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元代瓷 zt

(2014-03-04 00:56:28) 下一個

元代瓷 

 

中國陶瓷發展到了元代出現了新的變化:元代以前陶瓷產地大多在北方,以生產單色釉器為主。元時生產重心南移,確立了以景德鎮為中心,南北其他各窯場百花齊放的生產格局。目前還有專家們提出元代中國製瓷業有兩個中心,即景德鎮和龍泉。但無論是隻有一個中心還是有兩個,元代製瓷業中心在南方這是無庸置疑的。 元朝的統治者們出於自身斂財的需求而大力發展瓷業、製瓷生產技術的日螓完善、人們審美觀點逐步改變這三大因素給古老的瓷業生產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以彩繪青花瓷與釉裏紅為代表的釉下彩瓷成了新貴,而瓷器繪畫裝飾也變為主流。

編輯摘要

目錄

[ 隱藏 ]
1 總體介紹
2 元代樞府瓷
3 元代青花瓷
4 鑒賞技巧
5 珍品介紹
6 藝術作品

元代瓷 - 總體介紹

元代瓷元代瓷
元代製瓷業是宋,金製瓷業的繼續和發展。元瓷夾在宋和明清兩個製瓷業高峰之間,過渡性十分明顯。一方麵,宋、金時期的一些名窯,如磁州窯、鈞窯,景德鎮窯,龍泉窯的傳統產品仍在繼續燒造,特別是龍泉,青白係諸窯,由於外銷的需要,大件器型增多,生產規模普遍擴大;另一方麵,元代中晚期景德鎮又正式燒出了青花,釉裏紅,鈷藍釉,銅紅釉,卵白釉等新品種,為它日後成為瓷都奠定了基礎。

元朝統治時期,北方定窯、耀州窯已經走向衰落,鈞窯和磁州窯則繼續發展。元代鈞窯係的燒造中心仍是河南禹縣。這時期鈞瓷的影響比宋朝還大,燒鈞瓷的窯口在河南廣有分布,河北、山西也有,形成了一個鈞窯體係。和宋、金不同的是元鈞瓷的胎子更厚,更粗糙、疏鬆,有砂粒及砂眼,胎子顏色深灰或土黃。胎釉結合不如宋鈞緊密,釉子胳粗,有大氣泡和棕眼。顏色一般是月白色或藍灰色,個別器物上有紫紅色彩斑,是人工有意塗抹而不是釉中所含銅元素在高溫中的自然暈散。釉厚,自然垂流多不到底,底足無釉,露深黃色或淺褐色胎。
  
元鈞瓷一般光素無紋,爐、罐、瓶等立器有的模印貼花或堆塑紋飾,紋飾模糊不清。元鈞瓷常見有盤、碗、罐、爐、瓶、盆等。碗多斂口,收腹,小圈足,底足心有旋削殘留的雞心凸起。爐多直口或淺盤口,直頸,鼓腹,有3個小尖足或獸足,有的有耳。

宋代鈞窯瓷器相比,元代鈞窯瓷器流傳後世的數量要多,但其價值與宋鈞卻相差很大,主要是因為元鈞瓷胎質粗鬆,釉色僵硬,存世量多。在這一時期景德鎮的工匠們發明了瓷石加高嶺土的二元配方,使得瓷胎堅細密實而可製作大器。青花原料出現進口波斯鈷,發色濃豔青幽有鐵鏽斑。樞府瓷是元官府浮梁瓷局直接管轄下的瓷廠所生產,它分兩種,一是專為元官府定燒的日用器,特點是釉層厚潤失透如鵝蛋青,胎質細潤呈灰白色。還有就是接受民間定燒的瓷器,包括出口瓷和內銷的瓷器。這類瓷器通常釉水較薄,胎土淘煉不甚精細,經常可以看見有鐵質附著在胎底。
  
