錫蘭(今斯裏蘭卡),作者是摩訶男馬。該書主要記載島國的曆史。但在對君主的描寫中充滿了神話、傳奇的故事,同樣彌漫著神秘的氣氛。在讀這部史書時,必須用心地鑒別神話故事與曆史事實。

印度的曆史記載沒有統一的紀年,不同時代、不同地區采用不同的紀年。印度使用紀年多達20種以上。搞不清楚每個紀年的準確年代,以及各紀年的前後聯係。 中國古代以帝王的年號紀年,曆史紀年也不統一,但中國各朝代都十分注重曆史記載,設有坊門的史官,記錄下皇帝的一舉一動,因此每個朝代的曆史都能搞清楚。 印度則不然,隻重宗教,不重曆史,宮廷有為皇帝舉行祭祀的專家,卻沒有史官。所以,印度的曆史可以說是一本糊塗帳。

印度曆史上的一些 事件和人物,是靠外國人的記錄才大體了解的。例如,印度曆史上有個叫戒日王的人,曾建立過一個強盛的帝國,但印度典籍幾乎沒有關於他的可靠記錄。在他治世 的時候,中國一位叫玄奘的高僧來到這裏,並在他的著作裏提到過戒日王。因為玄奘離開中國,到達印度及歸國的時間都有清清楚楚的記錄,所以戒日王在世的大體 年代就可以確定了。

再如,印度的傳說以及佛經等材料,都曾提到印度一位偉大的君主叫阿育王,是旃陀羅·笈多的孫子,曾創建了一個偉大 的帝國。但具體年代不詳。馬其頓人亞曆山大大帝公元前331—323年進攻過印度西北部地區,遇到孔雀王朝的旃陀羅·笈多的激烈抵抗。此事清楚地記錄在古 希臘曆史學家阿裏安的《亞曆山大遠征記》中,於是旃陀羅·笈多以及他的孫子阿育王的大體年代也可以確定下來了。

遊牧民族征服史

印度曆史是一部“不斷為異民族片服的曆史”,印度的文化史可以說是一部不斷地接受異質文化挑戰、不斷與異質文化交流的曆史。一次次異族的入侵帶來了印度 種族的混血以及文化上的對立、衝突、交流和融合,對印度文化也帶來一些新的因素。這是印度社會文化具有無比多樣的一個重要原因。

入侵印度的有較大影響的遊牧民族可舉出雅利安人、塞種人、鮮卑人、貴霜人、土耳其人、匈奴人、蒙古人等。

大約在公元前1500年前後,有一支操“印歐語”的遊牧民族雅利安人從開伯爾山口進入印度次大陸。這大概是印度有文字可查的最早的外來民族的征服。他們 首先占領了印度“五河流域”(今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旁遮普地區),同當地的土著民族(據認為是達羅毗荼人)發生了激烈的衝突。結果,雅利安人征服了後者,並 逐漸向東擴張,侵入到富饒的恒河平原地區。雅利安人在征服次大陸的過程中,逐漸放棄遊牧方式,從事農業定居生活。他們把被征服的土著人當作奴隸,讓他們從 事低賤職業。這次征服可以說是一次時間最早、影響最大的遊牧民族的征服。它對印度曆史和文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印度社會的種姓製度、婆羅門教的起源, 均與這次征服有關。

塞種人原是住在伊梨河流域的遊牧民族。約在公元前160年前後,塞種人受大月氏人的驅趕,向南遷徙,通過開伯爾山 口進入南亞,消滅了幾個希臘人王朝,建立了統治。塞種人的王朝除了北印度大部以外,向西南到達今馬哈拉施特拉邦西部地區。塞種人統治了100多年,大約在 紀元初衰落,印度現在沿用的傳統曆法(塞曆),就是起源於此時。

貴霜人也曾在印度(主要是北印度)建立過統治。貴霜人原是一個居住在 蒙古高原西部的遊牧民族,我國古籍稱為“大月氏”。公元前176年前後被烏孫人擊敗,向南遷移到今阿富汗境內,征服大夏國後進而向南、向東挺進,建立了個 囊括整個北印度的貴霜帝國。同西方在經濟和文化上有密切交往,是一個重要的時代。這個時代佛教文化出現繁榮。貴霜帝國受希臘文化的影響,印度文化與西方文 化發生了密切的接觸和相互影響。

10世紀初,穆斯林開始進入南亞次大陸。1206年,土耳其人在北印度建立統治,史稱“德裏蘇丹王朝”。這個王朝經曆了五個時代約320年,是印度曆史上統治時間最久的異民族建立的王朝。

公元14世紀下半葉,一支與成吉思汗有血緣關係的蒙古人勢力漸大,首領叫帖木兒。這一支蒙古人雖已放棄了遊牧生活,定居在今塔什幹一帶,但仍保留著許多 遊牧民族的特征。後在中亞細亞的薩馬爾罕建立了統治。他們信奉伊斯蘭教,凡決定做一件事,喜歡先念一段帶激勵性的話:“啊!先知,請將戰爭之禍加諸於這些 異教徙及不信仰的人們,並嚴厲懲罰他們。”當時的印度多數是異教徙,基於這種信念,帖木兒王於1398年渡過印度河,長驅直入,攻占了德裏,殺害了10萬 之眾的俘虜,摧毀了當時阿富汗入建立的王朝,將全部財富掠奪一空,並驅使眾多的婦女與奴隸將這些財物搬運到薩馬爾罕。還將大批工匠掠奪到薩馬爾罕,幫助帖 木爾王建造宮殿。在他們的足跡所及的地方,留下了殺戳、饑饉和瘟疫。

