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陳果仁後美國人怎樣看“模範族裔” 之二

(2014-12-26 12:45:20) 下一個

陳果仁後美國人怎樣看“模範族裔”:2014年學生影評 (之二


背景介紹:《誰殺害了陳果仁》是一部1987年拍攝的記錄片。是我在種族與族群課要放的電影。Vincent Chin,中文名字陳果仁,男,4歲左右即60年代初被在美國的一對華人夫婦領養,來到美國生活。他在密西根州的底特律市長大,成人後擔任一家汽車製造廠的工程師。 1980年代初期,由於日本汽車產業繁榮而造成對美國汽車製造業的衝擊,底特律失業率高達17%,Chrysler汽車廠裁掉了很多工人和初級管理人員。整個社會彌漫著把失業的怨氣撒到日本人和日本美國人身上的氣氛。

1982年的一天,還有四天就要舉行結婚儀式的Vincent Chin下班後和媽媽說他要去一家脫衣舞酒吧,準備以此來慶祝單身漢時代的結束。在酒吧裏他遭到了兩個白人的粗口謾罵,說“正是因為你這樣的混帳雜種我們才失去了工作”,從語言的攻擊來看他是被誤認為日本人才遭到厄運。

Vincent與兩個白人進行了一番口角,兩個白人追打他,他迅速離開酒吧,但是兩個白人繼續追蹤他到一個麥當勞店前,並出錢雇一個黑人幫他們找到他。這兩個白人,一個叫Ronald Ebens, 一個是Ebens的養子Miahael Nitz,從車後蓋裏拿出了棒球棒,由Ebens動手,其養子把Vincent摁在地下,用棒球棒狠擊Vincent後腦勺,使他當場昏死過去,四天後在醫院不治,年齡:27歲。 當地法院法官僅判兩個殺人凶手3000元賠款,3年緩刑(probation),兩個殺人凶手不需要在監獄裏服一天刑。他們逍遙法外,並表現出受冤枉的樣子,散布他們不是racist,這種事情“just happened”(隻是發生了),而且“這種事情可以發生在任何人身上”。他們的絕大多數鄰居,工友,都站在他們這邊,維護著他們,說他們是絕對的好人,不是racist。 州和聯邦法院兩次判兩位凶手無罪。這個事件把美國的亞裔聯合在了一起,為陳果仁的公民權被侵犯和損害而爭取公正。


上篇是對看紀錄片後對“如何看待亞裔特別是華裔和日裔是模範族裔”的問題的回答,此篇為續篇。這篇是十八位學生對影評中的最後一個問題的回答。這個問題是:請寫下你看完電影之後的感受。


1. 我是在每個人都應該被平等對待的心態中長大的。看到人們在1980年代因為把一個華人錯當成日本人而殺害我很震驚。我為他的家庭感到非常恐怖但對我來說這聽起來種族是背後的動機,因為陳的朋友們都認為他很容易被接受而且朋友很多。這讓我想起弗格森案以及最近發生在紐約的案子,這讓我疑惑時代真的改變了嗎,我們是否會等到一個接受不同種族的社會的時候,這樣的時候會來到嗎?(作者:一個有四分之一突尼斯文化背景的移民人的後裔)

2. 這是一個全方位的失敗。那些卷入其中的人以及認為這是可以接受的行為的那些人都是失敗。政府沒有給以適當的懲罰,警官沒有盡責。每一個牽涉進去的人都沒有做到該做的。(作者:一半阿拉斯加一半歐裔血統的背景的學生)

3. 看完這部電影,我很悲傷。我為陳果仁和他的家庭而悲傷。他不該死,殺害他的人該被因過失殺人罪而送進監獄,因為他們跟蹤他,找到了他,把他摁在地上用棒球棒打他的頭。陳沒有得到公正,我不敢相信我們的社會讓這些殺人犯跑掉了。如果有人這樣對待我兒子,我自己就會把他們幹掉。這根本不能接受。我不能相信陳的朋友和家庭所要經受的痛苦,在知道他被殺而凶手還能逍遙法外、不用服刑的情況下。(作者:歐裔移民的後代,白人)