龍泉是元代另一瓷業中心,主要生產出口瓷器。梅子青是元龍泉的頂級產品,由於使用石灰堿釉其顏色青新潤澤如初熟的梅子,露胎處常為朱紅色,這是因為胎土含鐵,在二次氧化時變成紅色。紫口鐵足的哥窯瓷也應是這一時期生產的仿宋官窯器。直到今天我們仍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內看到精美的元龍泉青瓷。元時其他各窯場如北方的均窯,磁州窯係,南方的福建各窯及景德鎮影青瓷同樣也都具有明顯的時代特怔和地方風格。 

元代瓷 - 元代樞府瓷

元代瓷元代瓷
到元代瓷器,人們自然會想到元代青花,實際上,元代創燒的卵白釉瓷也是朝廷定燒的一種高檔瓷器,在當時極富盛名。卵白釉是在宋代景德鎮青白釉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其色白微青,呈失透狀,頗似鴨蛋殼色,故稱之為“卵白釉”,卵白釉深受元代朝廷的喜愛,常命景德鎮窯燒製供官府使用,“有命則供,否則止”,傳世品以元代最高軍事機構“樞密院”定燒的卵白釉瓷為多見,樞密院定燒瓷在盤、碗器的紋飾中印有“樞”、“府”二字,故卵白釉又稱之為“樞府”釉。

元代“樞府”瓷製作規整,品質優良,多有印花裝飾,紋飾題材以雲龍和纏枝花卉紋為常見,因“樞府”釉屬乳濁釉,故紋飾不太清晰。“樞府”瓷與民用的白釉瓷相比,顯得尤為精致,修足規整,足底無釉,底心有乳釘狀凸起,胎體厚薄適中,是至今所知元代官用之器的名品。

長期以來,因“樞府”瓷傳世品極少,元代“樞府”瓷僅為文博界所了解認識,1982年在安徽省歙縣曾出土一批窯藏元代“樞府”瓷,其中有折腰碗、盤,為人們進一步認識元代“樞府”瓷提供了十分珍貴的實物資料,引起了國內外陶瓷界的極大關注,故宮博物院古陶瓷專家看後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著名古陶瓷鑒定家李輝柄說:“元瓷珍品的不斷發現,逐漸糾正了因長期缺乏考古資料而形成的元瓷量少質粗的偏見,改變了陶瓷研究中重宋、明而輕元的傾向。”

元代瓷 - 元代青花瓷

                                 

元代瓷元代瓷

【簡介】
青花是運用天然鈷料在白泥上進行繪畫裝飾,再罩以透明釉,然後在高溫1300攝氏度上下一次燒成,使色料充分滲透於坯釉之中,呈現青翠欲滴的藍色花紋,顯得幽倩美觀,明淨素雅。青花是我國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裝飾,是釉下彩瓷的一種,也是我國陶瓷裝飾中較早發明的方法之一。Z7p帝國開發 清代龔軾在他的《陶歌》中這樣稱讚青花瓷:“白釉青花一火成,花從釉裏透分明。可參造化先天妙,無極由來太極生”。

【鑒賞】

古代陶瓷款識,是鑒定其製作年代的重要依據,由於曆代青花瓷的款識的字體、寫法、料色和風格都有其顯著的特點,因此,隻要掌握了款識的基本規律,就能準確地判斷古瓷的時代、窯口。古代青花瓷款識中的書法、圖案,對於書畫、篆刻藝術的創新也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特點】

青花是我國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裝飾,也是我國陶瓷裝飾中較早發明的方法之一。其特點一是著色力強,發色鮮豔,呈色穩定;二是紋飾永不退色;三是豐富多彩,明淨素雅,有中國水墨畫的藝術魅力;四是不含鉛、砷等有毒元素,對人體無毒副作用;五是不但適合裝飾餐、茶具等日用瓷,而且也適合裝飾花瓶、大缸等陳設瓷;六是其製作原料含鈷天然礦物蘊藏豐富。

