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小說連載:學者複仇記(十)
(2015-07-20 18:19:07)
下一個
1984年,教育部召集一些高校開會,組織編寫一套計算機科學係的教材。會議決定由南方大學承擔操作係統教材的任務。柳倩沒有與會。當她知道這個決定以後,不滿意,認為首都大學最有資格寫這個教材。於是到教育部去爭。這方麵,她是很能幹。教育部隻好更改決議,改為由南方大學和首都大學各寫一本操作係統教材。回來之後,柳倩就要許楓負責寫這個教材。由於柳倩隻找他一個人,也沒有交代任何其它問題。所以,許楓以為,隻要書及時寫出來,內容又經得起考驗,就沒有問題了。至於作者是誰,也就是署名問題,他隱隱想過一下。既然柳倩隻找他一個人,作者最多就兩個人。他也知道柳倩不會有多少時間,精力,心思投入,也無所謂,反正自己不會排除她。所以,完全沒有感到有什麽問題和危險。他唯一擔心的是,本來是決定南方大學寫,現在成為南北競爭的局麵,南方大學肯定不高興。競爭是可以的,他也不擔心自己競爭不過南方大學。但這個競爭不大正常,是爭搶。我們要寫,可以通過別的出版渠道,何必非要擠在一起?他一向采取與世無爭的方針,並不願意參與這種爭搶。他向柳倩表示了自己的憂慮。柳倩對槍地盤這種事是勁頭十足的,當然不會聽他的。許楓想,既然你願意,你就去承擔這種扯皮事吧,自己隻要把書寫好就行了。許楓做夢也沒有想到,衝突不在外部,而在內部,自己已經掉入了一個陷阱中。
之後,他就全力投入教材的編寫工作。雖然原來講義已有基礎,但要變成正式出版物,還要做不少努力。一來,講義比較簡練。二來,還不嚴密。講課時,簡練可以補充,不嚴密,可以多解釋幾句。正式出版物,就不行了,“補充”,“解釋”,必須都明確寫下來。經過整整一年的努力,書寫完了。這一年來,他是廢寢忘食的工作,對許多概念,問題反複思考。草稿扔掉幾十紙簍。當時他住在嶽父家,離開首都大學有七,八公裏路程。為了節省時間,他把一些一時想不清楚的問題放在騎自行車往返路上思考。所以,有許多難題是在路上解決的。
這個教材的特點是:
1。所有重要概念都給予明確定義或交代。不像有些國外教材,對某些概念列出許多說法,沒有結論。而且,這個教材不依賴於具體計算機硬件。基本原理是不應該依賴於特定計算機的。國外教材普遍依賴於具體計算機硬件來講操作係統,這是因為他們還沒有提煉出一般概念和原理,隻好結合具體計算機硬件來講。具體係統當然包含一般原理,但沒有區分哪些是一般原理,哪些不是。許楓已經總結出操作係統一般原理,所以不需要依賴特定計算機硬件。
2。全書結構嚴密,把操作係統有機組織起來。原來國外的教材普遍做不到這一點,往往內容前後交叉重覆,有些概念未定義先使用。還有一些內容不成體係,遊離孤立於其它內容之外。許楓的教材沒有這些問題。
後來,一位來華訪問的美籍華人計算機學者,看到了這本書。說這個書的體係和基本思想與一位英國學者的書非常一致。學界對那位英國學者書的評論說,這本書的出現表明了對操作係統的認識已經走向成熟。沒有想到中國也能寫出這樣的教材。
在這一年中,柳倩幾乎沒有對寫書提出任何指示,意見,建議。當然更沒有寫任何一個字。所以,整個書完全是許楓一個人寫的,柳倩毫無貢獻。