4. 這部電影真讓我沮喪。我看電影的時候我知道自己就要哭了這真是超級尷尬的事兒。我對陳果仁的媽媽感到恐怖,對Ron(罪犯中的父親)的妻子同樣感覺很差。怎麽能有人可以如此瞎了眼地和一個如此冷酷的人生活在一起啊?我感到法律沒有帶給陳果仁的媽媽和別的為他的死而悲痛的人以平靜。我相信判案的法官該被審核而且撤職。他應該叫目擊者出庭作證,不要允許一個認罪辯訴協議輕易就達到目的。我想看到有人對自己的行動感到痛悔,我想讓Ron和他兒子感到他們做的事情是錯的而且他們感到難過,然而我的希望落了空。我知道這部電影有點老了,我想看到這事今天不是這樣的但我想象今天還是這樣,這真讓我心碎。(作者:一個有一半的墨西哥文化背景的移民後代)

5. 說實話,我被這個案子的法官判案的沒有專業性、非憲法性和不公正驚呆了。這些人應該被作為謀殺者治罪,不管陳在醫院裏有沒有徘徊在死亡線。如果你把一個人打得離死隻有一眨眼的距離,而且他因此而死了,那麽這樣的行為就是謀殺。這讓我非常沮喪,法官看著這兩個成功的中產白人,知道他們殺了一個少數族裔,覺得這沒什麽大不了的。我認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如果你殺了人,那麽你就是殺人犯。(作者:歐洲移民的後代,白人)

6. 我看這部電影時,感到煩擾和厭惡。陳果仁被宣稱死了的那天,Ron出去打棒球了。我真的被惡心透了。怎麽能有人在把人打成重傷致死後還能去放鬆?他們有痛悔過嗎?而且遇到什麽就隻知道打棒球。然後就有個檢查官(應該為法官----筆者注)說他每天多少案子要審理所以他就是管不了陳的案子了。如果他做不了這個工作他就別做了。這些人有沒有人的感情呢?我看到Ron Eben因為這麽大的火氣就可以把陳的腦子都打出來。用一句話總結一下,我對所有站在謀殺者一邊的人感到討厭。(作者:一半墨西哥文化背景的移民後代)

7. 我對陳感到同情因為他隻是和朋友們出門並玩得開心。他沒有做任何錯事。這兩個人根本不知道他是誰就認定他是日本人。還有令我氣憤的事實是沒有人打電話報警,因為我不知道怎麽可以有人就是坐在那裏看著一個人被殺。(作者:墨西哥移民的後裔)

8. 看完這部電影,我感覺Eben沒有為他做的事感到難過。通過這部電影看到他隻要是在說話就都是在為自己辯護,對陳的家庭沒有什麽同情的表示。我還感到我們的法院係統沒有公正。Eben應該為他所作的事情被關起來可是他卻自由地走開了。(作者:歐洲移民的後代,白人)

9. 整個事情都無公正可言,陳果仁身上發生的事情很令人難過。不幸的是這些問題沒有走遠。我們美國的公正係統不是公平的,實際上,它完全是不公正的,除非你是白人。(作者:歐洲移民的後代,白人)

10. 看完這部電影我胃疼。我感到了恐怖和絕望。像在這堂課之前所發生的,我為我們人類對彼此之間所做的事情感到惡心。(作者:歐洲移民的後代,白人)

11. 看完這部電影我為我們的社會感到羞恥。我覺得每個人不論怎樣都該是平等的。我相信統治的群體該從他們那高高在上強大的城堡裏出來,和餘下的整個世界生活在一起。(作者:歐洲移民後代,白人)

12. 看完這部電影我感到陳果仁的媽媽仍舊沒有得到因兒子被謀殺而該得到的公正。檢察官與刑事被告達成的由被告承認有罪以減輕處罰的認罪辯護協議是不公正的。我想Ronald Eben和 Michael Nitz應該被以一級錯失殺人被關進監獄。看著陳果仁的媽媽經曆痛失兒子的痛楚而且不停地被媒體質問真是令人心如刀絞。盡管Eben和Nitz是白人可是對於犯罪的製裁不應該有任何種族的差別。(作者:歐洲移民的後代,白人)

