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瓷網訊)形狀是物體的基本屬性,也是標型學研究的重要方麵。古陶瓷的形狀,主要是根據它的實際用途和觀賞性來決定的,它也會隨著時代變化和工藝的進步而改變。以壺為例:
當祖先造出了酒這種東西以後,壺就拿來裝酒了。原始青瓷盉就是其代表。戰國青瓷盉的嘴(又稱流),塑成帶有耳朵的獸頭形狀,似乎是代表龍頭。晉代的壺嘴(這時就叫壺了),就變成了鷹頭、雞頭、羊頭等動物頭,所以又叫鷹頭壺、雞頭壺、羊頭壺等。南朝的青瓷天雞壺達到相當完美的程度。
隋、唐時期壺的嘴雖然很少有動物造型,但依然比較原始。嘴裝在肩上,很短,大多比口要低些,以防嘴中還沒淌出什麽,口那個地方早已泛濫了,而且柄不足容四指之間隙,所以隻能捏著,不能握著、提著,於是大多還要有係子,用繩子提著,放平了,再換過手提捏著柄斟酒、倒水,煩瑣,累贅。
五代以後的壺最直觀的變化就是嘴,變得越來越長,越來越靠下,從腹部揚起。宋代的壺跟今天我們用的壺的造型已經很接近了。宋以後,契丹人、女真人和蒙古人先後入主中原,也先後都有了一個漢化的過程。譬如羊皮口袋之類腥膻的水袋就逐漸被精美的瓷器取代,可樣子還是皮子縫的水袋、酒袋的樣子。後人初時不辨,看上去像雞冠、像馬鐙,呼之雞冠壺、馬鐙壺。此外,西夏人還發明了一種扁壺,大概是便於騎馬攜帶。它與雞冠壺同屬一類,把口和嘴再次合並,柄也回歸成了原始狀態的係,但總是那個時代的風尚。
明代早期壺的造型不太多,除受佛教文化影響出現了一種僧帽壺外,基本還是沿用宋代以來的造型,其中以梨形壺和一種器身類似於玉壺春瓶的壺最為流行。至明末清初,隨著中國人飲茶文化的變化和發展,壺的造型也開始多元化了。
紋飾也是標型學鑒定的重要內容。特別是元代以後的瓷器,基本是以彩繪藝術為主導,紋飾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紋飾鑒定包括加工技法和圖案內容兩個方麵。前者有畫花、拍花、印花、刻花、剔花、劃花、漏花、軋花等。後者以花紋內容和繪畫技法為研究對象。僅以古代瓷器中最常見的龍紋為例,根據它的形態,大致可分為團龍、盤龍、行龍、翔龍、過龍等。
唐、宋青瓷上的龍紋形象如走獸,四肢健壯,長尾如鞭,爪為三趾,以寶珠、火焰、雲朵、波濤作襯托。
元代龍身修長,更趨蛇形。頸部纖細,眼嘴微睜,有胡無須,鹿角細長,頭頂無發,脊背生焰。龍身有鱗,或扇形或菱形,前者似魚皮,後者如席紋。爪畫三趾、四趾、五趾者兼有。龍尾亦分兩種,或蛇尾,或魚尾。腿上有毛發三撮,向後飄逸。
明代龍紋雖然還基本保留元代風格,但更趨規範。體型粗壯,二目圓睜,禿鼻上卷,嘴嘴有胡須,長發飄逸,角似雄鹿,或配有祥雲、海水,或穿行於牡丹、蓮花之中。
清代的龍紋變化較大,龍頭麵部都被人格化了。有行龍、團龍、盤龍、過龍、側麵龍和正麵龍之分。清康熙時,多正麵龍,寬額上寫有“王”字,龍的樣子凶猛,有的大龍配以小龍,有的配以鳳凰。
由於鑒定者觀察手段、研究方法、知識水平和認知程度各不相同,因此麵對同一器物,有可能得出不同結論,甚至南轅北轍。有些人還經常用“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詭誕之詞搪塞求教者。這就給傳統鑒定更增加了幾分神秘色彩,東西好壞全憑一張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