印度曆史上有三個最著名的強盛統一的王朝:孔雀王朝、笈多王朝和莫臥爾王朝。

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征服了若幹鄰國,建立了印度曆史上第一個大帝國。到了旃陀羅笈多的孫子阿育王時代,孔雀王朝達到鼎盛。他即位8年後,征服了東南海岸的羯陵伽國,此時帝國的版圖幾乎包括除泰米爾地區的整個印度和阿富汗的相當大一部分。

孔雀王朝以其空前強大的國家權力,完成了多項重要的事業。例如,旃陀羅笈多在全印度修建了發達的道路係統。道路設有驛站,每隔半裏建一立柱作標記。阿育 王時代又在各條道路兩旁植樹,隔約三裏挖一口井,設立行人休息的處所。在主幹道的交叉點附近,設立國家糧倉和倉庫,供緊急時候使用。此外,為了提高農業產 量,帝國還在各地修建了運河和蓄水池,建立了較完善的灌溉體係。為了向民眾貫徹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在所統治範圍內各地樹起許多石柱,刻上詔文,表明自己的 決心,希望獲得人民的支持。這些詔文是用多種文字寫成的,被稱為“阿育王詔敕”。在西北印度、阿富汗以及東南海岸各地都有發現。有的詔文是刻在磨平的崖岩 上的。

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大力提倡和保護佛教,社會上流傳著他與佛教的一些故事。據說,在他當君王的早期,用暴力和酷刑治理國家。在首 都華氏城北部有一個監獄,人們稱它為“阿育王監獄”。在監獄裏,使用各種刑具嚴刑拷打犯人。國王曾下令,任何人隻要進了這座監獄,就別想活著出去。一天, 一位佛教的聖者毫無原因地被關了進去,獄吏將他投入熱水鍋裏,水竟無法燒沸。獄吏將此事報告給阿育王,他感到很奇怪,便對佛教開始感興趣。後來他下令取消 了那座監獄,並修正刑法,對犯人從寬發落。這時,他的軍隊恰好平息了羯陵伽地區的叛亂,殺戳了成千上萬的叛亂者,並俘虜了許多人。阿育王良心受到責備,產 生了悔恨和悲憫之情。他下令將所有俘虜釋放,並發布了一封表示懺悔的文書,之後穿上僧袍,皈依了佛教。他下令禁止打獵,並親自食素,獻身於實施“大法” (道德與虔誠)統治。這導致了孔雀王朝內外政策的重大變化。阿育王放棄了以屠殺和放逐人民為手段的軍事征服,釋放了戰爭俘虜,對民眾采用“虔誠感化”的政 策。

同印度許多傳說一樣,這個故事很難說到底有多少真實成分。它很可能是佛教徙為宣傳佛教的威力而編造出來的。不過,阿育王推崇佛 教,倒是可由他發布的多個詔敕來證明。在這些詔敕裏,他讚揚佛教,勸告人們皈依佛教,並將佛教精神體現到日常生活中。他明令禁止濫殺動物,並設立人與動物 醫院,向窮人施舍。他還在印度各地興建佛寺、佛塔,親自巡拜。佛教徙稱他為“轉輪聖王”。他雖是熱心的佛教徙,但也不排斥其他宗教。耆那教、婆羅門教等也 受到同樣的保護。他的仁慈的統治必然會產生良好的結果。由於他的善德善行,印度人民至今還懷念這位國王。

笈多帝國

笈多帝國是印度人創建的另一個大帝國。

公元3世紀,摩揭陀國君主旃陀羅·笈多一世(大約公元320——380年)乘機興起,奪取華氏城,在恒河流域東、中部建立了笈多王朝。到沙摩陀羅·笈多 (公元335——380年)統治時代,笈多王朝大規模向外擴張,他在征服恒河上遊及印度河流域東部後,又揮師南下,征服奧裏薩和德幹東部,勢力一度擴張到 南印度馬德拉斯西南地區。他海上的勢力擴大到馬來半島、蘇門達臘和爪哇等地的印度人僑居地區,為印度曆史上另一個輝煌的大帝國——笈多帝國的出現奠定了基 礎。沙摩陀羅·笈多被稱為印度曆史上的拿破侖。他的事業由他的兒子旃陀羅·笈多二世(超日王)繼承。後者在位時間大體是公元380——413年。超日王繼 續實行對外征戰政策。他一方麵用聯姻的辦法,加強與北印度和德幹地區酋長們的關係,以穩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同時向統治西北印度的幾個塞種人小王國進攻,繼 續擴大帝國的版圖。到公元409年前後,除了克什米爾以及印度南端的一些小王國外,幾乎統一了全印度,其版圖與孔雀王朝相當。

笈多王 朝統治下的印度,經曆了約100餘年的政治統一和社會安定時期。王朝實行中央集權製,由中央政府控製著下麵眾多的小王公,王公下屬的官吏管理著行政。在這 個時期內,以經濟富庶、人口稠密的恒河流域為中心,經濟獲得了空前的發展。旃陀羅·笈多二世重視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設,修複了許多被破壞了的大型灌溉設施以 發展農業。笈多王朝控製著孟加拉和西印度沿海港口,同當時的拜占庭帝國、希臘、埃及和阿拉伯世界進行廣泛的貿易。對東南亞及中國的貿易主要是通過恒河三角 洲以及羯陵伽港口,即沿“海上絲綢之路”進行的。印度商人經馬六甲海峽到達過中國的廣州進行貿易。當時帝國使用統一的貨幣地那拉。由於工商業的發達,城市 裏出現了一個富裕的工商階層,這些人成為高雅文化的消費者。我國東晉高僧法顯赴印度求法,目睹了王朝的繁盛情況。他在歸國後撰寫的《佛國記》(即《法顯 傳》)中,稱讚笈多王朝統治者施仁政,“人民殷樂”,實際上當時正是王朝的鼎盛時期。

