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以前寫的。按說,中國現在也非常市場化了,也已經習慣求職這一套,這篇文章也許沒有多大啟發性了。不過,現在中國人還普遍向往當公務員,比私人企業穩定。聽說最近有人做社會問卷,還是有64%的人希望毛時代有保障的生活。可見對這種工作的“不穩定性”還是不適應。我想,這裏的論述也許還是有點參考價值吧。當然這裏講的是美國情況,不完全適合中國。)
前麵兩文,“初到美國,求職的困難”,談到由於製度差異,文化差異造成在美國求職時的困難。
其實,即使找到工作,並非從此平安無事,高枕無憂了,工作還可能丟掉。也就是工作不是終身製,美國沒有鐵飯碗。剛開始是很不習慣,也很緊張。經過一段時間,逐步熟悉它,適應它,理解它,就不覺得可怕了。
美國沒有鐵飯碗,公司解雇人不講情麵,決不會因為你勤勤懇懇,“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而放你一馬。
美國公司解雇人,往往立竿見影。通知你,收拾一下,1,2小時就走人。有時還派保衛部門人監督你,怕你帶走重要資料。聽說一個例子,有兩個業務骨幹,被解雇前一天,公司偷偷先檢查他們抽屜。為什麽這樣無情?因為,提早通知,你不可能再安心工作,弄不好還做些搗亂工作。
解雇人的原則是什麽?人際關係,工作表現不一定是原因。有一個人被解雇時,大感意外,因為上個月公司還表揚他,類似先進工作者。有時候,某項業務取消,整個部門撤消,那就連經理到技術人員到秘書,全部走人,一刀切。我出國前曾經看到一個美國笑話。老板叫一個主管到辦公室,說你去解雇你手下的所有人。主管執行命令回來匯報,任務已完成。老板說,很好,我現在通知你,你也被解雇了。當時覺得好笑。來美後聽到一個真實的故事,就不是覺得可笑,而是可怕。加州一個中國人,在一個猶太人辦的生物製品公司當主管。由於克林頓總統宣布要進行醫療改革,許多生物製品將無利可圖。猶太老板預見這一點,先走一步。吩咐這個中國主管,把手下全解雇。這個中國主管想,臨危受命,這是充分信任我,怎麽也會留下我。等他把事情辦完,老板把他也解雇了。聽說有一個公司,實行一種政策。每年固定淘汰10%職工,再招新人。你當然不希望落入這10%之內,弄得人人很緊張。
失業,對美國人也是痛苦的事。原來年薪好幾萬美元,一下子失業,馬上陷入困境。房子付不起貸款,銀行會收走,拍賣。汽車也如此。更高薪的人也一樣,因為他的房子更貴,月付貸款和其它開支更高。
如此說來,美國很可怕,人人處於朝不保夕的威脅下?的確,剛來美國,心理壓力很大。不了解,不適應這個社會。後來,習慣了,也就不那麽可怕了。你有丟掉飯碗的可能,也有再找到飯碗的機會。美國沒有鐵飯碗,但有瓷飯碗。隻要瓷飯碗足夠多,也不太可怕了。中國常常說鐵飯碗,可真正吃飯,誰家用鐵飯碗?除了2歲小孩,大人都用瓷飯碗。難道不怕打破?打破,再換一個。也不是天天打破。這個公司不要我,找另一個公司。這個城市找不到工作,去另一個城市。這個行業不需要人,改行另學。找不到長期工,找臨時工。找不到人雇我,自己開業當老板。實在找不到瓷飯碗,還可以找一個泥飯碗,即不做專業工作,去打工。雖然原則上,打工也可能找不到。但打工報酬低、難度小、流動性大,找到的可能性就大多了。整個美國那麽富裕,要餓死也不容易。這裏的原理是,找工作不同於體育比賽,隻要頭三名,其它人什麽也沒有。當有一個工作機會時,盡管有許多人比你更適合,但或許有的已經有工作,有的沒有看到廣告,或看到晚了,有的離家太遠不願去,等等,你可能得到了這個工作。你也不要以為一個公司有幾百個人應征,你的 錄取機會是幾百分之一。如果有一百家公司要人,三百人應征,每人都向每家公司發簡曆。看起來,每家公司都收到300份申請,但一個人隻能要一份工作,你實際得到工作機會是三分之一,不是三百分之一。再假定有一個臨時工位置,有三個人競爭,不一定意味著有兩個人會餓死,這三人每人工作四個月,就都可以活下來。
