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瓷胎畫琺琅zt

(2014-03-12 21:02:58) 下一個
瓷胎畫琺琅

 

 

琺琅彩瓷即瓷胎畫琺琅。

瓷胎畫琺琅是琺琅彩瓷的正式名稱,是將畫琺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種釉上彩瓷。琺琅彩瓷的裝飾工藝,即琺琅彩,也稱為瓷胎畫琺琅是專為清代宮廷禦用而特製的一種精細彩繪瓷器,部分產品也用於犒賞功臣。據清宮造辦處的文獻檔案記載,其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辦處琺琅作的匠師將銅胎畫琺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創製的新瓷器品種。琺琅彩盛於雍正乾隆年間,屬宮廷壟斷的工藝珍品。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鎮禦窯廠特製,解運至京後,在清宮造辦處彩繪、彩燒。所需圖式由造辦處如意館擬稿,經皇帝欽定,由宮廷畫家依樣畫到瓷器上。琺琅彩瓷創燒於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時盛行。清代後期仍有少量燒製,但燒造場所已不在清宮中而移至景德鎮。初期琺琅彩是在胎體未上釉處先作地色,後畫花卉。康熙朝琺琅彩瓷器多以藍、黃、紫紅、鬆石綠等色為地,以各色琺琅料描繪各種花卉紋,其色彩、繪畫、款式皆同於當時的銅胎畫琺琅。
 

1曆史

故宮藏清康熙皇帝琺琅彩纏枝牡丹紋碗

  故宮藏清康熙皇帝琺琅彩纏枝牡丹紋碗

相傳曆史上在我國江西瓷都附近,曾有一產胡姓人家,世代燒瓷為生。他家的瓷製品因 為精美得到了百姓的歡迎,也就驚動了官府。乾隆南巡時他的臣子將胡姓製瓷獻給皇上,得到皇上大大讚美。大臣想讓胡姓人進宮專為皇上和皇宮製瓷。 因為種種原因姓胡的不願意進宮,於是大臣們在宮裏特設一個窯,按照胡姓人的燒製方法燒製出了精美的琺琅彩瓷器。為了表宮裏與民間的不同,也為了顯示這種瓷器的出處,有人就將“胡”字拆開,將專為宮中燒的這種琺琅彩瓷器叫做 “古月軒”。
傳說很有味道,但琺琅彩瓷器的出現是瓷器發展史上的一個必然產物琺琅彩瓷器的前就身是景泰藍,也就是所謂的“畫琺琅”。
故宮藏清康熙皇帝琺琅彩牡丹紋碗

  故宮藏清康熙皇帝琺琅彩牡丹紋碗

它興起於明代,是在銅胎上以藍為背景色,掐以 銅絲,再填上紅、黃、藍、綠、白等色釉燒製而成的工藝晶。清代康熙年間這種“畫琺琅”的方法被用在瓷胎上,其吸取了銅胎畫琺琅的技法,在瓷質的胎上,用各種琺琅彩料描繪而成的一種新的釉上彩瓷。雍容華貴的琺琅彩問世,雖與“康熙盛世”有關,但與雍正的關係更為重要。雍正登基後,對社會進行了一番改革,大大提高了景德鎮製瓷藝人的社會地位。而且雍正酷愛精美絕倫的瓷器,經常對宮廷瓷器加以評價,親自過問,並派得力的官員去管理瓷業生產。康熙、雍正年製作琺琅彩時,先在景德鎮官窯中選出最好的原料燒製成素胎送至宮廷,由宮廷畫師加彩後在宮中第二次入低溫爐烘烤而成。
故宮藏清雍正琺琅彩雉雞牡丹紋碗

  故宮藏清雍正琺琅彩雉雞牡丹紋碗

琺琅彩的彩料還有“洋為中用”的成分。五彩和粉彩中都不含的化學成份“”琺琅彩 中有:琺琅彩中含“”;康熙前的瓷器中黃色為氧化鐵,而琺琅彩中黃色的成分是氧化銻; 琺琅彩還有用康熙前沒見過的膠體金著色的金紅。上述化學成分分析說明了琺琅彩是國外引 入的,文字上也有記載,宮中原名《瓷胎畫琺琅》的檔案於乾隆八年改名《瓷胎洋彩》由此可見琺琅彩確是歐洲進口,由此更可見康熙帝國時中外文化與貿易交往的盛況。
琺琅彩瓷器從創燒到衰落都隻局限於宮廷之中供皇室使用,是“庶民弗得一窺”的禦用品。

