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梅

這是老年人的回憶,往事曆曆在目,讓人了解過去也充滿信心走向未來。
個人資料
bobby41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人發明玩駁殼槍的方法

(2015-09-17 20:05:27) 下一個

中國人發明玩駁殼槍的方法

 

無論是個人、 軍閥、 山大王, 隻要提到手槍第一個想到的準是盒子炮。 電視劇好漢莫不是人手一把。

盒子炮,中國又稱駁殼槍,德國費德勒兄弟研製的世界第一款自動手槍,並以毛瑟命名。 正式名稱是毛瑟軍用手槍(Mauser pistol)。毛瑟廠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專利,隔年正式生產。由於其槍套是一個木盒,在中國也稱為匣子槍;如配備20發彈夾則被稱為大肚匣子。其槍身寬大,因此又被稱為大鏡麵。有全自動功能的,又稱快慢機。

槍長288毫米,口徑7.63毫米,重1.24千克,20發彈匣供彈,子彈初速每秒425米,射擊方式為單發和連發,射擊速度每分鍾900發,有效射程50-150米。該手槍具有威力大、動作可靠、使用方便等優點。

 

 

盒子炮非常有趣的一項特色, 是它的槍套, 倒裝在握柄後, 立即轉變為一枝衝鋒槍, 成為肩射武器。 這是當時非常留行的一種作法。 傳到中國後, 成為一種慣例, 不論是白朗寧(8寸1900型)、 轉輪槍、 毛瑟(1912-1914型), 通通都賦予這項功能。

 

拉槍機 毛瑟手槍的設計十分有意思 ,類似於早期的步槍 裝彈之前必須手工拉開槍機。再用橋夾壓入子彈。早的的毛瑟手槍都是固定式彈夾,射速特別快 。後來毛瑟M1912版有了20發可卸彈夾的全自動型號。

 

壓子彈 早期的毛瑟手槍裝子彈必須用橋夾從拋殼窗壓入。後來才有10發20發可卸式彈夾

 

關保險。毛瑟手槍的保險杆設計的十分有意思,簡單的看 這槍好像有大小兩個擊錘,實際上小的那個"擊錘"就是保險杆.保險推到上麵的狀態下。擊針前移,無法擊發。很多老電視劇 ,士兵炫酷的反複扣動駁殼槍的擊錘卻沒擊發就是因此。保險狀態下, 扣動扳機, 擊錘可以安全的落下而不觸及撞針。

 

 

射擊時 駁殼槍的最大缺點,就是連發射擊時槍口上跳嚴重。在德國、比利時有不少槍械設計師和專家們,想出了各種方法來改進這點,比如增加連發控製機構和其他各種各樣的一大堆附件,但效果總是不盡人意。

 

後來此槍到了中國人手裏,中國人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了:連發射擊時,手腕轉90度!這樣,子彈正好成了一個扇麵潑過去,對於當時自動武器稀少的中國軍隊來說,這方法起到了強大的火力壓製作用。中國的高手們 兩支駁殼槍 一支立著用 一支側著用 能打點目標也能掃射。

後來,中國人的這個使用方法被輾轉反饋回歐洲,據說,歐洲那些槍械設計師們,和各種專家、軍官們驚呆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無名小小輩 回複 悄悄話 中國人真聰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