【曆史】

青花瓷器起始於唐宋,但了元代,景德鎮青花瓷器的製作已經成熟,這是我國製瓷史上的時代的進步。元代以前,影青刻花的運用較為普遍,自莊重渾厚的青花出現以後,影青刻花的裝飾變便漸漸退居次要地位。明代永樂、宣德年間,成化年間,嘉靖、雍正、乾隆三朝的青花,以康熙朝的青花最為突出,有瑩澈青翠、明亮靜麗的藝術效果,因此在明清兩代,青花瓷成為中國瓷器生產的主流,備受人們喜愛,成為帝王嬪妃、達官貴人的必備之物。就連歐洲人也常以珍藏青花瓷來炫耀自己的富有。據說15世紀的薩克森國王,竟用4隊近衛軍向鄰國君主換取12個青花瓷瓶,來取悅新的王後。Z7p帝國開發

新中國成立後,景德鎮的青花瓷器繼承曆代優秀傳統,開發了清新、明麗、具有時代氣息的新品種,在禮品瓷、展品瓷盒內外銷商品瓷等方麵,都獲得了顯著的成效。不但國家機關、人民大會堂和我國駐外100多個使館選用了青花瓷器,全國各大中城市的賓館、飯店,甚至單位團體、家庭等幾乎都用青花瓷器。更值得一提的是,青花瓷器已成為我國外交禮儀上的珍貴禮品。如美國總統尼克鬆1972年訪華時,周恩來總理送給他一套名貴青花餐具;1978年10月鄧小平副總理訪日以青花文具禮贈日本皇太子、福田首相。Z7p帝國開發

現代景德鎮青花瓷器從總體上看,釉質白裏泛青,青料發色青翠,造型美觀大方,裝飾有古樸典雅的藝術效果。在眾多的青花品種中,人民瓷廠生產的“青花梧桐餐具”是青花瓷中的代表產品。它由數十件乃至一百幾十件大小不同、器型各異的瓷器配套組成,器型輕巧大方,輪廓秀麗勻稱,線條工整細膩,色彩和諧誘人。Z7p帝國開發

梧桐”是指青花傳統畫的名稱,“梧桐”為呈吉祥之意,這是根據我國民間傳說“梧桐引得鳳凰來”的美句而定的。畫麵通過點、線、麵的巧妙結合,對江南的園林風光做了理想的描繪:近處是石橋杏仁、花鳥樹林、樓台亭閣,遠處是層巒疊嶂、平波蕩舟,如此湖光山色,確有“白浪青峰非人間”的意境。藝人運用中國畫散點透視法,將繁雜的景、物、人鋪敘在一幅畫麵上,運用吊珠圖案裝飾,中間襯以民間象征吉祥的“八寶”圖案紋樣。整個畫麵構思深邃,寓意深刻,具有強烈的民族色彩和東方藝術風格。優秀畫麵除“梧桐”外,還有芙蓉、海棠、滿蓮、敦煌、雙龍、錦葵、金魚等裝飾,或豐滿嚴謹、端莊秀麗,或揮灑自如、詩情畫意,令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1979年人民瓷廠生產的青花梧桐餐具榮獲國家優質產品金質獎,1984年又榮獲法國萊比錫、捷克布爾法、波蘭波茲南國際博覽會三枚金質獎章。

【裝飾】

青花陳設瓷裝飾更為精美,如繪有蘇州園林、北京天壇頤和園桂林山水、廬山風景、“四美圖”、“史湘雲就最少要眠”等紋樣的千件青花缸、萬件和超萬件青花瓶,畫麵生動,料色層次清晰,裝飾別具一格。Z7p帝國開發

民間青花是來自民間、淳樸活潑的一種青花瓷器裝飾形式。民間青花最大特點在於用筆流利豪放、點染錯落有致。如畫山水小景,僅兩棵雜樹,一個山坡,一條小溪,著筆不多,卻把幽靜秀麗的大自然美景描繪的意趣無窮。不少嬰戲圖中的小孩,五官發眉可以完全不著筆墨,隻在圓圈商洛以濃料就成小孩的頭部,天真活潑的形態卻表現得惟妙惟肖。

【款識】

我國古代青花瓷,繪畫裝飾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圖案款識種類繁多,各個時期的款識均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根據青花瓷款識的形式、種類來看,主要可分為紀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讚頌款和紋飾款五大類。 Z7p帝國開發