2特點

故宮藏清雍正琺琅彩鬆竹梅紋瓶

  故宮藏清雍正琺琅彩鬆竹梅紋瓶

琺琅沒有大的器物造型,絕大多數是盤、碗、杯、瓶、盒、壺,其中碗、盤最多,隻是每一品種都有不同的變化。另外還有一個品種是宜興紫砂陶胎外繪琺琅料彩,這也是難得一見的。琺琅彩瓷器在胎質的製作方麵是非常講究的。胎壁極薄,均勻規整,結合緊密。在如此的胎質上又施釉極細,釉色極白,釉表光澤沒有桔皮釉、浪蕩釉,更沒有棕眼的現象,確可用“白璧無瑕”來讚譽。
琺琅彩瓷的特點是瓷質細潤,彩料凝重,色澤鮮豔靚麗,畫工精致。製作琺琅彩瓷極度費工,乾隆以後就銷聲匿跡了。康熙的琺琅彩瓷大多作規矩寫生的西番蓮和纏枝牡丹,有花無鳥,顯得單調。而雍正以花卉圖案居多,山水、人物也有。當時尤為突出的是畫麵上配以相呼應的題詩。雍正時這些題詩的書法極佳,並於題詩的引首、句後配有朱文和白文的胭脂水或抹紅印章,其印麵文字又往往與畫麵及題詩內容相配合,如畫竹的用“彬然”、“君子”章;畫山水的用“山高”、“水長”章;畫梅花的用“先春章等。琺琅彩瓷器可以說秉承了曆史上中國陶瓷發展以來的各種優點,從拉胚、成型、畫工、用料、施釉、色彩、燒製的技術上幾乎是最精湛的。在乾隆時期出現了很多極其優秀的陶瓷作品,但琺琅彩在製作程序和用料上是其他眾多品種無法比擬的。畫工也不是一般的窯工,而是皇宮裏麵頂尖的專業畫師,所以這些器物可以代表當時最高的藝術水平,最高的工藝水準。

3繪畫

故宮藏清乾隆琺琅彩開光雙戟小瓶

  故宮藏清乾隆琺琅彩開光雙戟小瓶

琺琅彩瓷的繪畫是其精華所在。琺琅彩瓷的胎、彩和造型終究逃不過同時期其他彩瓷的影子,而繪畫卻有他獨特酌一麵。琺琅彩的繪畫大多出自宮廷禦用紙絹畫的畫稿。據記載,從康熙到乾隆畫供奉紙畫的名畫家眾多,其中最為著名的有:王原祁蔣廷錫郎世寧(意大利西洋畫家)、冷梅唐岱高其佩袁江董邦達金廷標李世倬沈暉袁瑛王敬銘錢維城等等。這些名畫家的畫稿被畫工精心地描繪於琺琅彩瓷器上,形神兼備,各具不同的風采。
琺琅彩繪的發展有各自的時代特點。康熙時候的琺琅彩繪大都仿照銅胎畫琺琅時的色彩圖案。內容多為纏枝牡丹、纏枝西蕃蓮、纏枝秋葵,也有寫生花卉。構圖上是講究對稱的規矩圖案,花大葉大,內容簡單,缺乏生氣。這時彩色質地的襯托就顯得非常有用,質地有紅、黃、藍、白等各種顏色,但所有色彩和繪畫都在器物外麵,內壁潔白。施色勻淨是康熙琺琅彩的最大特點。
故宮藏清乾隆琺琅彩山石花卉紋小瓶

  故宮藏清乾隆琺琅彩山石花卉紋小瓶

雍正初年時琺琅彩繪變化不大,構圖仍是呆板的對稱,但寫生畫開始多了起來,有了些活力,背景地仍是胭脂紅、黃、藍、白等色。到了雍正中期,“院畫”的工筆畫在整個社會流行開來,很得雍正皇帝的賞識。琺琅彩瓷器的畫工們迎合皇帝的好惡,在琺琅彩瓷器上以 “院畫”為底稿,開始“勾、畫、皺、染”,這也是琺琅彩瓷器獨有的。繪畫題材多為寓意深刻的芙蓉鴛鴦、靈芝水仙、錦雞牡丹、梅蘭竹菊、翠竹麻雀、秋樹八哥等,更有各種山水樓閣畫麵。因為雍正本人喜歡水墨及設色山水,所以這些畫中就有用赫,墨、藍單色或兩種顏色畫的,極為淡雅清麗。“團蝶圖”則是集所有顏色於一身,據說有36種顏色之多。終究是紙絹畫做底稿,這些畫有直接在潔白如雪的瓷器上畫的,有在設色上畫的,但設計都很精巧。此時的器物身上仍多數是裏不畫,有少許裏畫的則外麵就被敷上彩色。此時也偶見“錦灰堆”畫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