旃陀羅·笈多二世還實行宗教寬容政策,扶持學術 文化,使古老的印度文化的各個方麵——宗教、哲學、戲劇、詩歌、藝術以及天文學、數學等科學技術方麵都呈現出繁榮的局麵。這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據說旃 陀羅·笈多二世當政時,身邊有九位大學者,號稱後宮“九寶”。這九位學者是:劇作家和詩人迦梨陀娑、天文學家彘日、名醫丹文塔裏、耆 那教聖人克沙帕納卡、字典學者阿馬拉·辛哈、數學家桑庫、詩人貝塔拉·巴塔和加塔·卡爾帕拉、文法學者瓦拉魯奇。用現在的話說,這些人都是大知識分子,把 他們稱為“寶貝”,可見當時統治者對知識和人才的重視。

笈多王朝是印度人自己建立的一個空前繁盛的王朝,它是印度正統文化——印度教 文化的全盛期,也可以說是中世紀印度文明的全盛期。它被一些民族主義曆史學家稱為印度的“黃金時代”,它在曆史上的地位可與我國的盛唐相媲美。從文化上 看,在宗教、哲學、文學、藝術等出現全麵繁榮的同時,印度文化也趨於成熟和定型。

莫臥爾王朝

莫臥爾王朝是蒙古人建立的。

帖木兒攻占德裏,主要是為了掠奪,並沒有建立統治。建立統治的是他的第五代孫巴布爾。巴布爾機智、勇敢、力氣過人,他的奶奶是成吉思汗的一個親戚,這 樣,他繼承了成吉思汗和帖木兒兩方麵的血統。相傳他曾在5分鍾內單獨一人憑打鬥並殺死5個敵人,兩天之內騎馬飛馳160英裏,為了與人打賭曾兩次遊泳橫渡 恒河。巴布爾幾次率兵征戰,打敗德裏蘇丹軍隊。1526年,即巴布爾22歲時,以一支12000人的精銳騎兵部隊,擊敗了土爾其人依卜拉欣君王的10萬大 軍,殺死數千名俘虜,占領德裏,建立了莫臥爾王朝。在印度所有外來的統治者中,莫臥爾王朝可以說是最偉大的一個王朝,它的行政統治較完備,各宗教的關係以 及中央與地方政權的關係較融洽,經濟和文化也出現了空前的繁榮。這個王朝給印度注入了伊斯蘭教文化因素,使印度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巴布爾是一個出色的文學 家,留下一部文筆優美的回憶錄,死時47歲。



莫臥爾帝國到了阿克巴大帝(1542——1605年)時代達到鼎盛。 阿克巴雄才大略,可與古代的阿育王相媲美。“阿克巴”意即“最偉大的”,是印度對他的稱呼。他的原名叫穆罕默德。他是巴布爾的孫子,有著頑皮、好動、勇 敢、機智的天性,喜歡做各種危險的運動。他是一個優秀的騎士,喜歡玩馬球,並發明了會發光的馬球以便夜間也能進行這項運動。他學會了如何駕馭凶悍的象群, 並隨時準備外出獵取獅子與老虎。他14歲那年,被伊斯蘭教教士請去,用彎刀砍掉一俘虜的首級,由此得到了伊斯蘭教武士頭銜——“異教徙的劊子手”。他不愛 讀書,宮廷請了許多有學問的教師來教他讀書,但都遭到他的拒絕。

18歲時他已獲得了全部的統治大權。他繼承了他祖父的熱忱與貪婪,向 外擴展疆界,經曆一連串的殘忍苦戰,征服了次大陸大部,建立了一個空前龐大的帝國。印度的曆史長河流淌到16世紀中葉,又出現一個平靜而寬闊的區段,這就 是統一強盛的莫臥爾王朝時代。到阿克巴逝世時,莫臥爾帝國的版圖已包括:北自克什米爾南至哥達瓦利河上遊,西起喀爾東到布拉馬普特拉河的廣大地區。 1566年,帝國首都遷至阿格拉。阿克巴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官僚製度和法律製度,行政管理要比德裏蘇丹時期出色得多。在他統治時期,政府對全國的土地重 新丈量和分類,並根據土地類型按新稅製征稅。這些作法增加了政府的稅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帝國經濟繁榮,宮廷生活豪華,此時的印度再 次躋身於當時世界富強國家之列。在文化上,莫臥爾王朝雖推行伊斯蘭教,但為了統治廣大印度教徙,統治者也大量任用印度教徙,因而阿克巴的宗教政策是相當寬 容的。他試圖為他的帝國製訂一種獨立的意識形態,推行一種以皇帝為最高神明的新宗教。他有一句名言:“一切宗教都有光,而光總帶有或多或少的陰影。”據說 他還吸收各宗教的精華,創造了一個叫“神一教”的世界宗教。這個宗教雖沒有流行開來,但他對宗教的寬容態度影響了他以後的統治者,也促進了兩大宗教的融 合。他雖然是個文盲皇帝,但後來他承認了書籍的價值。他治世時,注意收集各種圖書資料,建立了一個規模不小的圖書館。這些資料包括許多優秀文學作品的底稿 和繪畫作品。在他統治的時代,詩人、畫家、建築家、雕刻藝術家都享有很高的地位,常常被贈送大批皇家的物品。他親自監督印度教史詩《摩訶婆羅多》的翻譯。 他自己不能讀書,隻能靠他人讀給他聽。他經常找那些深奧難懂的書卷來研究,由此獲得了淵博的知識,最後,他竟成了一位愛好文學與藝術的文盲學者。在他的提 倡和保護下,文學、藝術、繪畫、音樂等,每一種藝術都出現了繁榮。

