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靜的影片引起廣泛關注。各種意見都說了,我不想重覆已經說過的,不過我倒是想重覆我已經發表的一篇博文: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4382/201312/23969.html
因為現在的討論沒有人說到,解決環境汙染問題的根本是減少消費。有人提到了,但馬上否定這種可能,說這是回到毛時代。的確,也許我說得太遠了。但記得當年聽說國外關於環保的說法時,我們不是也不理解嗎?我們理解的工業化就是煙囪冒煙,這是欣欣向榮的象征。僅僅過去幾十年,環境汙染問題已經變成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關於人類的過度消費,作家莫言也有類似的說法。我不是從他得到啟發,是獨立想到的。而且,他重點是批評貪欲,我批評的是整個人類的發展道路問題,人類必須節製消費,即使不是貪欲。何況,我們的確有大量的貪婪,揮霍,攀比,炫耀,浪費。工業化創造的巨大生產力成為略奪,破壞自然資源和環境的利器。自然周期無法跟上機械周期。這種差距越來越大,總有一天要崩潰。有一句成語叫“飲鴆止渴”,描述這種兩難的局麵:不喝水,會渴死;用毒酒解渴,又會毒死。現在我們是否麵臨這種局麵呢?也許有人認為是。關閉汙染嚴重工廠,會造成許多人失業。於是造成兩難:不關閉,會毒死;關閉,會餓死。我不認同這種說法。按照這種邏輯,當年緬甸金三角毒王通過販毒為當地人獲得財富,維持生存,我們是否應該繼續容忍販毒?如果人都毒死了,還有就業問題嗎?人類今天的生產能力足以不讓人餓死,就業隻是一個社會安排問題。如果我是領導,堅決關閉這些企業,迫使他們采取措施。哪怕降低生活標準。這與回到毛時代是不同的。那時是物資短缺,被迫過艱苦生活。現在不是沒有能力生產,而是主動限製消費。就像同樣是少吃,挨餓和減肥不一樣。也許有人覺得,為什麽發達國家可以高消費,我們不可以,這不公平。如果我們有高科實現高消費,可以。不然,堅決抵製或限製汙染企業在中國生根,不追求GDP,不惜降低自己生活標準,不讓中國成為世界的垃圾場。如果實在某些產品是必須的,私人企業要賺錢,無法滿足環境標準,那就由國家辦,賠錢也要滿足環境標準。為了APEC會議,我們不是采取了措施,解決了問題嗎?事關老百姓的健康和生命,不是比形象,麵子重要得多嗎?
作為生活在國外的人,剛開始買到許多中國產的廉價商品,很高興。但現在,當我知道這種廉價是以中國的嚴重環境代價換來時,我寧可不要這個便宜。不然,我們於心何忍?
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消費層次越來越高,也越來越好,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不是物質生活富裕之後,就一定帶來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呢?答案是否定的。
來看看日本的情況。首先,是汽車帶來的汙染。東京的私家車不少,但很少有人開車上班。有的上市公司的老板也謝絕公司派車來接他上下班,而是乘電車上下班,既有環保意識,同時也可準時正點。還有,日本嚴格控製汽油的質量,減少排氣汙染。其次,日本也有大的鋼鐵廠、化工廠、焚化垃圾廠,對於這些工廠的排放都有非常嚴格的規定,有的工廠建造的像花園。還有就是城市裏的建築施工,那是很講究的,有專人在不停地噴水,防止出現粉塵,工地都要與外麵隔絕。就是這樣的全民努力才造就了今天日本的好空氣。每天早上都有PM2、5的預告,日本的上限隻有中國的一半,是35,超過的情況很少。北京、上海有時超過300.到日本來旅遊的朋友對此都讚不絕口。
再說說,日本人的消費觀念。他們對中國古代的清貧思想很有研究,日本已經富裕了幾十年,但是他們的大部分人都很節儉,很少人去炫富,他們都喜歡稱自己是中產階級。他們的貧富差別不大,幾乎所有的人都可以正常消費。他們不經常去串門,房子的裝修都是一個樣。中國人幾乎都是自己裝修,勞民傷財,還汙染了環境,真是得不償失。在北京生活過一段時間,到冬天都要集體供暖,有時太熱了,隻好開窗,非常浪費能源。日本的民居幾乎沒有集體供暖。在東京好一點的公寓樓,冬天幾乎沒有使用取暖器具。在牆裏放了好的保溫材料,白天射進來的熱量跑不走,到晚上也還能保持在20度左右。這樣一是環保,二是對身體也有好處。有的明星在電視上介紹自己的環保理念,就是明天的淋浴時間縮短一分鍾。先進國家的日本的人平均的能源消費量與中國城市的人相比,估計日本要低一些。
當然不能簡單地去比較中日兩國的情況,不過應當借鑒日本的經驗。日本也有人違法,但是是極少部分人,很容易管理。而中國是大部分人違法,確實也有力不從心的地方。所以既要加強管理,同時還是要提高人的整體素質。
實際上高消費並不更多地消費資源。現代化社會的高附加值哪裏來?人類勞動,不是資源累加。發達國家的GDP哪裏來?服務業而不是製造業。人類的物質消費是有限的。
消除汙染的根本辦法也是柴靜指出的汙染的大頭是,低劣的技術和管理。所以回顧原始社會不是出路,提高垃圾處理方式,法製管理社會才是出路。肮髒不是因為吃肉多,而是因為不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