書寫完了,許楓自然報告柳倩,以為柳倩會很高興。但柳倩似乎沒有那麽興奮。許楓也沒有在意,心想,她不是年輕人,不會那麽喜形於色吧。在把書稿交給她以前,他想到了署名問題。按理,應該許楓第一,因為柳倩一點貢獻也沒有。不過,想到任務是她爭來的,她年資又高,就讓她署名第一吧。所以在交書稿時,他在最上麵加了一個署名頁,柳倩第一,自己第二。不過,他替柳倩擔心,她一點貢獻也沒有,署名是否會心裏不踏實?他也想不出有什麽辦法讓她心裏踏實。他覺得自己對署名已經作了最大讓步,自己也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也不會因此為難她,要挾她,還能做什麽呢?他也奇怪,柳倩再忙,在寫作開始前,那怕對書的總體構思提一點想法,或者與自己作些討論,也算是“參與”了書的寫作。但完全沒有。書稿交給柳倩以後,好幾天沒有下文。許楓不知什麽緣故。他想來想去,隻有署名問題,柳倩心裏不踏實吧。他又不好對她明說:“你放心,你署名第一,我沒有意見,我不會為難你的”。他想,讓她寫個前言,算是起個提綱攜領作用吧。於是,他向柳倩建議,你寫個前言吧。柳倩也沒有反應。這樣又過了好幾天。於是,許楓替她寫個前言草稿,交給柳倩,請她改一下,就算她寫的。柳倩還是沒有動靜。後來有一天,柳倩突然提出要加人修改,讓教研室的馮宇和林明來修改。許楓覺得很奇怪。書寫完了再加人,太不合理了。而且又沒有講為什麽要修改,修改什麽。即使要修改,為什麽不讓自己修改?難道已經斷定自己修改不了?再一想,明白了。書完全是自己寫的,柳倩沒有一點貢獻。作者隻有兩個人,她占我便宜的痕跡太明顯了。加兩個人進來,而且原來是她的研究生,可以衝淡這種痕跡。所以,改什麽,如何改,就不重要了。這樣一想,許楓就同意了。馮宇和林明本來對在這種情況下加入有顧慮,也怕許楓不答應。現在既然許楓同意了,他們也就參與進來了。經過一個月的工作,他們的修改完成了。修改得怎麽樣,也沒有進行任何討論。許楓看到,林明的修改是有意義的,有不少補充和改進。馮宇的修改就不理想。第二章本來是全書的關鍵,很精煉,很嚴格,不必改,也不好改。馮宇隻是把其中兩節交換了一下次序,實際上是沒有改。但這個交換也不好,不如原來的次序。不過,好在沒有實質性變動,他也就不提異議了。如果一定要改回來,好像不讓別人改似的,對馮宇麵子上也不好看。許楓想,這回該可以了吧。許楓把匯總的稿子送給柳倩,加上一個署名頁,柳倩第一,自己第二,然後是馮宇和林明。拿到這個書稿和署名,柳倩沒有說什麽。許楓以為她心裏默認了。可是接下來還是沒有動靜。許楓當然很不滿意。當初,你去爭來的任務,自己日夜苦幹,好不容易寫出來了,又拖拖拉拉,怎麽回事?在等什麽?所以去催柳倩。柳倩說,那好吧,我們組織開審稿會。好像很勉強,很不情願。
審稿會由柳倩組織。地點就在首都大學賓館。請了三個專家。一個是中國科學院的季昊,一個是北方大學的趙陵,第三個是南方大學的李修。教育部所屬的教育出版社也有兩位編輯與會。書稿由柳倩手上交給會議的。兩位編輯拿到書稿,發現沒有作者名字,於是來對許楓說,怎麽書稿沒有作者名字?許楓心裏根本想不到作者名單還會有什麽問題,心想,審稿是審書,又不是審人。有沒有名單,無關緊要。他對編輯說,作者名單已經交給柳倩,是柳,許,馮,林,不會有問題的。柳倩沒有與會,隻講了個開場白就走了。許楓以為她忙,也不在意。柳倩的開場白話裏有話,說書稿還不成熟雲雲,許楓也沒有聽出問題,以為是一般的謙虛。會上,評審者沒有提出什麽重大問題。提出的一些問題,許楓也都作了回答和說明。會議結束後,評審者當然回去了。評審結論是交給出版社的,許楓當然不會馬上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