13. 我沒看出來一群成年男人(也許是Ron的朋友?)不停地說話到底是想表達什麽觀點。他們有很多錯誤的觀念以及種族主義的信念。就像一個人說,“除非有人製止否則我們將不停地失去利益。”,這個人是在底特律市少數族群得到了工作,而城市處於倒退以至於蕭條的背景下說這個話的。
同時我認為關於脫衣舞酒吧的談話過分了。如果有人想在那裏工作或去那裏玩我沒問題,但那些男人不停地說那地方怎樣可以讓他們放鬆工作、妻子、生活的壓力,而那個地方讓他們快活。同樣,我看到電影放出Ron在那裏抱怨看守所裏的房間條件多差,他得在那裏住一個晚上。他說床不舒服,他想吃頓熱乎飯,還要有點私人空間。我驚恐無比,一個殺人犯在抱怨不得不在一個看守所的格子間裏打發一個晚上!(作者:歐洲移民後代,白人)

14. 看完這部電影我為我們的司法係統是這麽回事而心碎了。我還是很震驚他沒有馬上被關進監牢,特別是他承認他的確殺人了。影片中的媽媽也讓我非常難過因為沒有了兒子對她是如此巨大的失去。(作者:歐洲移民後代,白人)

15. 看完這部電影我的感受是憤怒。這就像看一次又一次地看同一部電影,從崔旺 馬丁(Trayvon Martin),到弗格森射擊,陳果仁。這都顯示了白人可以在謀殺後走開,技術有很多證人可以出示是謀殺,他們還是可以就這樣走開。(作者:歐洲移民後代,白人)

16. 我感到對殺了人的人僅僅處以三年緩刑,罰款3000元是不公正的。我想沒有人知道審判開庭、沒有任何證人被叫去作證都是非常奇怪的事情,這就讓Ebens完全可以說他想說的了。我認為這個案子背後的種族主義相當明顯,種族主義體現在謀殺和後來的審判當中。我疑惑有多少別的案子也和這個有類似的結果呢,而且沒有人聽說過這些案子。我發現在第一次審訊中為了換得沒有陪審團,Ebens隻需要承認是錯失殺人,這是一個低級一些的罪名,所以他可以得到輕得多的懲罰。 總體而言,這部影片讓我認識到了法製係統是多麽地不公正,而種族主義的事情和偏見在今天的世界仍然是多麽普遍。 (作者:歐洲移民和土著人的後代,看起來是白人)

17. 看著這部電影,看到這些男人和他們的家庭、朋友是那麽“義憤填膺”、沒有一點悔過的模樣,激怒了我。就是這樣的一種人,至少從他們的心態上他們要為曆史上這麽多最大的悲劇負責。他們的心態就是:他們是最卓越的、優秀的,他們的生命更有價值。這些人是帶著種族主義的腦袋去讀宗教的文本,他們以道德的敗壞腐敗了神聖的東西。這些人認為他們是正確的、有信仰的人不會為罪行而感到內疚,可是他們操作的聖經是這麽說的:

“ 第二是:‘你該像愛你自己一樣地去愛你的鄰居。’沒有別的戒律比這
個更大了。”Mark12: 31 English Standard Version (ESV)
美國獨立宣言說:“我們認為下麵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幹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

幸福的權利。”

我是一個一向都很驕傲地說我是一個美國人的人,我失望了。這個偶然事件和數不勝數的別的事件動搖了曾經虔誠的自豪感,並令我變得謙遜;我很尷尬並感到羞恥。這些在我前麵的人的行為塑造了今天不可避免要發生的事情。陳果仁是一個不必要的烈士,他的死是因為那些今天仍然活著的無知而虛度此生的人心中的仇恨而導致。(這是一位歐洲移民的後代,白人,這是一份遲到的在第二次交來時才回答了全部五個問題的作業,所以第一篇文章沒有這位學生對於怎樣看模範族裔問題的回答)。


我感謝學生們在這份作業裏敞開心扉。影片中有一個鏡頭:陳果仁媽媽Lily Chin在麵對媒體時說:“我們都是一樣的人,心是一樣的,流著一樣的血,隻是膚色不同。”,她說這話的時候拽著微微發顫的拳頭,聲音發顫,吐字艱難,欲哭無淚。這一鏡頭長久地定格在我的心裏。從影評中我相信學生們都是認同這句話的。


2014年12月18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1)
評論
椰籽 回複 悄悄話 頤和園,
謝謝您的評論,從評論中看到你有一顆冷靜分析事實的理性的心。“30多年了,陳果仁仍然未能沉冤,真是讓人欲哭無淚。”----令人無法不同意!

