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時候人們習慣將春節叫過年,而對一年伊始真正的元旦倒印象不深。看來現在也仍是這樣,政府尊重民俗,要不然,怎麽元旦隻放一天假,而春節卻三天呢?
在我們家鄉那個小鎮上,每年“過年的序幕,總是從農曆12月23日,也就是送灶那天拉開的。而送灶這件事,對每個家庭來說卻又是非同小可的,除了它本身有隆重的儀式之外,而且由此派生出許多繁文縟節。
無論東方西方的玉皇大帝和上帝,似乎都是統管眾人的,而隻有灶神菩薩管的卻是一家一戶,管轄範圍不大,但卻極為具體,似乎冥冥中是他老人家在主宰這個家庭。在平時,東鄰西舍,油鹽醬醋,彼此借點討點都無須計較,可是行到送灶以後,即使分了家的親兄弟,也河水不能犯井水,壁壘分明,大概是灶神當家的不在,不便作主吧?
送灶的儀式很繁瑣,除了香燭祭奉並用糖抹他的嘴巴,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之外,家中的男性公民都得一一向他跪拜;最後還得請他吃湯團,送他坐進一頂紙糊的花轎中上西天。對孩子們來說,最重要的也就是吃那多餘的細沙湯團了,祭灶到此,可算是告一段落。
但是在我們家,卻還有一個特別節目,原來是不讓小孩子知道的,是我偶然發現了它。
我的曾祖母生了二子六女,我祖父姐妹很多,於是我也就有了許多的姑婆。其中有一位,出嫁後丈夫敗完了所有家產去世了,留下她帶著一個兒子常年寄住在我們家。平時因有曾祖母的庇護,日子並不難過。可是到了送灶這一天,她卻必須離開。有地方暫住就住到年初一再回來;實在沒地方可去,也得遠離正屋,躲開一天,待送完灶再回來,這時還必須履行一個屈辱性的規矩。
這年,我剛吃完送灶團子揩揩嘴巴去睡覺,隻見曾祖母身邊的女傭桂香,挾了一把稻草到院子裏去,我好奇地跟了過去。隻見她將稻草放在從正屋到柴房的路上,用火柴點著了。這時隻見姑婆從柴房裏出來,待火焰稍熄,她蹣跚地滿臉虔誠地從火灰上跨過。我看著好玩,便也跟著跨了一下,誰知卻被桂香一把拖住厲聲喝道:“你又要討你媽罵了!”我問為什麽?她卻說:“小孩子家不要多問。”然後低聲告訴我:“這是辟邪趕晦氣的,你姑婆是晦氣人。”
聽她這樣一說,我剛才的歡樂一下都跑走了,看著踽踽而行逐漸遠去了的姑婆,心中有股說不出的味道。姑婆是祖父的姐姐,已五十多歲了,也許因為境遇的緣故,性格比較孤僻,待我們也不很親切,但在這時我卻十分同情她,很想去攙扶她一把。
這件事,還好桂香沒告發,我跨灰堆的事,母親沒有知道,但是這件事卻與祭灶的儀式同時深深地留在我的記憶中,並且點滴地影響著我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