阿克巴大帝死後,其子賈漢傑即位,繼續推行阿克巴的政策。在從阿克 巴大帝到其孫子沙賈漢的大約100年間內,帝國版圖又有所擴大。但到了莫臥爾王朝的奧朗則布皇帝(1658——1707年)治世時期情況有了變化。奧朗則 布生性拘謹,對伊斯蘭教極為虔誠。他推行偏狹的宗教政策,毀壞印度教神廟來改建清真寺,致使各地怨聲載道,戰亂不斷,各地獨立勢力增強,帝國出現衰落。 1707年奧朗則布死,王朝又經曆了幾個君主,但時間都很短。這時的莫臥爾帝國實際控製的範圍已經很小,後來僅限於德裏王宮周圍的一小片地區。最後,在馬 拉提人的打擊下,帝國徹底瓦解了。

“東印度公司”與“普拉西之戰”

近代以來,印度滄為英國的殖民地,殖民統治長達180年。

近代以來,印度滄為英國的殖民地,殖民統治長達180年。英國殖民者侵略印度,經曆了一個漫長和血腥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個著名的殖民機構——英國東印度公司扮演了重要的可恥角色。

東印度公司成立於1600年。公司成立之初,還是一個單純的海外殖民貿易機構。後來逐漸擁有各種特權。在英國的支持下,東印度公司擁有軍隊和軍艦,並有 向印度宣戰、占領印度土地、向印度居民征稅、在印度頒布法律等權力。18世紀後半期開始積極幹預印度事務,一步步擴大勢力。它在馬德拉斯、加爾各答和孟買 設立了商阜,從印度低價買進貨物,然後在歐洲高價賣出,對印度進行瘋狂的掠奪。為保護自己的利益,它運來了軍隊,修築了工事,對那些不聽話的土邦王公實行 武力征服。東印度公司成了英國對印度實行殖民統治的工具。

1757年普拉西戰役標誌著英國征服印度的開始。普拉西是孟加拉地區一地 名,這次戰鬥是東印度公司軍隊與孟加拉王公軍隊的較量,實際上也是英國殖民者與印度的第一次正式較量。這次戰鬥的起因是:東印度公司在孟加拉修築了殖民城 市——加爾各答,在該地區橫征暴斂,除了收繳巨額貢賦外,還設立了100多個貿易站和10多個英國代理店,從事貿易和掠奪活動。這引起了孟加拉人民的反 抗。1756年4月,孟加拉的王公西拉吉派兵占領了英國人的代理店,然後進軍加爾各答並占領了該地。為了報複,東印度公司調集軍隊,於1757年6月23 日在普拉西與孟加拉王公的軍隊交火。當時指揮英國軍隊的是羅伯特·克萊武。他利用收買手段,拉攏地方上的貴族與王公西拉吉爭權奪利,分化瓦解了西拉吉的軍 隊,僅以3000人的部隊,打敗了王公的5萬之眾。西拉吉戰敗後被處死,克萊武扶植了一個傀儡政權,自此,英國人實際上成了富饒的孟加拉的統治者,並為進 一步侵略和控製印度全境作了準備。

詹西女王與反英大起義

19世紀初英國將法國等勢力逐出印度,後來經過三次邁索爾戰爭、三次與馬拉塔人的戰爭、兩次與錫克人的戰爭,共打了大小一百多次仗,到19世紀中葉終於在印度確立了統治。

19世紀初英國將法國等勢力逐出印度,後來經過三次邁索爾戰爭、三次與馬拉塔人的戰爭、兩次與錫克人的戰爭,共打了大小一百多次仗,到19世紀中葉終於在印度確立了統治。

但幾乎是在英國人征服印度的同時,殖民主義者與印度人民之間的矛盾也達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1857年,也就是距克萊武發動的普拉西之戰剛好100年,印度爆發了席卷全國的大起義。

大起義首先是從英國雇傭軍的叛亂開始的。導火線是英國軍隊在子彈包皮上塗了動物油脂(豬油或牛油)。使用時,士兵需要用牙將包皮咬開。印度教徙尊牛為聖 物,絕不食牛肉,穆斯林因宗教習慣不食豬肉,英國雇傭兵中大量是印度教徙和穆斯林,所以印度教徙和穆斯林都認為這是對自己宗教的侮辱。許多地方的士兵拒絕 使用這種子彈而遭到鎮壓。鎮壓進一步激起了士兵的不滿。印度教士手捧恒河水,穆斯林士兵麵對古蘭經,發誓要把英國人趕走。1857年5月10日,米拉特的 印度士兵發生兵變,衝進監獄釋放了被關押的夥伴,殺死了幾名英國軍官,燒毀了殖民官府。這個行動得到人民的響應。起義軍遂向德裏進發並占領了德裏,擁立莫 臥兒王朝皇帝為領袖。起義迅速擴延到整個北印度和中部印度。

在這個反抗英國殖民者的大起義中,出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詹西女王就是一位。

詹西原是一個小王國,後與英國人簽約,成為東印度公司的附屬國。1853年王公去世無子,由收養的一個幼兒繼承,但東印度公司不承認,將該王國兼並。詹 西女王的本名叫拉克希米·拜依,幼年進宮,被封為皇後,詹西王公死時她才19歲,便成為該國的實際統治者。王後多次籲請東印度公司歸還國土,均遭拒絕。大 起義爆發後,詹西在女王的率領下也宣布起義。後受英軍攻打,詹西陷落。女王身著男裝,背負養子,率部突出重圍,輾轉來到爪廖爾,與另一位起義軍領袖丹地耶 會合,準備利用爪廖爾的有利地形迎擊英軍。詹西女王在守城的戰鬥中打得很英勇,最後壯烈犧牲,死時年僅23歲。詹西女王的壯舉為印度曆史寫下了光輝的一 頁。她的英勇事跡一直為印度人民所傳頌。