橫流滄海,
不敢苟同您的意見。

Linna118,謝謝你的評論。謝謝頤和園的“殺死陳果仁的兩個凶手是白人,而黑人都是目擊者,可是美國司法係統裏的人第一不把華人當人,第二不聽黑人的作證,一味維護白人殺人犯,才會出現30多年沉冤無法昭雪的局麵。 ”----看得很透徹。


鬱二光,
還有哪些城市不要去,可以去的城市都那麽安全嗎?

偶燈,
謝謝你解釋主流文化中的成家前去脫衣舞俱樂部部分。文化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一種普遍為大眾所做的做法,這樣的解釋是說得通為何陳果仁要去那個招致殺身之禍的地方的。謝謝您的讚賞!

Sugar88,
您寥寥幾句卻道出了華人在西方世界生存之不容易。完全同意您的看法,隻是我們怎樣可以改變stereotype?需要怎樣做才行?我認為首先學點社會學或心理學會有幫助。




Sugar88 回複 悄悄話 華人溶入美國不容易,畢竟是個西方國家,膚色雖然不代表一切,但是是人就有stereotype.
偶燈斯陋 回複 悄悄話 椰籽:從學生的認識中看到你的教學的成果,為之欣慰~
看到有評論者不理解陳果仁為何去酒吧(“華人去那些酒吧幹啥?作死找死!”),那是對美國生活認識不夠。60-70年代美國對移民政策是號召“溶入主流”,而主流裏有在即將結婚之前,朋友為準新郎召開“單身漢爬梯”,就是去酒吧看脫衣舞,因為一旦結婚,就應該忠實於家庭,不能胡鬧了。陳果仁的母親其實也不理解孩子這個“溶入主流”的行為。但是陳果仁被殺害並不是去酒吧引起,而是遭遇種族歧視分子而造成。
linna118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頤和園' 的評論 : 美國的陪審團和法官定案有時候完全是由個人主觀意願決定,和事實無關。
頤和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linna118美女,殺死陳果仁的兩個凶手是白人,而黑人都是目擊者,可是美國司法係統裏的人第一不把華人當人,第二不聽黑人的作證,一味維護白人殺人犯,才會出現30多年沉冤無法昭雪的局麵。
linna118 回複 悄悄話 1 In 3 Black Males Will Go To Prison In Their Lifetime
鬱二光 回複 悄悄話 底特律,永遠都不要去的城市。你如果不幸在那裏出了交通事故,都不會得到公正的處理。
mudanxianz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橫流滄海' 的評論 : 難道你就象縮頭烏龜一樣活著嗎?我們老板常帶活計們去酒吧,看脫衣舞等。華人老板,移民第二代
忘記你忘記我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橫流滄海' 的評論 : 請給出華人不能去那些酒吧的理由?為什麽華人區就是找死????
橫流滄海 回複 悄悄話
3千美元在當時也不少,且慢!
華人去那些酒吧幹啥?作死找死!
頤和園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您讓我們看到,不僅是黑人,美國的司法係統對我們華人也是諸多歧視。那些謀殺陳果仁至今逍遙法外,沒有坐過一天牢,他們和殺黑人的白人警察不同,大多警察是在盡他們的職責,是在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才開槍,而殺陳果仁的兩個人完全就是犯下仇恨罪的謀殺犯。30多年後,這類事件還會發生,會發生在我們這一代,也會發生在我們的子女一代人身上,因為從社會意義上來說,陳果仁的案子還沒有結案,司法體係的歧視仍在。隻是,如果再發生這類事件,我們絕不能讓謀殺者再次逍遙法外。

30多年了,陳果仁仍然未能沉冤,真是讓人欲哭無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