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試論痕跡學鑒定中痕跡與結論的關係(文/李衛民)zt

(2014-02-21 10:26:17) 下一個
試論痕跡學鑒定中痕跡與結論的關係(文/李衛民)
來源:《文物鑒定與鑒賞》     時間:2012-04-13     已被瀏覽179次
 
 
    

    陶瓷鑒定中傳統上使用標型學,即鑒定對象與已有定論的標準器,從造型、紋飾、胎釉、工藝、款識等方麵進行比對,從而得出結論。隨著鑒定實踐的發展,標型學正麵臨極大的挑戰。首先,由於仿製技術的進步,部分高仿品已經很難與標準器相區別。其次,隨著越來越多的新窯口或同一窯係不同窯口的發現,傳統標型已經不能成為公認的標準。第三,標型學的許多標準帶有主觀性,如“線條流暢,造型準確”等等,很難量化,很難與科學手段相結合。

    傳統眼學鑒定中本來就使用痕跡鑒定作為輔助手段。痕跡有許多,常用的有磨損痕跡、老化痕跡、氣泡痕跡、土沁痕跡、工藝痕跡等。由於痕跡是一種客觀存在,容易量化,能夠與科學儀器鑒定結合,於是,原本作為鑒定輔助手段的痕跡學鑒定越來越成為古陶瓷鑒定主要手段。如錢寶城和律海明先生的“微觀痕跡鑒定”,毛曉滬先生的“從標型學到痕跡學”等等。但是各種痕跡與鑒定結論之間的聯係非常複雜,理順其間的關係是痕跡鑒定學健康發展的關鍵。

    土沁痕跡與結論的關係

    土沁痕跡主要有土沁痕、土沁味和開片。土沁痕的種類較多,與鑒定結論的關係也比較複雜。土沁痕有釉上的和釉下的。釉上的土沁形狀又有蠶屎狀,蚯蚓屎狀,實際還有許多不可名狀。土沁產生的原因和方法也很多。流行的評價是“土沁自然”等模糊的主觀感覺。筆者認為,隻要下功夫,高仿是能夠做到土沁自然的。同時,從實物看,土沁痕的產生與釉的種類、土壤類型、入土位置等有關,確實有部分出土器沒有土沁痕。所以,釉上土沁對於鑒定隻有參考價值。釉下土沁痕鑒定價值較大。以筆者最熟悉的出土雲南青瓷和青花瓷論,釉下有鈣化斑狀土沁的均是老器,也有小部分出土器沒有釉下鈣化斑(全文詳見《文物鑒定與鑒賞》雜誌第26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