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法抗癌

作為一名在努力攻克癌症的醫者,作為一名願意幫助您的人,我願意奉獻我的知識,奉獻我的愛心。
正文

【可怕的學術界現狀,先進的醫療設備與可憐的治癌療效】

(2013-12-12 20:33:13) 下一個

        據有關報道, 201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審批項目中,醫學類獨占鼇頭,項目數6985項,占總項目數的25%,獲批項目金額也是最高,達到367041.2萬元,占總金額23.3%。從獲批情況來看,腫瘤學最多,獲批1531項,獲批金額達79289.50,占獲批總數和獲批金額總數分別是22%21.6%。腫瘤學如此引得重視,就是因為這是個世界醫學界的難題,也是人類的未解之謎,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類的生存質量和壽命。中國研究癌症的科研經費平均每人超過美國科研人員的經費,不應該抱怨缺少經費而沒有攻克癌症或沒有進展。


眾多的科研基金項目的開展和資金的投入,隨之而來的就是眾多的論文的出現。現如今,有人說論文就像雪片一樣漫天飛舞,似乎有些誇張,但的確如此。更有些離譜的是,論文造假成為了全世界學術界的一大問題。


不久前有媒體報道,中國工程院院士鍾世鎮曾有我國發表在SCI 上的論文 85% 是垃圾的言論,這一言論引起一些讀者的意見反彈,人們對於此說法褒貶不一在我看來,鍾院士的話乍聽突兀,似乎傷人,但實際上是有一定認識基礎的。根據我對自己熟悉的腫瘤學科在國內外刊物上發文的了解,的確存在不少這種現象。其實,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也說過類似的話:《自然》雜誌刊登的論文80%是沒用的。


特別是腫瘤學科,我作為一名腫瘤醫生,我覺得是否發表頂級論文,並不能代表腫瘤醫生的真正水平,當然腫瘤醫生發表了頂級論文,在治療癌症上又是一個頂級醫生,那才叫頂呱呱的腫瘤醫生,如沒有頂級論文,實踐中是個頂級的腫瘤醫生,對於患者而言,也是最好的醫生。估計明白利害關係的普通百姓也會覺得,不管發什麽文章,治好病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學術界包羅萬象,有真正的學術者,這批人兢兢業業,為科學而戰,不斷創新,推動科學不斷向前發展,他們是國家的希望,世界的希望,人類的希望;有尊重科學的學術者,雖然沒有大的創新,但恪守道德底線,做著科學上的平常工作,也無可厚非;但是有一部分為名為利去抄襲、篡改論文的所謂學術者,是對科學的背叛,也是研究者對存在價值的自我否定和毀壞,為人所不齒。


解決屢禁不止的論文造假問題,不僅要靠嚴厲的事後懲治,讓造假者名譽掃地,更要從根本上在全社會確立正確的學術衡量標準,根除造假滋生的溫床,給創新者提供更廣闊發展空間


看看國外在這種現象中的處理辦法吧。


在美國,讓抄襲者無所遁形。使用一係列的經過認證的軟件包來檢查學生論文是否造假,這些軟件從目前來看十分有效。新的反剽竊軟件不僅將專業論文放到數據庫中,而且會將所有的學生論文也放入,哪怕沒有公開發表過的文章也會被檢測到重複的片段。


在日本,倫理研修強化自律。從今年起,接受了提供政府科研經費的學者必須接受科研倫理研修。研修教材以美國大學使用的教材為基礎,結合日本法律和文化的方針政策,通過電腦學習,每科需時30分鍾,學習後還要進行測驗,確認理解程度。其中,政府研究經費的使用等7個科目為必修,利益衝突等3科為選修。


在德國,發揮輿論威懾作用。在以嚴謹著稱的德國,一旦被發現論文抄襲,抄襲者可能會被剝奪博士學位,公共輿論也會對他進行譴責。對於政治家來說,這更意味著他們的政治前途將受到嚴重的影響。另外,論文抄襲被不斷揭露,給正在撰寫博士論文的人提出了警告,他們現在再寫論文的時候會更加小心。


有一些學者和學生寫論文無非是為了換取一張文憑、一個頭銜,或是一份更好的工作。當論文成為一種功利性工具,代寫論文、抄襲論文也就有了生存空間。


論文抄襲不僅有損於抄襲者的道德信譽,也會給抄襲者所在機構或學校帶來不利影響。尤其是在各國學生交流頻繁的今天,它甚至會讓人們聯係到一個國家的形象。


學術不端應該加以限製和管製,應該成為國際上人人皆恥的一件事,打假將成為學術界的必要。當然,技術層麵的打假隻是手段之一,從製度層麵來講,除了加強源頭把關,對於經查實的不端行為實施一定的懲戒措施,也非常必要。但國內的普遍情況是,不僅查實難,有力的懲戒更難。學術不端事件一經揭發,相關學術機構往往為所謂的聲譽考慮而三緘其口,後續的獨立調查、有公信力的結果更是無從談起,事件最終不了了之。至於懲戒,目前國內主流科學共同體尚未對此形成共識,也沒有完整的法規可依循,大多隻是免除教職、通報批評等。


建立學術誠信體係是一場持久戰,沒有一個學術中人能置身事外,並且是一件當務之急的事。


再看看醫學界高得驚人的學術會議費,也是目前學術界的奇談怪論。列舉一例:據有關報道,中新藥業的學術推廣費用,從2010年開始快速起飛,推展訂銷會議費從2010年的2.8億元,快速增長至2012年的4.7億元,若以每人5000元計算,中新藥業4.7億會議費可供9.4人參會議。


