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梅

這是老年人的回憶,往事曆曆在目,讓人了解過去也充滿信心走向未來。
個人資料
bobby41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有點鈔票的中國人的煩惱

(2016-03-16 10:49:06) 下一個

有點鈔票的中國人的煩惱

 

有關中國人民幣存款突破百萬億,中國人均存款近八萬元的消息受到廣泛關注。但有專家指出,人民幣存款的統計包括個人存款,也包括企事業單位存款和財政性存款等,計算人均存款不能簡單地用人民幣存款總額除以中國人口總數。有人計算,以全國人口總數13.5億計算,截至去年底,中國人均存款為四萬多元。

中國的儲蓄率一直在上升。截至目前,中國的儲蓄率比全球平均儲蓄率高出100%還多,全球平均儲蓄率為25%,而中國的儲蓄率為56%。

中國人往往頭腦中設定一個儲蓄目標,隻有實現了這個目標,才能買得起房子,看得起病,孩子才上得起學。所以,當排除通脹因素之後,盡管銀行給出的利息很不如意,但他們還是會多存錢。

在居民家庭金融資產中,銀行存款和現金占比達到75 %。美國、澳大利亞、丹麥等西方發達國家的儲蓄率都非常低,沒有超過6%的。

很多人儲蓄的目的是為了應對未來不時之需,比如用來解決失業、醫療等方麵的問題。不過需要搞清楚的是,存錢不一定能應對未來不時之需,因為物價上漲帶來的損失,遠遠要大於存錢獲得的利息收入。我國銀行存款年利率一般在3%至4%左右,但趕不上物價漲幅。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民收入的提高,通脹難以避免。20多年前,存款或年收入達到一萬元就算相當富裕了,如今萬元戶就是貧困戶。相比十多年前,絕大多數商品的價格現在都上漲 了10多倍。當時10多萬元在大城市可以買一套住房,但如果將這些錢存到今天,加上利息大概也就隻夠買一間衛生間了。

那麽,現在存的錢,十年後又怎樣呢。中國人對一頭牛變成一包火柴的曆史故事又相信,又不想相信。

“花了錢才顯出賺錢的意義嘛。” “各國瘋狂印鈔,再加上通貨膨脹,還不如把手中的錢拿去花掉。”

說是這樣說,但是中國人還是相信把錢存入銀行。

美國金融體係發達,金融工具類型眾多,各金融產品間轉換迅速、成本低,很多貨幣市場工具如某些共同基金份額本身就具有填開支票的功能,本身就是儲蓄的替代物,因此,美國家庭較少以銀行存款的形式持有儲蓄。

美國炒股人數8000多萬,占總人口近27%;50%以上家庭都進入股市,股票價值占家庭財產1/3以上。美國人喜歡長線投資。花旗銀行的統計說,美國人持有一隻股票的平均時間為2至3年,持有一種基金的平均時間長達3至4年。

 

在中國,股票虧、基金虧、期貨虧……過去的2015年,“投什麽都不賺錢”,似乎是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共同心聲,有人甚至戲言2015年是“投資虧損年”。

一邊是CPI有所回落但通脹壓力依然不輕、個人財富保值增值需求迫切,另一邊則是各類投資品走勢複雜難把握、稍有不慎就會賠個血本無歸,普通百姓實現“財富夢想”之路似乎愈發艱難…… 

日前舉行的一場投資講座會上,當主講人提問“誰去年投資賺了錢?”時,台下數百名觀眾,無一人舉手,“別說賺錢了,少虧點都算不錯了”,人們交頭接耳,交流的是,“這一年投資什麽虧損最慘”。

最為慘烈的莫過於股市了。無論是所謂的 “鑽石底”,還是 “心理位”,看似 堅不可摧的股指防線一次又一次地被衝垮。伴隨的是廣大股民辛苦錢“煙消雲散”。一項調查統計顯示,去年滬深A股總市值累計蒸發計算到股民 人均虧損高達七萬多元。

與此同時,與股市關係密切的基金投資者同樣損失慘重。據買好基金研究中心統計,隨著股市整體下挫,一千多隻基金共虧損八百多億元,基金公司中僅兩家實現正收益。

即便是在價格起伏間蘊藏“發財機會”的黃金投資,由於影響金價的國際形勢極為複雜難以判斷,“高點入、低點出”而踏空的投資者也比比皆是。

事實上,對於波動風險相對較大的股票、基金,不少投資者已選擇“敬而遠之”,傾向於選擇相對比較穩妥的儲蓄、債券投資的人呈現增勢。

無奈之下,傾向於“更多儲蓄”的居民比較年初有所增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