起義雖然被殘酷鎮壓下去了,但大起義大大打擊了英國殖民主義者,英國人不得不從大起義中吸取 教訓,調整了對印度的政策。1858年英國取消了東印度公司,印度政府的統治權直接由英國政府承擔,向印度派遺了第一任總督,1877年,英國維多利亞女 王成為印度女王,印度完全成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統治下的印度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直接統治地區,稱“英屬印度”,麵積約占印度的三分之二;另一部分是受 英國保護的幾百個土邦,稱“土邦印度”,占印度的三分之一。英國人的殖民統治給次大陸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苦難。它對印度傳統社會結構和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 響。

“分多合少”的曆史傳統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似乎是許多國家曆史的規律。具體到一個國家, 情況很不一樣,有的合多分少,有的則分多合少。印度屬於後者。印度的曆史猶如一長河,在它的大部分時段裏,都是水流湍急而混亂,隻在少數幾個時段水麵平靜 而寬闊。印度曆史上長期處於分裂狀態,這是印度曆史的一個重要特點。非常粗略地說,印度曆史統一與分裂的時間之比大體是三比七。在曆史的大部分時間裏,無 論北印度或南印度都存在著許多大大小小的政治實體,它們之間長期爭戰不已,相互吞並。印度曆史上隻有前述三個帝國的統治超過了次大陸半數的土地,其他王朝 都隻能稱其為地方性政權。即使是這三個大的王朝,也從來沒有完全統一過次大陸,仍有諸多小王國未歸在帝國的版圖內。號稱統一了全印度的孔雀王朝,實際上也 隻不過是以宗主權加在原來的統治機構之上而已。阿育王從來沒有自稱過“印度之王”,而隻稱自己為“摩揭陀王”,並把其廣大的領土稱作“征服之地”。

複雜多樣的地理環境和分裂的曆史傳統,使印度很難形成統一的民族國家。直到英國人統治確立前夕,次大陸上隻有許多小的王國。因此,統一的“民族”、“國 家”之類的概念,在印度出現比在中國出現晚得多。“印度”(India印度)一詞來自古語“Sindhu”(中國古代譯作“身毒”),意即河流,尤指印度 河,沒有“國家”的意思。波斯人、希臘人以及羅馬人稱印度河流域的土地為“Hind”或“India印度”,但印度人直到穆斯林到來一直沒使用這個詞。穆 斯林稱他們征服的次大陸土地為“印度斯坦”。古代印度人使用“婆羅多的土地”來稱呼他們居住的土地。“Bharat”是印度神中的一位雅利安國王,因此, 這個詞的含義更多的是文化上的而不是政治上的。今日印度憲法使用兩個詞來定義其國家,一個是“India印度”,一個是“Bharat”,這在世界上是獨 一無二的。印度曆史上的一些王國或地區的名字,通常是用當地居住民族的名稱的複數形式命名,而不是以自然景觀命名。如古代的阿利迦、羯陵伽、潘查拉等,都 是民族的名字。這種情況今日依然。今日印度的許多地名,如古吉拉特、泰米爾納德、喀拉拉、孟加拉、那迦蘭等,實際上都代表著一個占多數的民族群體、一種語 言、一種宗教信仰。這也是印度人缺乏超越宗教、超越地域和種族的國家、民族意識的一個例子。

宗教的凝聚作用

說印度社會極其雜多樣,說印度曆史“合少分多”,還隻是事情的一個方麵。在複雜、多樣、分裂的背後,的確還有一些起著統一和凝聚作用的因素。正是這些因素賦予印度以統一的性質。否則,印度早就不成為印度,印度人也就不成為印度人了。

古代印度的凝聚力量主要是宗教,宗教以外的凝聚力是較微弱的。

盡管各宗教哲學派別的學說有很大的不同,但幾乎所有的派別都接受業報輪回的學說,並都將擺脫輪回達到解脫樹為人生最高的目的。知識分子都關心著相同的問 題,即探討紛繁世界背後的統一性和接近這個統一的途徑。對印度教經典的理解不僅僅限於少數的哲學家和學者。印度教習俗和印度教精神在次大陸的廣大鄉村也同 樣發揮著重要作用。無論走到哪裏,也不管哪個種族,操怎樣的語言,吠陀知識以及掌握這些知識的知識分子婆羅門普遍受到尊敬,不可接觸者受歧視的地位也都受 到承認。印度教經典《吠陀》和《往事書》有許多地方版本,為多數人所了解。古老的宗教能給次大陸各地的人民以慰藉。不管是在喜馬拉雅山的雪山之巔,還是在 克裏希納河與科佛裏河平坦的三角洲上,崇奉濕婆和毗濕奴的廟宇的尖頂高聳著。就是那些在信仰上不崇拜這些神祗的宗教團體也不能不置身於印度教環境中。兩大 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被翻譯成許多地方語言在次大陸廣為流傳,由這兩部史詩改編的故事、戲劇傳說在民眾中更是普及。這樣,兩大史詩不僅 是印度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還起著統一印度文化的重要作用。“在操泰米爾語和卡納拉語的地方的宮廷裏,古代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就像在西旁遮 普的旦叉始羅和恒河流域上遊的奈米莎林(印度教一聖地,在今錫塔普爾縣,相傳是古代聖者撰寫《往事書》的地方)的知識界中一樣被虔誠地研讀著。”印度教文 化不僅影響了所有的印度教徙,甚至也影響了外來的基督教徙和伊斯蘭教徙。