(1)紀年款 Z7p帝國開發

在青花瓷上,用寫、刻、印等方法標明瓷器燒造年代的款識,稱為紀年款。我國古代瓷器款識,以紀年示為主,紀年款又帝王年號的年款和以天幹地支表明年號的幹支款兩類。明代永樂年間,在青花瓷上開始出現紀年款,篆書字體飄逸流暢,邊飾蓮瓣紋。宣靖款端莊剛勁。成化款鐵劃銀鉤,釉麵有雲蒙氣。嘉靖款筆畫粗重,勁中藏秀。前人曾將明代紀年款歸納為:“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雜”五句話。清代康熙款字體工整,青花料色明麗。雍正款楷書蒼勁有力,格式講究。乾隆、嘉、道光款多為篆體,字體排列緊密,猶如一枚篆印。近代款識中“江西瓷業公司”款較多,楷書秀逸,其中還有英文款識“CHINA”,是近代出口瓷的標誌,是青花中最早使用的英文款。民窯青花瓷的紀年款很少,有“大明年造”等,字體草率。書寫得很隨意。 Z7p帝國開發

(2)吉言款 Z7p帝國開發

書寫含有吉祥寓意的詞句,民間青花瓷上常普遍見到。字體多為行草,瀟灑飄逸,一氣嗬成。“福壽康寧”、“長命富貴”、“萬福攸同”等語句表達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 Z7p帝國開發

(3)堂名款 Z7p帝國開發

以典雅的堂名、人名書寫在瓷器上,作為私家收藏的標誌。有“浴硯書屋”、“若深珍藏”、“白玉齋”等。堂名款瓷的製作精良,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Z7p帝國開發

(4)讚頌款 Z7p帝國開發

寄托了陶瓷藝術對瓷器的喜愛之情,如“玉石寶珍”、“今古珍玩”、“昌江美玉”等。“哥瓦弟玉”四字款,清新俊逸,很有意思。“瓦”即陶,比瓷器曆史悠久,是為大哥,而瓷又比美“玉”更潔白光潤,“玉”就隻能屈居為“弟”了。 Z7p帝國開發

(5)紋飾款 Z7p帝國開發

又叫“花樣款”,以簡練的圖案裝飾器底,為民間青花瓷的特色款識,與篆刻中的“肖形印”有異同工之妙。圖案有博古圖、暗八仙、八吉祥等。紋飾款中的“豆幹款”為菱形框架結構,猶如現代建築中的高樓大廈,是民間作坊的記號,又叫“花押”。

【色料】

“蘇麻離青”又稱“蘇尼勃青”,是元末明初景德鎮青花瓷器使用的一種優質色料,據專家考證來自於伊拉克。Z7p帝國開發

明代永樂年間,鄭和七次下西洋從伊斯蘭地區帶回一批“蘇尼勃青”料,這種青料含有高鐵低錳,在適當的火候燒造下呈現出藍寶石般的鮮豔色澤來,同時又因含鐵高,在燒製過程中在青花上會出現黑斑點,平添了幾分自然美,這也是永樂青花瓷器的一大特色。

元代瓷 - 鑒賞技巧

元代瓷元代瓷
一、辨態質。首先要看底足無釉的露胎處及器身的縮釉部分。像元代的青花和釉裏紅與前代器物相比胎骨較潔白;而近現代仿品胎質則較堅密,胎骨顏色更加精純如玉。

二、辨紋飾。元代青花器物雖紋飾層次多,畫麵滿,但大多繁而不亂。如一個器物上所畫圖案多達七八層,也主次分明,有釉邊角紋飾、主題紋飾和次要紋飾之分。其繪畫風格皆受當時人畫寫意手法的影響,不論是花草、山水、人物等,均生動活潑,筆法揮灑自如。而現代的仿品,其外形與紋飾雖然幾可亂真,但繪畫的筆法卻生硬滯澀,毫不流暢灑脫。

