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時間產生的焦慮可以用番茄工作法等緩解克服,但是事事要求全麵的完美主義模式怎樣破解那?
以下是我對完美主義模式產生的拙見,未必合理,姑且探討:
1. 信念係統中根植了完美的定義。
一代一代的原生家庭從嬰幼兒有意識的教育起,無論從宗教、倫理、道德信條和傳統觀念中不斷為孩子描繪了一個模板,一些規範、一個具象或一些榜樣,教育了一代又一代:這樣做是對的,那樣做是錯的。試圖引導人向善,向上、追求至純,至美,這些‘善、上、美’是人類努力的最高境界。這就為孩子們架構了一個標準,那就是完美的標準。這本身做法並沒有錯,而且也不是對與錯的問題。但在這種情況下,卻使人們在兒時潛意識裏種下了種子,認為完美世界是存在的,要不斷追求至善至美。
有沒發現通常家教越嚴格、越教條,孩子越乖巧懂事、完全服從的,完美主義傾向越嚴重。尤其是在教師和軍人家庭中,尊尚的是唯美清高世界或非黑即白的兩元世界。
2. 不愛自己,不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完美主義除了原生家庭及社會組織(包括學校)再教育潛移默化產生的信念,還有個人童年成長中的自我認知。許許多多的人在接受大人老師等批評教育時,隨之產生了“我不夠好”的自責,經常自我批判,自我檢討:“我這裏做的不夠好;那裏沒有能力;這裏被人笑話了產生自卑,那裏怎麽會是我做的遺憾後悔”?會不斷否定自己,不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一麵,擔心沒有達到社會和家人的認同,更懼怕由此帶來的愛的喪失,投射到徹底的完美主義中,堅信通過努力可以改變,可以完美,從而也期望別人對自己的讚美和肯定來認同自己又朝完美走進了一步。 這是不愛自己的表現,完全的不接納自己。(後續會對”愛自己專題“有更深入的思想分享)。
3. 對完美世界的再認識:
有沒有完美的世界?月有陰晴圓缺,但殘月更有意境美;人們都期冀喜劇的大團圓,但悲劇更具有震撼力!難道這世界難道隻有完美才是美嗎? 殊不知橫看成嶺側成峰,不同事物不同角度的解讀完全不同,除了說不清道不明的“道”是根本,我們敢對任何事情說存在完美嗎?更可況宇宙中一小分子的靈長動物的“人”。所以隻有追求完美的意境,沒有金無足赤的完人,那我們何苦難為自己成為完美的人!因為”完美“根本不存在!
如果我們真正從個人角度和人類角度;物質世界和靈性世界;心理學和社會學的大概念、大宇宙觀理解人生,是根本沒有完美這個概念的!當徹徹底底地把”完美“概念從靈魂深處抹掉,還有完美的模式能立得住腳嗎?覺醒到這些,就不會被完美主義所控製!
當然,我在這裏反思覺察,並不是徹底的虛無主義來否定一切,甚至否定到人類發展史上奏效的價值係統,我隻是觀察對人類不奏效,不work 的模式產生的潛意識來源做一排查和認識,進而破解,讓行為更加有效!這理解如同這樣:就像人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受原生家庭帶來的傷痛和影響,可沒有原生家庭哪來的我們?不必隻為觀察根的生長,而將根一鍁鏟掉!
我這隻燒壞的鍋,引發了洋洋灑灑的四篇感悟大論(或許是謬論),也算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了。在這裏謹向他致以最高敬意:”物有所值,死得其所!”
您終於可以入土為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