還有,即使你不是最優秀,也不要喪失信心,你仍然有機會有機會找到工作。我當時感覺自己在語言,年齡,學曆上缺乏優勢,沒有信心。後來意識到,老板雇人,當然希望用優秀的,但未必一定找最優秀的,而是適用就行。為什麽?一是,過高學曆,可能工資要求高。即使你同意低工資,老板也怕你不安心。二是,時間限製。老板找人,不能曠日持久,這樣耗費太多精力,代價。
剛從中國來,心理不適應,感到壓力,緊張,這是自然的。在中國,雖然工作是國家分配,有保障。但也有沒有保障的事,靠社會平衡。如找對象。原則上,人人需要解決,但國家不分配,還不是自己找,或朋友介紹。絕大多數不也解決了嗎?所以,看起來,美國工作很不穩定。但其實,“大鍋飯”式的穩定是靜態的穩定。沒有競爭,沒有壓力,不利於發展。美國的穩定是動態的穩定。有競爭,整個社會發展了,個人也容易生存了,比方,矽穀發達時,當保姆都可以年薪6萬。
這裏需要改變幾個觀念。
1. 一個人需要工作當然是為了維持生活。但維持生活不一定需要一個永久工作,合同工,臨時工,自由職業,都是維持生存的手段。所以不要以為隻有永久工才是有工作。所謂永久工,也是相對的。包括即使老板不解雇你,你自己也可能跳槽。許多人希望有穩定的工作,這可以理解。但也有人習慣於“不穩定”工作。我曾經在一個公司工作。公司還雇了一個專業合同工。他在家裏上班。後來公司希望讓他成為永久工,他不要。為什麽?因為合同工報酬高。而且,他實際上同時接受幾個公司雇傭(都是合同工),對每個公司,他根本沒有化全部時機給你。這樣等於他得到幾倍報酬。他根本不擔心沒人要他。
2. 工作沒有高低貴賤,美國沒有士大夫概念,沒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概念,打工沒有什麽不光彩。我有一次搬家,請搬家公司幫忙。來了兩人。其中一個白人小夥子。聊幾句,知道他原是軟件工程師,丟工作了,來做臨時工。我理解美國人不存錢。所以很現實,趕緊打工維持生活。
3. 丟工作不一定是犯錯誤,不要認為見不得人。做個比喻,好比出車禍。一般不是好事。但也與道德無關,隻是不小心。或者像夫妻離異,未必涉及道德。甚至,丟工作有時還是好事。你可能進入一個更好的公司,工資也漲了。如果因為丟工作而自尋短見,實在是死得冤枉。沒有人會嘲笑你丟工作,因為說不定他自己明天丟工作了。
4. 不要把專業概念看得太重。你可以有自己的專業,興趣,愛好。但專業與謀生不是一個概念。專業與謀生一致,當然好,不一致,也不必耿耿於懷。如果你的專業工作找不到,可以改行或做非專業工作來謀生。大陸來的人,往往對專業看得很重,把改變專業看得很重。現在當然不少人改行搞IT。這是明智之舉。就看你“痛苦”程度如何。
現在,中國也已經打破鐵飯碗了。不過,許多在國營企業或事業單位的人,還是捧著鐵飯碗,公務員職位還是熱門的位置。他們還沒有用過瓷飯碗或泥飯碗。
順便說一句,中國人把有工作叫有飯碗,丟工作叫丟飯碗。因為吃飯是第一大事,沒有飯吃,人會餓死。改革開放以前,中國人的工資主要用於吃飯。但在美國,吃飯不是主要困難。美國人的開支,吃飯占很小比例。主要開支是房子,也就是付房屋貸款。所以,在美國,有工作應該叫有房門鑰匙,丟工作應該叫丟房門鑰匙,也許更合適一些。