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節選22 跑馬的共產主義
湖北省當陽縣(1989 年1 月撤縣建市)跑馬公社是又一個共產主義典型。這個公社成立於1958 年9 月底。共有農戶5875 家、23025 人。公社成立以後,打破了原有的鄉社界線,人力、財力、物力集中由公社統一支配。按上級要求,公社黨委第一書記“掛帥”,帶領大部分勞動力上山“大辦鋼鐵”,黨委第二書記張天高留在公社主持工作。
張天高隻有初小文化,上級對他的評價是:“有樸素的階級感情,聽黨的話,工作熱情很高。”1957 年冬到1958 年春在農田水利建設中,他帶頭大搞“車子化”(即用手推車代替肩挑),不僅受到省、地縣的表揚,毛澤東還在成都會議上說“當陽縣的車子化是技術革命的萌芽”。張天高在《人民日報》上看到徐水縣的經驗和大量關於共產主義的宣傳,又看到《湖北日報》11 月7 日的社論《走向最終目的--共產主義》中“不要把共產主義神秘化”、“不應把共產主義推向遙遠的將來”等說法,就很快付之行動。
10 月,跑馬公社開始實行供給製和工資製相結合的分配製度,興辦以公共食堂為中心的各項福利事業。11 月17 日,張天高在公社幹部擴大會上說:“我宣布,今天是社會主義的尾,明天是共產主義的頭,共產主義已經到了。”“ 共產主義要消滅私有製,消滅家庭,除了老婆以外--這是我的意思,什麽也不私有了。”在這個會上,有人列舉了“共產主義社會已經到了”的種種理由。在公社管委會所在的半月街上,相繼貼出了許多歡呼進入共產主義的標語,如“人類最美好的社--共產主義社會已經到了”、“不分你我,各取所需”等。
這次會議以後,就刮起了“共產風”。張天高在公社教師會上講:“現在是共產主義,你們要文具,就到文具店裏去拿。”他親自帶半月中學的事務員到文具店拿走樂器、球類等115件,價值1436 元。之後,其它學校聞訊而來,搶光了這個文具店的所有商品。公社黨委的試驗田需要化肥、農藥,張天高帶人將商店裏的化肥、農藥搬走了30 萬斤。之後,商店裏的化肥、農藥一搶而空。當有的群眾說沒有衣服穿時,張天高說:“沒有衣服到商店裏去拿,各取所需。”結果,全公社商店被搶走了布11624 尺,棉衣1304 件。在公社內不分集體和個人、不分你我,隊與隊之間牲畜隨便拉,社員家庭的家禽、蔬菜隨便吃。育溪公社關陵大隊曙光生產隊雙目失明的李婆婆喂的5 隻雞全部歸公後,李婆婆嚎啕大哭。事後統計,共吃社員的雞2800 多隻,蔬菜68600 多斤。社、隊占用社員的生活用具和小農具更是不計其數。
公社集中了社員家庭喂養的12753 頭豬、36251 隻雞。集中後,豬死了6164 頭,雞死了3691隻。
為了體現共產主義,跑馬公社實行居住大集中,學校大集中,幼兒園全托化,老人一律收進養老院。全公社5800 多戶社員由原來居住的1200 多處集中到62 個居民點。食堂由原來的250個合並為69 個。三天內將27 所學校合並為8 所,而且全部學生一律寄宿。居住大集中後,房屋窄小,十分擁擠,三代同室,男女同室。學校集中以後,四個孩了蓋一條被,被子被孩子帶到了學校,家長隻好蓋蓑衣睡覺。
幹部按自己設想的共產主義強迫群眾實行,對不聽話的社員,用罰做苦工、開“辯論會”、批鬥、打、罵、不準吃飯等處罰手段。全公社共有28 個幹部曾用打、罵、捆、鬥、罰、餓等手段,處罰社員68 人。
不少地方到當跑馬公社參觀學習,跑馬公社的“共產風”迅速蔓延到當陽全縣。不少幹部開會時講“共產主義到了,不分你我。”社員怕自己的東西被“共產”,有的把自己竹園裏的竹子全部砍光,有的把家裏的樓板拆下來賣光。由於大力宣傳供給製,有的社員說:“幹不幹,鐵飯碗,搞不搞,少不了,反正吃飯不要錢”。勞動中出現了“三等”:等幹部喊了才上工,等人到齊了才下田,等組長分了工才幹活。勞動效率很低。
(楊繼繩《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實》第十九章 《“五風”肆虐》第一節《“共產風”留下曆史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