宗教的統一作用還表現在民族認同上。在印 度,宗教不僅是一種信仰和一種生活方式,同時也是一種民族認同,我們中國人把國家、民族看得比較重,正像“國家”、“民族”這兩個名詞本身表明的那樣,中 國人把“國家”、“民族”與自己實際生活的圈子——家庭、宗族密切聯係起來,“亡國”幾乎是“亡種亡族”、“亡教”的同義語,而在印度,對民族和文化的認 同主要在宗教。人們生活的重心不在國家政治上而在宗教。在這種情況下,亡國未必等於亡族亡教。印度人曾經容許無數民族統治者君臨其上,很大的一個原因在於 他們不大在意什麽人來統治剝削他們——無論是本地人或異邦人。對他們而言要緊的是宗教而不是政治;是靈魂而非軀體;是無數的來生而非暫駐的今生。外來民族 可以占領國土、掠奪財富、焚燒廟宇、屠戳人民,卻無法改變印度教信仰。國家滅亡而印度教不會亡,印度教不亡民族就不會亡。甚至那些最強有力的統治者也領略 了宗教的力量:旃陀羅笈多皈依了耆那教,阿育王成了聖者,希臘人國王彌南陀虛心地向佛教徙請教,殘暴的遊牧民族首領迦膩色伽王最後成了虔誠的佛教信徙,阿 克巴大帝幾乎皈依了印度教。在本世紀內史無前例地統一了印度全境的偉人甘地,與其說是一個政治家毋寧說是一個聖者。古代印度沒有使用武力,其文化卻在亞洲 廣大地區內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宗教上的巨大的凝聚力和影響力是印度屢被征服卻未被同化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值得印度人引以驕傲的。

殖民統治帶來的副產品

近年以來,印度出現了新的、跨地區、跨宗教的凝聚力量。西方殖民統治既給印度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然而在客觀上也為印度各勢力的聯合起了一定的作用。與古 代異民族的入侵不同,英國是同較先進的工業技術一起進入印度的。為掠奪印度而修建的鐵路、公路以及郵電通訊等設施第一次把次大陸各個孤立閉塞的地區聯係起 來了。

印度本來部族眾多,語言多種多樣,殖民政府把英語作為官方語言,使南印度操泰米爾語的婆羅門與北印度操印地語的婆羅門第一次有了交流思想的可能。

西方式現代軍隊的建立意義更為重大。這支軍隊與古代征服者土耳其人和莫臥爾人的軍隊不同:第一,征服印度之後不是根據作戰功勞的大小分封土地,而是實行 薪晌製。這就從根本上消除了受封者日後勢力增大以致發展為地方割據勢力的現象;第二,這個軍隊不是由單一種族、單一宗教信仰的人組成,軍隊中既有錫克人, 也有泰米爾人。這實際上是在印度第一次建立了超越種族、種姓集團和宗教信仰的社會組織。軍隊的建立增強了英屬印度政府控製社會的能力。它首先是用來鎮壓印 度人民的反抗,對那些尚未在英國人直接統治之下的各個土邦起著很大的震懾作用,因而地方割據力量受到空前未有的強有力的抑製。另一方麵,也起到了抑製反社 會力量的作用:攔路搶劫、打家劫舍的盜匪受到圍剿,以偷盜、搶劫、殺人為職業的“犯罪部落”受到打擊。所以,如果說,英國人的征服與統治也像古代異民族對 印度的征服與統治一樣起到了係結各分裂勢力的作用,那麽這根係結的繩子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粗大更有力。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印度人才第一次有了“統一印 度”、“印度民族”這樣的概念。甚至可以說後來民族主義以及民族解放運動的出現和發展都是以英國人的征服所帶來的統一結果為前提的。

以前政府力量弱小,政府的許多職能是由種姓集團和村落完成的。英國人建立統治後,采取了逐漸削弱種姓和地方集團的力量、強化政府作用的政策。現代印度人從 英國那裏繼承了一套彈性較大的西方式政治製度。這種政治製度從整體上看符合印度社會複合、多元和分散的性質。這種民主是各階層、各教派、各種姓集團的“狂 歡節”,為他們提供了發泄不滿的渠道或安全閥,從而維係著印度各種力量的平衡,達到了凝聚作用。一部無所不包的、世界上最長的憲法,為印度各民族、各宗教 信仰、各地方力量提供了一個富有彈性的基本框架。印度現行的西方式政治製度有許多問題,但它的確起著將印度各種因素凝聚到一起的作用。首先,現代西方政治 製度體現的“權力分散”原則,適應了印度曆史上長期地方分權、中央對地方控製能力相對弱小的特點;其次,西方政治製度體現的“權力分享”、“權力平衡”原 則,與印度種姓製度形成的權力模式相近。第三,現代西方政治製度體現的多元價值觀、言論信仰自由原則,符合印度社會宗教信仰多樣性的特點。獨立後,印度語 言、教派、種姓、民族等各種分裂因素一直是對其統一的挑戰,但印度一直沒有分裂,很大原因在於有了這根帶有彈性的繩子,這種政治體製為印度提供了一種“膠 合板”式的凝聚,國家、民族的統一係於各種力量之間的相互製衡,從而保證了整個國家的統一。

這個銅盤大約是莫臥爾王朝晚期製的(17-18世紀)。

 

Posts: 1250
國公 replied 4 months ago...

唐僧取經路線圖


玄 奘,俗名陳褘,602年出生於洛陽偃師市,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創始人,出家後遍訪佛教名師。太宗貞觀三年(公元629 年),玄奘從京都長安出發,曆經艱難抵達天竺。遊學於天竺各地,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長安,在大慈恩寺等寺院進行研究和翻譯佛經直到圓寂(公元 664年)。玄奘所譯佛經,多用直譯,筆法謹嚴,所撰有《大唐西域記》,為研究印度以及中亞等地古代曆史地理之重要資料。玄奘的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例如 《西遊記》中心人物唐僧,即是以玄奘為原型。

唐玄奘取經路線為何舍近求遠?