於是,學術會成了學術界和醫藥界搞各種名堂的導火索,成了一方不潔之地。


假會議之名圈錢?學術會議分不同級別,包括國際會議、全國性會議和區域會議等多種規模。這些會議很多都存在變相圈錢的問題。誰的產品市場比重大,誰的讚助就多,而企業的讚助都是有目的的,這個目的是通過學術界實施的。


學術會成“招商會”,學術會已儼然變身為一場商業活動的“招商會”。大會按照讚助公司讚助的金額的不同,給予了不同的廣告支持力度,通常這些學術會直接與藥品銷量相關,成了藥廠和藥商們的展台。


科研誠信現狀也不容樂觀,偽造篡改實驗數據,隨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利用職權在自己並無貢獻的論文或成果上署名,一稿多投,學術評審和項目申報中突出個人利益,挪用科研經費……這些科研不端行為在國內外屢屢發生,讓世界範圍內科研誠信都麵臨挑戰。


據統計,自2010年至2013630日,僅自然科學基金委監督委員會就受理投訴舉報468件,其中實名舉報152件。近年來基金委查出弄虛作假38人次,論文重複發表15人次,抄襲剽竊17人次,造假、篡改數據6人次,其他7人次。


 


種種現象看來,學術界存在著腐敗現象,屢屢曝出的學術不端事件在損害科學界公平、正義的同時,也破壞了公眾對科學的信心,影響我國創新型國家的建設。堅決切除科學界的種種“癌細胞”,已經到了勢在必行的時刻了,對學術不端行為要有零容忍的態度,更要有出重拳的具體行動。


如果申請科研經費都設一個卡,弄虛作假者殺頭,沒有成績,浪費的金錢的坐牢,要為此付出一定的代價。那每年國家幾十億的錢就會不再付之東流。學術界的怪像比貪汙腐敗都嚴重,披著研究癌症的外衣,都在幹了些什麽,整天的開會,全國的癌症的會,世界的癌症的會。我們打假鬥士方舟子,你哪兒去了,整個學術界你打了,你是學生物的博士,怎麽不出來打癌症領域的假?呼籲,國家最高檢察院、反貪局,盡快啟動癌症研究及臨床領域的反腐鬥爭,為癌症病人爭得一個公道。


過去潛心研究已被如今喧嘩與騷動所替代,如其他行業和領域一樣,癌症的科學研究也滲進了假冒偽劣的成分,既有銅臭氣,又有浮躁風,大量事實表明,一向被視為神聖殿堂的科學技術界,已不再純潔高貴,那麽癌症的領域能是純潔高貴嗎?絕對不可能。學術研究變成了名利場,少數癌症專家卻因為受到環境影響,以及內心深處對金錢、地位和名譽的畸形貪戀而滋生腐敗。“無處不在”的腐敗現象就像癌症,而癌症領域的腐敗豈能不在,沒有治好癌症的腫瘤研究人員,就像癌症一樣侵蝕著癌症病人的身體和財產。研究經費的40%用於項目,60%被揮霍,這是潛規則。剛剛曝光的張曙光在申請院士花的費用超過2000多萬元,醫學領域的院士能說清嗎,明明個別院士在治療癌症上毫無進展,甚至是造假的論文, 同樣可以當上院士。學術的地位能真正反映水平嗎,他們有了院士的地位,單位受益,個人受益,癌症病人卻吃了虧。


但是,目前對科研不端行為的查處並非十分有力。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監督委員會主任陳宜瑜院士表示,對很多匿名舉報的真實性難以核實,同時對不端行為的事實認定也有多種障礙,而網絡舉報由於很多信息難以核實,認定更加困難。


在我國,社會上急功近利、浮躁、追求短期效應之風日漸侵蝕科學界,部分科技人員職業道德缺失,以及科技管理體製存在問題都是造成學術不端行為的主要原因。


我始終認為,如在成果評價方麵應更注重科研人員的論文質量而不是數量;為研究人員提供更穩定、可持續的經費來源;加強早期科研職業道德建設,在大學中普及科研職業道德教育等,將是懲治學術界行為不端的長效機製。


癌症已經奪去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而且仍在天天地死去,癌症是世界的難題,人類的公敵,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隻要他想為攻克癌症方麵貢獻點什麽,都是受歡迎的,可以捐錢,可以投身到這場人類的,全球的戰鬥中去,無論貢獻的大小,成功與否都應當被尊重。


腫瘤醫院或縣級醫院的醫療設備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癌症的診斷上是提高,加速器非要買進口的,CT也是進口的,抗癌藥物在大醫院更是積極推廣進口的抗癌藥物,可治療癌症的效果令人悲觀,治療費用由於先進的設備而超過20年前的30至140倍,療效沒有提高1倍, 公平嗎,醫生們積極推薦好藥, 可沒有好的療效,你怎麽給病人或朋友交待。


我作為人類的一份子,作為腫瘤大夫之一,作為腫瘤研究的學者,願意投入這場無硝煙的戰爭,我不需要政府的科研經費,不需要政府立項,我就是為了病人們,為了找到治療癌症的更好的方法而努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HUDIEMI 回複 悄悄話 和那些個論文垃圾沒啥區別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