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這些照片
對我們這些從小在徐家匯長大的人來講真是感慨萬千,
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年代;
看到了當年弄堂口叫傳呼電話的阿婆,
看到了弄堂外麵的菜場小商販,
看到了小哥倆在南貨店裏買紙袋三角包的半話李,
看到了拿著熱水瓶去老虎灶泡開水的阿姨,
看到了早上拿著筷子去買油條的小朋友,
看到了夏天搬著躺椅到十一百貨商店門口
吃西瓜、冰霜、乘風涼的老老少少,
......
願你們和我一樣,讓從小在徐家匯長大的朋友來一起分享,
相信你們看了以後心情和我是一樣一樣滴。
這是五十年代初的徐家匯。肇嘉浜剛被填,建成了綠化帶。鴨蛋花園隻是雛形。左邊紅屋頂的三層樓房子是一樂天,就是後來的徐匯花木商店和徐匯郵局,隔壁淡顏色的三層樓就是六百,中間的大煙囪現在任然矗立在徐家匯公園內。
這是88年後的徐家匯,有了第一座天橋。橫跨衡山路和整個肇嘉浜路,從衡山食品商店一直到徐匯劇場。
當年華山路從徐家匯到虹橋路(現在的廣元西路)一百多米長,但二邊的店麵,一家接一家,一家挨一家,盡管隻是二層樓有的還是平房,但商鋪林立,人頭攢動,非常熱鬧。滿載著許多老上海人的兒時記憶。在街麵的背後還有多條老弄堂,如同仁街、樹德坊(2210號)、親仁裏(2122號)等。
這是徐家匯華山路頭。看到光明家具店嗎,隔壁就是稻香村,再隔壁就是同仁街。
華山路2220號(現在的港匯和新路達交界處)是條蠻寬的路,大卡車可以進出,進去是華山路小學,再往裏就是有名的華山路菜場,華山菜場是幾千平米的大菜場。居住在徐家匯的居民都在這裏買菜。
這裏進去就是華山路菜場。
華山路虹橋路口
生活中需要的一切幾乎都能在這條街上解決。現在回想起來華山路上的店麵包涵以下這些:華山群英照相館;徐匯糧站醬油店;得天酒樓清真館;瓜品水果喬家柵;絨線服裝皮鞋店;藥店眼鏡玻璃店;日常用品調劑店;大餅油條小吃店;家具銀行稻香村;五金百貨小家電;無線電鋪叫紅聲;文化用品油漆店;汏浴廁所理發店;配鎖修傘換鍋底;洗衣熨燙縫紉店;這些店,涵蓋了家庭生活的各個方麵,店麵有大有小,小的一間門麵,大的有六、七開間門麵,“得天酒樓”有六開間門麵還有樓上,“現代音響電器商店”有七開間門麵。
華山路上的喬家柵
華山路頭就是徐鎮路口(習稱老街)老街二邊很熱鬧。在今徐鎮路口至70弄約百米長的街麵上,廊柱騎樓兩層建築中,集米行、肉莊、鐵鋪、染坊、茶樓、酒肆等各色店號近30家,60年代初還有一家棺材鋪。60年代後,以小吃店為多,大餅油條粢飯糕、餛飩餃子豆腐漿、湯圓年糕雞血湯、單打雙打粉絲湯等等,有名的要算同興菜館。那時不管多晚家裏來客人就到老街來買吃的。
徐鎮路口的同興菜館和得天酒樓是二大飯店
這是衡山路上的衡山食品商店還記得嗎。六百衡山路門,隔壁是徐匯郵局,對麵就是藝術書店。
徐家匯的小碉堡建於1925年,和一樂天同一年的建築。解放後為我公安所用。
這是肇嘉浜路上的15路26路無軌電車終點站。15路開往北站,從衡山路走。26路開往海關,從華山路走。
這是天鑰橋路上的徐匯區工人俱樂部,和漕溪北路上的徐匯區工人文化宮相通。
當年的徐匯劇場。這裏即演戲也放電影。
衡山電影院。那時看電影大部分都在這裏。
這是當年徐家匯漕溪北路口,橫道線左邊是徐匯劇場右邊就是徐匯中學。
這是天主教堂邊上的一條小路,是蒲西路。
天主教堂到了文革時期二個尖頂被拆除,成了這樣。
中興百貨後改徐匯百貨商店。
進入九十年代東方商廈和大千美食林相繼建成。
肇嘉浜路, 則標出了上下隻角的界線, 林蔭大道則是嘎朋友談戀愛的好去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