唐僧從西安出發,一共走了十萬八千裏,換算一下就是五萬四千公裏。大家都知道,繞赤道一圈,才四萬公裏,套用某奶茶廣告語就是“唐僧走的路足足可以繞地球一圈”,印度就在亞洲,沒那麽遠吧,完全暈菜。

看了唐僧的取經線路圖,你就知道唐僧這路繞的啊,不會是故意湊夠十萬八千裏圖個好聽吧?

唐僧取經路線圖 唐玄奘取經路線為何舍近求遠?

拋開西遊記的神話成分不說,以上地圖就是實實在在唐玄奘法師當年的取經路線圖。從地圖上看,唐僧要是從西藏或雲南進入印度的話,要至少近2/3的路程,唐僧為何舍近求遠呢?

1、唐僧當時沒有世界地圖。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人們對世界地理位置完全是局部認識,我還記得鴉片戰爭都開打了,道光皇帝還問“英吉利到回疆有無旱路可通”之類的問題。更別說比清朝更早近一千年的唐朝,唐僧當時真不知道該如何走直線。

2、雲南、西藏在唐朝的時候,大部分地區仍屬於未開化或未知地區,人跡罕至,路徑稀少甚至是沒有,唐僧要是能爬上珠峰,再從山那頭下去,進藏南,那真成神仙了。

3、反觀唐僧走的這條路,雖然現在看上去很繞遠,但在古代,卻是一條很成熟的到印度的路線,也是被證明到印度可行的路線,因為這條路線與有漢以來,商旅們走了千年的絲綢之路,正是一條路.

唐僧取經路線圖 唐玄奘取經路線為何舍近求遠?

同樣的是從西安出發,途經新疆、中亞,然後南下到達印度,這條路是古代旱路到達印度的唯一一條路,所以唐僧走這條路有其時代背景,雖然繞遠,但也沒辦法,畢竟這條路很多人走過,沿途也有補給。

現 在對照世界地圖,看唐僧當年走的路線,仍然十分佩服唐僧的毅力和勇氣,這條路線現在測量的話,其實就是五萬多公裏,真的是名副其實的“十萬八千裏”。唐僧 不比商賈駝隊,有駱駝也有同伴照應,唐僧依靠自己的雙腳硬是走完了這段路程,你可以想見一個孤單瘦弱的背影在大漠裏默默一點點的向前走,這份執著的信念還 是讓人有些感動的。

看到絲綢之路的地圖,也會由衷感歎到古代漢唐盛世,中國的強盛與繁華,貿易通達世界各地。記得看《西遊記》時,唐僧自 報家門時,一般都會說“貧僧自東土大唐而來”,所有接待的國王都會由衷的說一句“原來是來自大唐的高僧”。這句話,其實也隱含著兩層意思,一是唐僧步行萬 裏到這裏不簡單,又儀表堂堂,談吐有致是高僧;二則因為大唐盛名在外,國王們見了大唐的人,都會高看一眼,好生款待,並順利換取通關牒文(也就是護照)。

唐僧取經是盛唐文化繁榮的一個反映,也是古代中國人自信、開放、勇敢走向世界,與世界交流的一個例證。

取經路線(修正版)

公 元六二八年秋,玄奘進入北印度境, 從那揭羅喝國(阿富汗之賈拉拉巴德)東南山行五百裏,至健陀羅國都城布路沙布羅(巴基斯坦白沙瓦市西北)―東北行百餘裏,渡印度河至布色羯羅伐底城 ―東南三百多裏,至烏鐸迦漢荼城(巴基斯坦阿托克之北,印度河渡口)―北涉山川行六百餘裏,入烏仗那國(巴基斯坦西北邊境省杜西裏山西北)―南渡印度河。 至坦叉始羅國(巴基坦拉瓦爾品第周附近)―東南山行五百裏,至烏刺屍國( 巴基斯坦東北境) ―東南登危道度鐵橋行千餘裏,至迦濕彌羅國(故都在今克什米爾印度控製區之斯利那加)―西南逾涉山澗行七百餘裏,至半嗟國(今克什米爾的朋奇)―東行四百 餘裏,至遏羅?^補羅國(今克什米爾西南端的拉加奧利)―東南下山渡水行七百餘裏至磔迦國(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區)。

故城奢羯羅(錫爾亞科 特)―東行五百裏,至那仆底國(印度旁遮普邦費羅茲普爾)―東北行百五十裏,至達那國(印度旁遮普邦賈朗達爾)―東北行七百餘裏,至屈露多國(印度北部西 姆拉之西北)―南行七百餘裏,越山度河至設多圖盧國(印度北部沙特累季河流域)―西南行八百餘裏,至波裏夜坦羅國(印度北方邦貝拉特地區)入中印度境―東 行五百裏,至秣兔羅國(印度馬土臘西南的馬霍裏)―東北行五百餘裏,至薩他泥濕伐羅國(印度旁遮普邦的塔內沙爾)―東行四百餘裏,至祿勤那國(印度北部羅 塔克之北)―河東行八百裏,渡河東岸至秣底補羅國(印度北部羅希爾坎德的曼達瓦爾)―北行三百餘裏,至婆羅吸摩補羅國(印度北部加爾瓦爾地區)―東南行四 百餘裏,掣坦羅國(印度北部拉姆那加爾)―南行兩百餘裏、渡河,西南至毗羅那拿國(印度北方別爾沙爾)―東行兩百餘裏,至劫比他國(印度法魯卡巴德)―東 南行兩百餘裏,至時稱霸五印的戒日王直接統治的羯若鞠闍國(曲女城國,印度恒河與卡裏河匯流處的卡瑙季)―東南行六百餘裏,渡恒河,南至阿喻陀國(印度法 特普爾的阿普依)―東行三百餘裏,北至阿耶穆法國(印度北部貝拉和賴巴雷德一帶)―東南行七百餘裏,至缽羅耶伽國(印度北方邦阿拉哈巴德,戒日王每五年一 次的無遮大會在此舉行)―西南入大森林,行五百裏,至僑賞彌國(印度阿拉哈巴德西南約五十公裏的柯散)―東行五百餘裏,至索迦國(印度畢塞浦爾)―東北行 五百餘裏,至室羅伐悉底國(舊稱舍衛城,印度北部巴爾蘭普爾西北約二十公裏處,有給孤獨園,為中印度,佛說法行道的重要場所)―摩揭陀國(印度比哈爾邦的 巴特那和伽耶(格雅)地區,都城為王舍城今印度臘季吉爾以北數公裏處)。摩揭陀國的王舍城和拘薩羅國的舍衛城為 佛陀一生居住,傳道時間最長的地方。