三、辨釉色。元代官窯燒製的青花瓷所用的青花料是含鐵量較高的進口鈷礦料。因而經過高溫燒製後,顏色鮮豔,色散暈。但現代仿品所用的青花料大多數為國產料,含量高,含量低,經過燒製後所呈現的顏色為暗藍色,沒有元代官窯青花瓷那種鮮豔深沉的感覺,釉光也有不同,元代瓷器的釉麵在器物表麵必然閃現一種深沉的舊光澤,這種舊光澤天然渾成,並無刻意造就痕跡。

元代瓷 - 珍品介紹

元代青花瓷

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成功地燒製出青花瓷器。我國國內現存各地傳世、出土的元代青花瓷有 100多件,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元青花瓷有200多件。

元代中、晚期青花瓷器,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多為小件器物,胎子輕薄,不甚精細,多為青白、乳白半透明或影青釉。青花的顏色灰暗迷蒙,紋飾稀疏但奔放灑脫,有的可以說相當潦草,常見器物有高足杯、碗、盤、香爐、小罐、蒜頭瓶、玉壺春瓶等,多為日常生活用品,這類青花瓷器當時生產數量有限,屬民用瓷。另外一類青花瓷器,以大件器物為多,其共同特點是大器者胎體厚重,小件輕薄,色白致密,透明釉白中閃青,青花顏色濃豔鮮亮,色濃處有黑褐色斑點。該類器件做工精良,紋飾層次多,有的甚至多達10來層,畫得很滿,但繁而不亂,層與層之間留一周空白,器底端兩層之間無空白,每層紋飾內容之1 間沒什麽關係,如經常是在纏枝菊、蕉葉、纏枝蓮、纏枝牡丹之間夾雜雲鳳、雲龍、雜寶、海水江牙等,將毫不相幹的紋飾組合在一件器物上。這類瓷器國內傳世品極少,墓葬出土也不多見,絕大多數是窖藏出土。估計是由於當時發生了某些突然變故,在不便隨身攜帶的情況下,埋於地下保存的。
                                                        

元代瓷元代瓷

估價:RMB3500000一4500000 成交價:RMB6503794
此罐直口,頸部稍高,鼓腹,圈足。通體紋樣密滿,然層次分明,排列井然有序。肩腹兩側堆貼獸耳,有孔,可供串環之用,器身牡丹花瓣與瓣之問以串珠相隔,花葉碩大,具有元代紋樣特征。
                                                             
元代瓷元代瓷

此瓶線條圓潤流暢,通體繪青花紋飾。肩部為雜寶紋及纏枝牡丹紋,腹部繪漢代典故"蕭何月下追韓信"的人物故事及梅,竹、鬆、芭蕉、山石等紋樣,下部有寶蓮紋。雖通體裝飾各種圖案,但繁而不亂,層次分明,其藝術成就之高,在元青花瓷中似可奪冠。

元代瓷 - 藝術作品

                                                                     元代瓷塑劉海蟾(圖)
                                            

元代瓷元代瓷

磁州窯是我國北方的著名民窯,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最突出的成就,是其產品濃厚的民間藝術風格。

這是一尊元代磁州窯燒製的瓷塑——劉海蟾。披發,跣足,手持金錢一串,在戲弄一隻三足蟾。造型生動,正是民間傳說中的神仙劉海蟾的那種形象。瓷塑高約15公分,灰胎之上施以白色化妝土,褐彩為發、為目、為衣袖和領口紋飾,醬彩為錢和蟾,然後照以透明釉,正是磁州窯的彩繪特征。而細細看來,妙在劉海蟾的嘴唇上恰恰是一點紅彩。

值得注意的是,劉海蟾的名頭在元代時才開始響起來,據《畿輔通誌》載:“劉鉉英,號海蟾子,陶真於泰華、終南之間。元至元間,詔贈‘明悟弘道真君’。”成為道家南宗之祖,民間則傳為神仙。由此看來,這尊瓷塑當是元代前至元之後的作品。人們對劉海蟾這個神仙的崇敬與喜愛之情,當時便通過瓷塑藝術表現出來,說明這很可能是中國民間對劉海蟾最早的造像之一了。這一形象以致影響到明、清青花瓷紋飾中劉海蟾的大量出現,故這更增加了這尊瓷塑的收藏和研究價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