公 元六三一年,玄奘終於到達他向往已久的摩揭陀國那爛陀寺,時約十月初,這是他離開長安的第五年,那爛陀寺故址在今印度比哈爾邦巴特那縣的巴爾貢村。今遺址 旁建有玄奘紀念堂,為1956 年周恩來訪印時中國捐資三十萬建的。年( 唐貞觀元年) 八月自長安出發―秦州(今天水)―蘭州―涼州(武威)―甘州(張掖)―肅州(酒泉)―瓜州(安西)―渡葫蘆河(窟窿河)。至唐玉門關(安西縣城東五十公裏 疏勒河南岸雙塔堡)―沿葫蘆河上溯十裏許過關―過五烽。行八十餘裏到第一峰(白墩子)―避開第二烽(紅柳園)第三烽(大泉)。直抵第四烽(馬蓮井)―繞過 第五烽(星星峽),便出了當時大唐帝國控製的疆域―往西北行百餘裏沙漠,水盡,險些喪命―行徑八百裏瀚海(莫賀延磧)到達伊吾(哈密)―白力城(鄯善)― 高昌王城(吐魯番)―無半城(布幹台)―阿父師泉(托克遜縣阿拉本布拉克),宿於泉側―西上銀山(天山南脈庫木什山,南北疆之界線)―入阿耆尼國(焉耆 縣)―王城(焉耆縣城四十裏舊城)。

渡孔雀河,過鐵門關,輪台,入屈支國(龜茲,今輪台,庫車縣境)―西行六百裏,至跋祿迦國(阿克 蘇)―西北行三百裏至淩山(阿克蘇境內烏什城西部的天山別迭裏山口,海拔4284 米,出山口即出今中國境,經七晝夜翻越險峻的冰山,從高昌帶來的小徒弟死2 個,兵卒凍斃十之三四)―山行四百裏,至大清池(吉爾吉斯斯坦西北部伊塞克湖,亦稱熱海)―沿湖西北行五百裏,至素葉城(亦稱碎葉,今吉爾吉斯之托克馬克 西南八公裏處)―西行四百裏,至千泉―西行一百五十裏,至邏斯城(今哈薩克斯坦江布爾城)―南行十餘裏,至小孤城(三百餘戶的小城,均為突厥劫掠而來的中 國人)―西南行兩百裏,到白水城(烏孜別克斯坦塔什幹東北)―西南行兩百裏,至恭禦城―南行五十裏,至赤建國(烏茲別克塔什幹地區汗阿巴德)―西行兩百 裏,至赭時國(今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城西五十公裏處)―南行千餘裏,至沛汗國(烏茲別克斯坦與吉爾吉斯斯坦之間)―西行千餘裏,至堵利瑟那國(塔吉克斯坦 費爾幹納盆地)―西北行入大磧(今錫爾河與阿姆河之間大沙漠)―行五百餘裏,至颯秣建國(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北三公裏處,其內城東門叫中國門)―西行三 百餘裏,至屈霜你迦國(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西北一百公裏處)―西行兩百裏,至喝捍國(烏茲別克斯坦紮木博爾)―西行四百裏,至捕喝國(烏茲別克斯坦布哈 拉)―西四百裏,至伐那國(烏茲別克斯坦篾爾甫)―西五百裏,至貨利習彌迦國(烏茲別克斯坦基華城)這裏已近鹹海,為玄奘行程中的最西之地―西南三百餘 裏,至羯霜那國(烏茲別克斯坦以南的沙赫裏夏勃茲)―西南行兩百餘裏入山,重登帕米爾高原,先前翻越蔥嶺是走的高原東北邊緣進入西突厥,如今則要翻越它的 西部邊緣才能到達北印度―山行三百裏,至古代中亞向南的重要交通孔道,帕米爾高原的險要隘口―鐵門關(烏茲別克斯坦南部達爾本特之西)―出鐵門,至睹貸羅 國故地,沿河岸而行至坦蜜國(烏茲別克斯坦南界鐵爾梅茲)―東南行數百裏至活國(阿富汗北部昆都士)―西行數百裏,至縛喝國(阿富汗馬紮裏沙夫以西之巴爾 赫)―南行入揭植國(阿富汗得哈斯城)―東南入大雪山,山行六百裏,入梵衍那國(阿富汗之巴米揚,有被塔利班炸毀之一百四十五尺的巴米揚立石佛像)―東南 行兩百餘裏度大雪山,至小川澤出梵衍境,翻越黑山,至迦畢試國(阿富汗喀布爾流域)―東行六百裏,越黑嶺,進入當時的北印度境,至濫波國(阿富汗東北的拉 格曼省)―南行渡河,至那揭羅喝國(阿富汗之賈拉拉巴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